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活课外活动 提高思想品德教育效率

2014-07-18朱新艳

新课程·上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教育效果课外活动思想品德

朱新艳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思想品德课需要不断地完善教育教学手段,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激活课外活动,建立与课堂教学相一致的思想品德教育路径。简要阐述了开展思想品德课外活动的意义,提出了激活课外活动的策略,以期待能够为思想品德教育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外活动;教育效果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是一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完善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课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思想品德课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来完成的。然而这种教学模式,无论从教学的现状还是效果来看,越来越显得苍白无力。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需要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必须在多变互动中整合教学资源,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激活课外活动,建立起与课堂教学相一致的思想品德教育路径。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内化知识、提升能力,实现思想品德教育效果的提高。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外活动的意义

(一)有利于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阵地。对于初中生来说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但是无论教学方法如何创新,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课堂教学总是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没有机会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使得思想品德课成了一门“形式课程”,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著名教育家李贽曾经说过:“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事实上,课外活动恰恰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通过课外活动,为学生搭建一个直接动手的平台,让其在亲自参与、组织、设计的过程中,把课本上所学到的各种道德规范、法律规范、行为规范等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运用,使学生有一个更加形象和生动的直观体验,同时也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了课堂知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所有学习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往往给人以枯燥乏味的印象。即使在教材中有一些涉及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内容,但是由于教学模式单一,即使有一些课堂活动,也只能浅尝辄止,根本无法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学生的这种被动学习状态,极大地遏制了思维的发展,导致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缺失。假如教师能够围绕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以外开展一些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融入社会,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无疑更具有吸引力。在课外活动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实践课本知识,这样不但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且使学生深深体会到思想品德课有用、有价值的一面,从而激发了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热情。同时在课外活动中,学生既要动脑又要动手,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必将诱发学生的学习灵感,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庞大的知识体系、深奥的理论知识,使得教师往往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力求把知识点全部讲清讲透,于是课堂变成了“满堂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缺乏真正的互动与对话,弱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功能。而思想品德课外活动,恰恰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事事亲力亲为,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角。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操作实践,使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都能得到充分发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开展初中思想品德课外活动的策略分析

与目前思想品德课堂理论教学相比,课外活动课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的特点,但开放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教师在活动中从形式、主题等方面,都要事先做好周密安排,不能听之任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外活动有效开展,提高思想品德教育效果。

(一)选择适合的活动主题,明确教育目标

活动主题是课外活动的前提条件,它关系着整个活动的全局,因此需要教师在选择活动主题时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1.主题应紧扣教材内容。课外活动是对于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构建知识,更好地将课本的理论知识进行吸收和深化,从而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标。例如,在学习《感悟历史巨变》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一些因为改革开放而发展起来的企业进行参观,让这些学生亲身体验改革开放给老百姓以及国家带来的实惠,更好地理解什么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取得哪些成就。

2.主题应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生活是思想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假如课外活动忽视学生生活经验,远离学生的生活实践,这样的课外活动只能局限于形式上,学生也难以真正有所感悟。因此,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中捕捉学生感兴趣的题材。例如,“网络利弊谈”“我的青春我做主”等内容,都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这样的活动课,必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实效。

3.主题应与时事教育相结合。时事教育是思想品德课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初中生与社会的接触面较小,对时事政治既有距离感又渴望去了解。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课外活动中可以选取一些当前社会热点,国内国际形势等方面的主题,比如,“老人摔倒扶不扶”“钓鱼岛——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等内容,对学生适当地进行国情时事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关心时事,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长知识面、扩大视野。在活动中鼓励学生搜集素材,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的中学生不仅兴趣爱好各异,个性特征也不尽相同。课外活动的设计如果过于简单化、成人化、格式化,就会显得单调乏味,根本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这就需要思想品德课外活动的形式做到丰富多样,灵活多变。

1.组织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兴趣小组是思想品德课外活动常用的形式,它是以学生的兴趣为纽带、自愿为原则组织起来的学习小组。由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点开设多方面的兴趣小组,如,法律知识方面、心理学方面、时事热点方面等,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这种活动形式有较强的灵活性、主动性、趣味性。既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让学生的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更多锻炼。

2.组织开展各类专题讲座。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教师可以聘请法律工作者、心理学专家等各行各业工作人员为学生开设讲座。通过专题讲座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深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比如,在学习《与法同行》时,可以邀请当地的警官进行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学生可以通过真实鲜活的案例,更为直观地了解违法犯罪的性质、类型、处罚,以及诱发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等。不仅深化了课堂的教学内容,而且学生也能从中得到警示,规范自身行为,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教育效果。

3.组织开展各种竞赛类活动。中学生都喜欢一些具有竞争性的活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特点,组织内容丰富的竞赛活动,例如,演讲比赛、辩论赛、学科知识竞赛等,设立一定的奖项或奖励,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如,在学习《孝敬父母长辈》这一课时,可以围绕“常回家看看该不该写入法律”这个主题开展一场辩论赛。教师可以要求正反双方学生事先查阅资料,收集案例,做好充分准备。活动中学生各抒己见,辩论激烈,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认识到“常回家看看入法更应该入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是非观。

4.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思想品德课要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切身体验增强感性认识,使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达到思想教育的效果。比如,在《不以规矩,难成方圆》的学习中,可以组织学生到十字路口进行社会宣传活动。对乱穿马路、闯红灯等违反交通规则的人,学生可以运用学到的法律知识去影响他们,使其认识到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在活动中学生的认识得到深化,大大增强了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实现了此次课外活动的目的。

综上所述,思想品德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是提高教育效果、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应积极探索,努力提高组织思想品德课外活动的教学智慧,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让思想品德课外活动洋溢着无穷的生命力,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陈永东.思想品德课如何开展实践活动[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9(02).

[2]叶劲秋.活动课: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新亮点[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3]韩涛.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堂教学探讨[J].学院:教育科研,2011(18).

(作者单位 常熟外国语初级中学)

?誗编辑 董慧红

猜你喜欢

教育效果课外活动思想品德
课外活动类作文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慕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谈班级管理中“心理位移法”的应用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