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新时期初中语文读写训练的优化结合
2014-07-18杜泽辉
杜泽辉
摘 要:新阶段初中生对于语文的学习,最关键就是要有良好的综合能力和理解能力,这就自然而然地联系到“读”与“写”的能力,读写两方面也是培养语文综合素养的要点,因此必须要加强学生的读写结合的能力,实现语文知识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读写结合;综合能力;阅读;写作
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要如何提高学生读写高效结合的能力呢?读和写有固然联系,应该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通过写作加强阅读能力。这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紧密联系。
一、读写结合的有效性体现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学习的不仅是如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文化素养,还要做到巧妙结合高效的学习方式,短时间内收获超额的知识。
1.低效的学习方式
但是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让学生抄写美文,然后死记硬背。这完全忽略了让学生自己理解感悟其中的精华,使原本有意的学习变为机械式的学习,“只读不写”。只是读,却不会写,记再多的知识也不能化作是自己的,写作能力自然没有提高。
2.再者就是学生在阅读书籍时,不能“对症下药”,也就是说不能针对自身需要去选择,读书缺乏正确的引导,一些经典名著作品阅读得比较少,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缺乏思考和体会。
3.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重视阅读却弱化了写作的重要性,将两者疏离,忽视了读写之间的关系。因此,很多学生只是单独地掌握这两项知识,不能够把所学的阅读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去。如果教师都是这样引领学生的话,那么怎么能加强他们的语文综合水平,又谈什么创新呢?
传统的教学观点是:“博览群书,诵读精通”。写作是利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沟通的一个重要方式,是积累语文知识,培养优秀的文化情操的有效方法。
二、读写结合的历史性特色
每个人的生活阅历都是有限的,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阅读各类书籍,才能更加领会到世界的丰富多彩,更多地体验书中描绘的社会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熟悉认识客观世界,通晓人情世故,甚至是现实生活中没有体现的,进而提升个人的文化修养和社会感。自古至今有不少名人对阅读和写作结合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
鲁迅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作的文章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他的话告诉了我们,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但凡较好的作品,本质都在教育我们写文章的思路,怎么去写。或许只有当我们阅读足够多的文章后,才能自己领悟到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当掌握了要点之后,便可以应用到写作实践中去,有效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培养良好的语文读写结合的习惯
1.每天背诵一篇优美的短文,并凭借自己的记忆将它写下来,作为自己以后写作的资料库。
2.养成经常阅读名著的习惯,多多阅读一些中外名著或一些伟人传记,与高层次的名人进行思想对话,感受伟人的心灵情感世界。
3.准备一个心情本(日记本),经常写些自己的感悟,花几分钟时间写三五十个字就行。坚持下去,每天写一点,日积月累,你就会发现你想写的话就不止这些了。
4.把平时学习的资料或者书籍上比较优秀的句子或者段落总结到积累本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所需的部分或者有助于学习的地方,反复去阅读、欣赏、感受它美的地方。
5.合理利用好积累本,把自己从书中看到的精彩片段记录下来,更多的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熔铸古今、笔下生花。好文章常常是切实有感后带着强烈的创作冲动而形成的酣畅文字。多从阅读中积累,多感触、多思索,勤于动笔,养成良好的笔力文风。
6.经常做规范化的练习,多练习写各种类型的作文,一并养成良好的审题意识、列提纲意识、细致规划文章段落顺序的意识等。要学着设计不同的文章风格。
7.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唯有实践历练,多读多作。”“多读”即不断地进行反复历练,多读是养成阅读习惯的基础,没有多读就不可能了解思路、结构、语言、风格等文章的诸多因素及内在联系。“多作”也是一种历练和实践,从写作可以显示自己的生活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多作不拘泥于课堂上作文,重要的是做好读书笔记,作记叙生活经验的文章,作抒发内部情思的文章。
8.针对一类文章深究,在此基础之上广泛阅读其他作品,可以把圣贤人生置于一桌,可以把千古兴亡纳于一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9.要养成主动思考,并与他人探讨的好习惯,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谦虚好问、敏而好学。还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不能浅尝辄止。培养爱读书、爱思考、爱提问的态度。阅读前人的文章时,要置身于当时的情景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
参考文献:
[1]吴凤.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J].宁波教育学院,2011(02):20.
[2]王志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学法指导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1(03):05.
(作者单位 河北省高碑店市军城初级中学)
?誗编辑 董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