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

2014-07-18王文峰

新课程·上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主动性学生主体

王文峰

摘 要:学生是教育活动的重要一方,是教育活动的反应者,又是成果的体现者。学生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教育过程如果不与学生的主观能动因素发生联系,过程就无从实现。只有当教师有目的活动与学生有目的活动对应时,教师才能在学生中实现教育目的。

关键词:学生主体;外部影响;主动性

教师在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时,要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调节。但是这种调节的方向、幅度、内容是建立在对学生十分了解的基础上的。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对教师活动的反作用也表现了丰富的形式和复杂的程度。学生的思想感情和态度等等都在不断影响着、改变着教师的教育活动。学生的状态及表现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十分明显和活跃。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把教育活动看作是一种单向性的活动,仅仅是一种权威影响的释放,忽视学生的存在,低估学生的合作意义,不平等地处理教与学将会严重影响教师的功效。学生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对象,但这一对象与其他实践过程中的对象不同,学生是一个有意识的人,他在教学中的一切行为能否接受教师的语文教学以及接受语文教学的程度,都要受到学生自己意识的支配。当然,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能看到,学生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教师的影响下形成的,在教师的教育影响和学生的行为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但是,又不能不看到,学生的主体意识一经形成,就具有其相对独立性,它以其自身固有的模式去同化外来的影响,从而产生出每个人自身特有的反应。同时,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注意学生作为接受外部影响的复合体,他有接受非教育影响的一面这种影响与教育影响作出反应的选择性和定向性,因此语文教学中把学生看成是完全由教师决定的是错误的。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明白,教师的作用作为一种外部影响,是不会自动化为学生的意识的,教育影响不能简单地授予或移植到学生身上,它必须以学生自身的活动作为中介,才能使教师的外部影响纳入学生主观世界中去。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的活动一定要与学生的主动活动相联系,教师活动目的一定要转化为学生的活动目的。在我的语文课堂中,我会告诉学生我和他们一起来进行学习,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和他们在同一起点的,都有着相同的目标就是把这篇课文学会。这样,教师和学生有着平等的地位和相同的目标,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和老师站在一起进行语文学习。与此同时,教师要明白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教育的影响以客观的形式作用于学生。学生以教师主动活动接受教育影响,学生不断将客观形式的教师给予的外部影响内化为主观形式的认识、情感、动机、态度等。随着学生这种内部因素的变化和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让学生逐步脱离教师的指导和影响,从事独立的学习和自我修养。也就是说,语文教育可以培养不论在怎样的环境下都能独立积极学习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能够教会学生自己学习、自我发展。

语文教学中,我认为这样一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教是为了不教。”只有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学习,才是真正成功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07.

[2]王道俊.教育学.人们教育出版社,2006-09.

[3]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04.

(作者单位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第五中学)

?誗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主动性学生主体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