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鸟人—周绪
2014-07-18曾平田秋平
曾平 田秋平
周绪爱鸟,这是他朋友圈儿的共识,现在他每天做的事情都离不开鸟。究其缘由,还要从他学摄影时谈起。
55岁爱上摄影
2009年的深秋,55岁的周绪受几个热爱摄影的朋友的怂恿,第一次带着相机尝试摄影。他跟着朋友们穿过金黄的玉米地,来到了北京郊区密云水库的北岸。在岸边,周绪脚踩湿润松软的泥土,望着波光粼粼一眼望不到边际的的密云水库,远眺两侧连绵起伏的山峦,隐约可见满坡的苍松翠柏,中间夹杂着深秋才特有的红叶,仿佛眼前就是一幅精美绝伦的山水画,周绪被眼前的美景深深的吸引了,陶醉了。好一阵子,他才缓过神来,举起手上的相机,按下快门“咔咔”地拍起来。这一天的拍摄,直到太阳落山。回到家里,他顾不上休息,反复欣赏着拍回的片子,同时,不禁感慨着这些年来每天自己忙碌的工作和生活。
周绪从20年前至现在,一直经营着自己的开关厂,由于做事认真,讲究诚信,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合作方有增无减,厂子的效益一直稳中有升。由于一心搞经营,所以这些年来几乎没有享受过娱乐和休闲。
看着眼前的一张张照片,一幅幅画面美不胜收,给人丰富的遐想。虽然是第一次拍照,每张片子都拍的不尽完美,都有遗憾,但是,周绪还是被深深地震撼了,他第一次感受到摄影艺术的魅力,从此竟一发不可收。他由被动拍照,到主动约朋友外出拍照,一次次请教、总结、完善、提高,对于摄影,他似乎进入狂热的迷恋状态。
从静到动拍摄的转变
周绪说,拍摄的次数多了,镜头前经常出现形形色色的鸟类,有的体形较小,有的硕大,尖嘴的、长嘴的,尾巴长的、尾巴短的。而颜色更是五彩缤纷,有的素雅,有的绚丽。不同品种的鸟有着不同的性格,有的好静,有的好动;鸣叫的声音也有差异,有的清脆,有的粗犷;选择的食物也有区别,有的吃果实,有的吃虫子,有的吃鱼类;选择栖息的地点也有不同,有的在湖畔,有的在湿地,有的在山野。周绪镜头下的鸟类形态各异,有的打瞌睡,有的伸懒腰,有的觅食,有的嬉戏,有的独自漫步,有的成群结队……
周绪夜晚躺在床上,眼前经常浮现出各种鸟的神态,它们活灵活现的样子,经常让他无法入睡,完全沉醉在鸟的世界里了。最终,周绪做出了一个决定:以后不拍静态景物,拍动态的动物,并且只拍鸟,要把中国的鸟类都拍全了。
于是,周绪买来各种关于鸟类的书籍,只要有空闲时间就翻阅学习,拍回来的照片再对照着书籍逐个标注上鸟的名字。他买来硬盘,一张张输入到电脑里,遇有亲朋好友时,周绪会把拍回的照片用幻灯片的形式播放出来,请大家欣赏的时候,周绪会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包括鸟的迁徙规律、名字、习性,属于哪个科类,哪个品种等等,大家认为周绪俨然成为了一位鸟类专家,时间久了,大家送给他一个绰号:鸟人。算起来周绪拍鸟的时间已经3年多了,为拍鸟到过的地方已经有十几个省,为此投入的摄影设备算起来也有近50万元。
周绪拍鸟已经到了几近痴迷的程度,路途远时坐飞机,近时自己驾车,沿着候鸟迁徙的路线,不分春夏秋冬,说走就走。烈日晒、寒风吹,早起晚归、餐风露宿是常事。一次为了拍到国家珍惜濒危的鸟类——朱鹮,周绪蹲在沼泽地里十几个小时,当终于捕捉到朱鹮觅食的镜头,看到自己满意的片子时,不由甜甜地笑了。由于天气凉、时间太长的蹲在地上保持一个姿势,他的手脚已经不能动了,很长时间身体才恢复知觉,他说为了拍到这片子,这点苦不算什么。
从拍摄者到鸟类保护者
周绪因鸟结缘,他走进了一个由二十几个人组成的鸟类摄影发烧友的圈子,为了便于交流,他们各自取了网名。周绪自称:金山旭日。这个圈子里的成员公认,周绪虽然进入摄影这个行业比较晚,但是他入门快,肯于吃苦,善于学习,摄影业绩排在这个圈子的前列。就在前不久,他的摄影作品被刊发在中国最大的生态类门户网《鸟网》的头版头条上,让这个圈子里的人很是羡慕。如今,他们的摄影路线追随着各种鸟类的迁徙规律变化着,由于爱鸟,他们不光拍摄,还承担起了保护鸟类的义务,成立了义务的护鸟巡逻队。
周绪说,空气越好、环境越好、植被越密的地方,鸟类资源越丰富,鸟在维持生态平衡、消灭虫害方面有重要意义。环境污染,首先在鸟的身上体现出来,如果候鸟不来,留鸟不驻,生态环境就已经被严重破坏,鸟起了报警作用。这说明鸟类就是自然资源的晴雨表,我们必须爱护鸟类,与鸟类和平共处。听鸟儿动听的叫声,看鸟儿展翅飞翔,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周绪说,近年来,全国很多地方都见不到麻雀了,人们略微留心一下四周,再回忆一下20年前,就会发现这种原来随处可见的鸟类,近几年却悄然消逝了,这已经给人类自身的生活环境质量敲了警钟,人类不能在一个物种濒临灭绝的时候才想起保护它。
周绪这几年外出拍鸟,看到了人类绞尽脑汁发明各种捕鸟的方法,胶粘法、诱鸟法、扣网法、夹网法、滚笼媒鸟诱捕法等等,近段时间还发现了更先进的捕鳥方法,叫‘激光弩,只要被这种工具盯上,鸟类必死无疑,杀伤力非常大。 这些捕鸟的人,有的为了带回家自己观赏,有的为了卖钱,有的为了食用,有的甚至为了出口。周绪说,为了更好的做好护鸟工作,外出时这个摄影圈子的每一个人都戴上了自制的印有“护鸟”字样的袖标,见到捕鸟的行为坚决制止。有时捕鸟人不听劝阻,为此也发生过冲突。周绪说,捕鸟人经常去的地方,他们会反复巡视,直到捕鸟现象消失为止。
注定下半生与鸟为伴
周绪说,这些年几乎有2/3的时间用在拍鸟、护鸟上,特别是外出拍鸟,开销每天少说也有几百元,但是他说收获大于付出。在这几年的摄影道路上,他也在不断地思考,他说人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不能忽视了回馈社会。如今,周绪已经60岁了,自己创办的厂子已经交给晚辈打理了,为保护生态,保护鸟类资源,注定下半生与鸟为伴,周绪找到了退休后的生活价值,他感到比创业时更幸福!周绪说,他要把中国1300多种鸟类都拍全了,目前已经拍摄了近400种,还要继续拍,拍遍整个中国,如有可能,还要走出国门,去拍世界各地的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