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酬生态下的公务接待
2014-07-19
应酬生态下的公务接待
文_闻涛
2013年12月中旬,经中央纪委常委会研究并报中央批准,给予付晓光留党察看一年处分,免去其黑龙江省政府亚布力度假区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职务,其级别由副省级降为正局级。
付晓光被处分与公款吃喝有关。2013年7月23日,付晓光带领多名亲属到黑龙江牡丹江市镜泊湖旅游风景区旅游,当地的东京城林业局局长孙书功、书记孟庆安公款宴请付晓光一行。7月24日早晨,孟庆安被发现在酒店房间死亡,经法医鉴定为酒后心脏病发作死亡。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指出,公务接待的不正之风助长了党政机关的奢靡、铺张浪费和盲目攀比之风,推高了行政成本,挤占了公共资金,给一些人提供了贪腐的机会,恶化了干群关系,使群众对政府产生了信任危机。
接待的“政治学”
公务接待,简而言之,就是为国家公务主体在公务行为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服务,比如交通、住宿、餐饮等,其中被人诟病最多的就是公款大吃大喝。
众所周知,公款吃喝并非吃喝那么简单,很多官员既“深受其害”,又“乐盼其利”,从而演绎出一套“接待政治学”。“最麻烦的就是领导不够用!”浙江省某县政府办主任李军苦不堪言,“上面一般都是领导,得罪不起,有的还指明要‘主要领导’接待,否则就是不重视。加上兄弟省市来考察参观的,有时候县里四套班子领导全部上阵都忙不过来。县领导每天晚上赶三四场酒席是常有的事。”
李军坦言:“接待就是生产力。上级部门手里有土地指标、项目审批权、专项资金、提拔名额等各类资源。平时我们都要一个个去‘烧香’,而接待就是送上门来的最好机会,不容错过。”而且,兄弟县市间暗地里还会攀比、较劲,“人家请领导住五星级套房,我们没有不行!”公务接待也是一些地方应对上级检查必要的手段,招待是否周到会直接影响上级的检查结果,下级往往不敢怠慢。
中国有个成语叫“折冲樽俎”。“折冲”是折退对方的战车,“樽”是酒杯,“俎”是砧板。折冲樽俎就是在酒宴上克敌制胜。可见,请客吃饭确实是一个重要的交际手段。然而,当下公务接待只不过是“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的一个缩影。
除此之外,接待中夹杂的“人情文化”更令人忧思。香港大学社会学博士严霞撰文指出,在饭桌上,通过席间的各种互动,陌生人变成熟人,进而被纳入人情圈内,有助于把公务转化为私事,按照对“自己人”要尽力而为、不分你我的利他逻辑处理。有时甚至可以为了“自己人”而破例或者在有限的程度上损害自己的利益。反之,“公事公办”在中国的语境下往往意味着公事难办或拖着不办。即使是代表组织处理公共事务,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减少不确定性,一些公务人员也倾向于与对方建立较好的私人关系,期待被对方纳入“自己人”的人情圈子中,进一步用人情关系影响公务。
因此,公务接待不单是一种待客礼仪,还是一种为了获得被邀请方手中资源或者避免负面后果的功利性较强的互动手段。尤其是在上级掌握个人考核、晋升机会的情况下,下级也乐于借此拉关系,充实个人的关系资本。
接待的泛化
毋庸置疑,公务接待为各类公务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服务保障,这是接待最主要的职能。比如每年各地的两会,不论是与会人员住宿、饮食的安排还是会场的布置等,都与接待人员的辛勤劳动密不可分。但是,当接待蕴含了太多的“学问”,“来的都是客,一个都惹不起”,即使来的人不是办理公事,也不敢随便让别人吃闭门羹,这直接导致公务接待过多过滥。上级来人调研考核,要搞好接待;向领导请示汇报工作,要以接待聊表敬意;到上级争取项目资金,要以接待搞好协调;兄弟单位交流学习,要尽地主之谊;出门在外招商引资,要在接待中表现诚意;干部走亲访友也要接待以显客气。时事评论员刘洪波说:“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参观、学习、考察、洽谈、交流等等,都意味着‘目的性事务’与‘接待性事务’两个方面的工作。考察是目的性事务,接待考察是接待性事务。如此,则任何公务都是‘办事+接待’。参观=参观+接待,学习=学习+接待,洽谈=洽谈+接待……接待于是成为中心工作中的中心工作。”
县乡两级政府、风景名胜区及重要部门是公务接待“重灾区”,迎来送往面广量大。据任职于甘肃东部某县政府部门的王年芳(化名)介绍,她每年都要迎接省、市各个部门的多次调研督查和检查考核,偶尔也有中央和其他团体的考察。每次接待都陪参观、陪吃喝到底,送走一批又来一批,劳心劳力不说,关键是接待标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食宿、送礼等花费严重超支。“比如,县里的公务接待都在县宾馆。自从规定出台要吃自助餐,县宾馆自助餐的档次都是每位199元、299元及以上不等,这比原来每桌10人的标准餐更贵了。”
还有一些单位组织学习考察时无明确内容,变相成为公费旅游。比如前几年江苏海门市审计局在一次公务接待中,一共安排了两天两夜行程,工作交流不到4小时,其余时间都是吃喝玩乐。
改革的方向
接待的人情化、泛化最终导致接待的随意化,接待者往往因为接待对象的官职,或者情谊而实行超标准、超规格接待,弃规定如敝屣。多位政府工作人员透露,如果领导要求从简可能还好办,很多时候如果上级领导不表态,基层很难做到从简节约,“在一些领导看来,下基层受到的接待规格高低体现了对自己的重视程度,如果接待过于简单甚至会被怪罪不重视,因此基层也不得不高标准高规格。”
为了加强管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规范公务接待范围和标准,一些地方和部门在相关的文件中,都明确规定“本(暂行)规定所称国内公务,是指出席会议、考察调研、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工作等公务活动”。问题在于,接待是对人的接待,单纯用公务活动来规定公务接待,却忽略了活动主体在活动期间消费需求的多样性、复杂性。而要满足活动主体在活动期间消费需求的多样性、复杂性,其结果必然导致接待职能无限化和消费的随意性。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认为,公务接待问题成为顽疾,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当下的行政资源配置过于集中于上级部门,为了获取资源和利益,下级部门不得不讨好上级部门。当然,财政预算和支出不透明,无法进行监督,也是原因之一。
其实,规范公务接待,和很多事情有异曲同工之处:做好预算,从源头上把钱管紧;打破自我监督,用信息公开加强公众监督;最后就是具有震慑力的问责。湖北武汉市直机关某后勤部门干部主要工作是采购和质检,他透露:“很多时候采购物品都要超额采购,因为预算额度已经固定了,不用完的话既不好解释余钱,也会影响明年的预算额度。剩下的一些物品单位大多作为员工的福利分下去。”他觉得单纯从政令上强制落实还不够,关键要从源头上把“钱”掐紧。而要监督,就要推动公务接待的信息公开。然而,公务接待在很多部门被视为“国家机密”,如果公开不具体、不细化,监督起来就困难很多。
按通行的做法,公务接待消费必须全部纳入预算,并且公开接受媒体、公众的监督,一旦违规,将受严厉处罚。比如芬兰,上至总理下至普通公务员,一起吃饭的有哪些人,点了什么菜,花了多少钱,都要在网上公开其清单,每位公民都能看得到、查得清。芬兰就曾有一位中央银行高官,在公务接待中不小心上了一道鹅肝,被媒体上网查阅菜单曝光后而下台。2013年5月,中国香港前廉署专员汤显明因超额使用公款进行接待、送礼而被聆讯甚至立案作刑事调查。
2013年12月8日,中办国办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其中指出公务接待费用应当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单独列示,并明确要求县级以上党政机关按年度组织公开本级国内公务接待制度规定、标准、经费支出、接待场所、接待项目等有关情况,接受社会监督,这些无疑是进步之举。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深入落实以及其他措施的密集出台,公务接待中的生态有望改变,这不仅能为接待人员减负,而且能够促进官场的风清气正。(文章引用了《中国青年报》《东方早报》等媒体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