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2014-07-19尹文军
尹文军
随着信息技术向数学课堂教学的拓展,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模式的优势不断展现出来。要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节约教学时间、形成高效的课堂教学,已不单纯是一块黑板加一支粉笔那么简单,而要转变成由信息技术构建起来的新型课堂。在这样的课堂背景下,教师能更好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视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将联系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一、信息化环境下培养以游戏为主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对游戏有着特别的爱好,在游戏环境中,他们能欢乐地进行学习而不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同时通过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更有利于创设情境、生成大量的知识,为营造小学生快乐的学习氛围提供了理想的条件。但由于小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
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初步认识”一课中,从直观形象的日常生活场景引入,通过操作、讨论、交流、归纳、分析和整理等活动,使学生知道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和区别,并通过形象生动的搭积木游戏巩固技能。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进行学习。充分利用搭积木游戏程序,使学生都融合进角色之中,学生热切、兴奋地选择不同形状的积木,搭建各种建筑,学生之间因为各自完成的进度不同也展开了争先恐后的竞争,人人都在欢乐的游戏中掌握了知识,训练了技能,了解了方法,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信息化环境下培养以操作为主的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具体做法是,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和应达到的学习目标,并指导学生利用上网查询、人机交互等方式,让学生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完成目标。信息化环境中有海量的信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海量的信息中筛选、获取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有效地捕捉信息并提高判断、整理、归纳、加工信息的能力。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动手操作或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作业题,如学完“米、厘米的认识”后,可以布置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可以量一量的地方亲自测量,然后做好记录。结果他们很用心地量出了很多物体的长度,有的还通过资料查找出一些建筑、桥梁等不能亲自测量的长度。这些都是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完成的,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其以操作为主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信息化环境下培养以合作为主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会合作”是现代教育的重要要求。进入信息化时代,合作尤为重要,合作能力的有无和强弱是衡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这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非常重要的一种策略。特别是现在的小学生,绝大多数都独生子女,培养其合作能力尤为重要。
合作学习是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在传统的教学中,群体活动开展较少,而在信息化环境下,可以很方便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群体活动能力以及竞争和合作能力。学生之间可以不用直接面对,而是教师通过网络把分散在课堂中的学生链接成小组性的学习团体。他们利用网络传递声音、文本、图像等各种符号,以此达到在有限的时间里同步传递信息、加强互相交流的目的。这对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如在教学“圆形”一课中,教师根据教学设计,把相关的图片、视频、文字材料及许多网上下载的信息和相关网站链接都放在课件中,同时设置学生合作讨论、回答问题的环节。课堂上,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有关圆的问题,通过上网查询相关资料,结合学生间的相互探讨,最后小组归纳教师所提问题的看法。同时还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应设计相应的评价激励措施。每一个小组成员都非常认真地学习、揣摩、探寻,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充分发挥想象力,按自己的理解写出一句话或是一段话,力争将自己的理解叙述得切题、有趣、与众不同。短短几十分钟的一堂课中,每个学生都能数次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个问题讨论的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典型的回答加以分析,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合作式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充分提供了让学生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信息化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学生是自我指导、自我调节、自我激励的学习者。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至关重要。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的指导、监督。教师要有效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促使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