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心” 备 课
2014-07-19刘勤
刘勤
摘 要: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是否切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是否达到教学目的、是否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都与教师在备课时下的功夫深浅有关。备课也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再创造的劳动,“台上几分钟,台下千遍功”,语文教学尤其要求教师“花心思、下功夫”,重视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收集资料,因材施教,因“课”施教。
关键词:随时备课;因人而异;因“课”施教
技校生比较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普遍对文化理论课不重视,往往因为语文学得不好,给其他课程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甚至影响到将来的工作和发展。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必须采取措施,让语文课真正“活”起来,以其丰富、生动、有趣的内容,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上好语文课,掌握应学的知识,提高语文水平和能力,带动其他课程的学习。而要做到这些,教师就必须在“备课”上花心思,下功夫。
笔者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十多年,实践中把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备课上,追求自己的风格。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钻研教材,随时备课;二是了解学生,讲求方法。
一、钻研教材,随时备课
教师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对教材做到“熟、透、化”。一些节选的课文,教师首先要认真地反复阅读原著,领会原著的中心思想,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性格及有关资料,然后深入理解和分析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如《劝学》《阿Q正传》《雷雨》《守财奴》等,只有在熟悉原著全文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感受和领略名著名篇的精彩。对于散文、诗词等篇目,应从内容到风格,从华章彩段到妙语佳句,都要有透彻的分析,对课文的特点、重点、难点、疑点了解得一清二楚,并融会贯通,达到入化境地。这样,书在胸中,了如指掌,得心应手,激情讲解,收放自如。
备课是一项再创造的劳作,仅依靠教参上的资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多方收集资料就必不可少,这就要在平时花心思、下功夫,“厚积而薄发”。平时笔者很注意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如《侍坐》一课,如果仅仅根据课文中的注释来介绍文中孔子的四个学生显然是不够的,笔者查阅有关资料,收集子路等四人更多的信息,有他们的年龄、出身、成就、思想主张或著作言论,这样才能向学生更生动、更具体地展示人物的形象和性格,帮助学生更准确地领会课文的主题。再如易中天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中讲授汉代历史人物,举了几个例子:词语“冠冕堂皇”“充耳不闻”“主席”“士”“王”“丫头”的由来,笔者立刻记下,有一次在看一篇讲述中外传统建筑风格的纪录片时,也记录了一些关于中外建筑的资料。这些都在后来的《古代服装及其他》和《中国古代的几种建筑》的课文讲解中一一用到。为了上好《一碗清汤荞麦面》一课,笔者上网查阅日本风俗民情的资料,还联系了一位曾经留学日本多年的朋友,向他请教日本人过春节时的风俗习惯,尤其了解过年时吃“荞麦面”的意义。笔者体会把平时的积累视为“随时备课”,无论是文学艺术还是生活哲理、人物故事还是新闻事件、名人名言还是中外谚语、民俗风情还是传统礼仪,只要有条件,都要做笔记,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这样备课的内容就大大充实了。教师的“存货”越多,才能让学生“得到”更多,教师了解相关的课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感到如沐春风,耳目一新,深有得益。
二、了解学生,讲求方法
一个班级有几十个学生,一个年段有十几种专业,一本教材有数十篇课文,学生的个体差异、专业的特殊要求、课文的题材特点等,都要求教师在教法上灵活多变、不拘一格,备课时注意分析研究学生的特点,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采用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乐学,教师易教,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1.研究学生的差异,教学方法力求“因人而异”
技校教学不同于普通中学教学。技校生是按照专业划分班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也因不同的专业有着较明显的差异,因此教学方法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备课时灵活多变地设计教学方案,对不同的文体、不同专业的班级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把语文课教活、教新。如幼教、计算机、美术设计、财会专业和机械、电焊、汽修、电工专业的学生,男女生比例不同、基础不同、需求不同,同样的课文在授课方法的把握上就要有所区别。幼教、计算机、美术设计、财会专业的学生语文基础相对较好,对语文学科也比较兴趣,在授课时,笔者更多地采取启发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可由学生相互来解答。对幼教专业的学生还要重点加强口语的训练,增加朗读、复述的课堂时间,强调语感和语音的把握。备课时就要着重分析字、词、句的发音和语气语调的把握。机械、电焊、汽修、电工专业属于男生班级,课堂纪律相对较差,学生容易开小差,授课时笔者尤其注意在语言的表达上力求风趣、幽默,分析课文时尽可能多方面提出问题,拓展理性分析的思路,加强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从引起他们的注意到引导他们对课文产生兴趣。另外,男生自尊心、荣誉感、表现欲都很强,笔者鼓励他们敢于说出与别人不同的想法。支持学生在现成的答案之外探寻“新解”的尝试,甚至敢于挑战教材。在课堂上多从正面鼓励和表扬他们,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就是说,教师的备课不能只看课文,为备课而备课。教师心中要有学生,要紧紧抓住教学对象的特点,因人而异,有的放矢,这样才能体现出备课的效果。
以《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两课为例,对于女生多的班级,笔者主要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播放优美的音乐和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走进作者营造的意境中,充分感受文字的魅力,从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思想,品味其独特的风格。对于以男生为主的班级,除了研究文章的主题,还收集其他一些不同风格的作家描写荷花和秋天的诗文,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感受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情境下塑造出来的不同形象,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是你,将会怎样描述这一事物,写出耐人寻味的独特意境呢?”这样,就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研究课文特点,做到因“课”施教
教师备课时要根据课文内容对教学方法进行一番仔细研究,要考虑“我如何上课”,因为每一篇课文的特点不同、难易程度也不同,因此还须因“课”施教,针对课文安排教法,即“教无定法,但应得法”。为了将《景泰蓝的制作》上得生动有趣,笔者特意在北京旅游时挑选了和课文中描述的形状极为相似的景泰蓝花瓶和其他景泰蓝工艺品,在课堂上让学生亲眼目睹、亲手触摸,避免了说明文教学容易产生的枯燥、抽象、乏味,使学生很直观地认识了景泰蓝,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笔者还特意去了清华大学,亲临“月下荷塘”,这样在讲解《荷塘月色》时就更生动、精彩。在《天堂与地狱比邻》《牛顿上大学的第一天》《世间最美的坟墓》《项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等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中,除了分析文章的思想,笔者重点加入了对作者和主人翁的介绍,让学生在了解认识了作者和主人翁人格魅力的前提下欣赏课文。《说“习以为常”》一课,是随笔类的议论文,学生对这类说理类的文章普遍不感兴趣,因此笔者在导入新课的环节上下功夫。一上课,笔者没有直接切入正题,而是讲了一个《谁动了我的奶酪》的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当明白了“要时时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并进行分析,尽快做出反应,调整好自己以适应新环境的需要”的道理,懂得如何面对改变、面对选择时,再引出课文所说的“习以为常”的含义,学生就容易接受课文阐述的道理,并开始审视自身的陋习,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针对这一课,笔者还着重分析了“随笔”这类文体的特点,列举几篇较好的范文,同时介绍了一两篇笔者自己写的随笔,与学生共同分享“随笔”写作的乐趣,然后从学生可能的生活体验中发掘写作的素材,动笔写一写随笔,发在他们自己的博客上,让学生在感悟人生哲理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学以致用的快乐。在《一碗清汤荞麦面》《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阿Q正传》和《雷雨》的备课中,笔者找来相关的影片和话剧,用软件加以剪辑,精选出最有代表性的片断加入课件中,吸引学生,让学生看到那日本母子三人面对逆境的勇气和努力,也看到面馆老板夫妇经商之道的仁德之美;看到海伦·凯勒是怎样从一个性格暴虐、孤僻的聋、哑、盲的残疾人奇迹般地学会了英语、法语、拉丁语、西班牙语,并逐渐成长为举世闻名的作家、社会活动家;看到周朴园道貌岸然的外表下隐藏着忍酷无情、封建专横的真实面孔,并以撼动人心的惨烈结局,以声、画所产生的震撼效果,引起学生想要探求课文的欲望。在备《钱》和《史无前例的大迁徙》两课时,笔者收集了一些关于金融危机、泡沫经济、农民工、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等视频资料,在课堂上结合当前社会现状对课文进行分析讲解,学生热情高涨、积极讨论,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十分活跃,收效甚好。一旦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专心听课,积极思考,认真完成作业,其学习潜能就会充分地挖掘出来。只有使语文学习成为有目的、长久的自觉行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才能持久。
教学的实践,使笔者尝到了“用心备课”的甜头,更明白了教法要多变,并不是搞得五花八门、标新立异,而是要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出发,研究怎样教,才能让学生有兴趣、好接受,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武永明,朱晓民,闫桂琴.中学语文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
[2]戴永寿.语文教学的原理和艺术[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