发挥体育教学优势 渗透德育教育内涵
2014-07-19杜爱莲
杜爱莲
摘 要:体育教学在极为广泛、开放、轻松和动态的环境下进行,更有利于渗透德育教育的内涵思想。德育渗透,就是要在“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体育学科教材所含的德育因素,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教育;教学优势
一、运用科学方法,开辟德育途径
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发挥其德育渗透的优势,有效利用其可能性,还要根据事态形成发展过程适时进行教育。
1.言传身教,感染学生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应有较强的逻辑性,幽默是可取的,但切忌低级庸俗。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的良好习惯。因此,体育课堂教学时应做到“六规范”:规范语言——使用普通话和文明用语;规范示范——动作正确,熟练优美;规范板书——字迹工整,格式正确;规范仪表——衣着合乎运动特点,精神饱满;规范行为——举止大方,遇事得体;规范环境——教具摆放有序,场地设计合理优美。
2.互动合作,学习品质
体育教学中,教师之间的配合显得十分重要,不仅要共同研究教学工作,而且要经常在一个“大课堂”里一起上课,使学生从体育教师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中学到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教师关心并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来说虽说是外部条件,但能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转化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对人、对事的正确观念。
3.创新方法,创造练习
课堂中,教师要选择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灵活应用教材,这既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掷垒球教学中,有几个学生的动作不正确,用直臂掷远,还认为这样的方法掷得最远,不改动作。就此,笔者用形象的例子说明了发力原理及鞭打动作的科学性。此后,学生逐渐改进了动作,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在课堂学习方法形式上,允许学生自己创新。在跳绳和呼啦圈教学中,在完成课的要求后,有几个学生自己玩起了绳子和呼啦圈。笔者并没批评他们,还表扬了他们,依次让全部学生进行了创造练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
4.欣赏赞美,鼓励评价
心理学家认为“赞美有如孩子的营养剂”。一句由衷的赞美,便可使丧失信心的学生悬崖勒马,使表现不错的学生更加积极上进。即便在批评时也要做到不伤害学生的心理和身体,言行避免粗暴,要就事论事,既往不咎。
5.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体育课上进行道德教育时,教师如掌握恰当,能提高学生的上进心。每个班都有个别调皮的学生,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好动不好静,好玩不好学,这部分人虽然人数不算多,但影响面积大,甚至能把班风带坏。这一部分人一般都对体育活动感兴趣,自然也就与体育教师接触比较多,体育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一有利条件,在课外的接触与体育活动中,因势利导,言传身教。
二、挖掘体育学科优势,渗透德育教育内涵
教师要挖掘体育教育特殊、鲜明、持久的教育功能,提高学生思想觉悟,激励学生积极、科学地参加各项体育锻炼,使他们从思想上热爱体育,逐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从行动上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关心集体,团结互助,遵守纪律;从精神上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不怕苦、不怕累、克服困难、努力拼搏的坚强毅力。
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在学习篮球、足球、排球、接力等集体项目时,教师要在讲战术和技术配合时,特别向学生强调集体配合的重要性,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观念和集体主义教育,让学生在战术配合的练习中体会集体主义的精髓和集体协作的力量。
耐久跑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障碍跑可以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跳马、双杠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教师应很好地结合这些教材的特点,渗透意志品质的教育。当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获得胜利时,教师不仅要及时总结学生完成技术动作的情况,更要让学生回味胜利取得的不易,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不畏艰难的勇气和勇于拼搏的精神。继而教育、引导学生懂得无论学习、工作等都需具备这些意志品质,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在人生的旅途上必须具备这些优良的意志和品格,才能勇往直前,不断进步。
认识美,感悟美,欣赏美。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把握住美的瞬间,让学生去观察,去体会,在运动中领略豪迈、奔放、节律恰当的流畅之美,在静止中去感受刚毅、稳健、造型舒展的凝重之美。要通过实践使学生真正懂得追求美是生活的需要,并不断提高审美情趣和品位。
教师要充分挖掘体育学科的优势,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良好的意志品质教育、纪律教育、挫折教育和审美情趣培养等,渗透德育教育的内涵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