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三大流行音乐评奖活动及其文化意义
2014-07-18徐子涵
徐子涵
摘要: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文化发展也实现了逐步繁荣,中国大陆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流行音乐评价体系逐步成长为中国三大流行音乐颁奖体系。其中,香港地区和台湾省的流行音乐发展速度较快,香港最具权威性的“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奖”迄今已举办了36届。台湾地区最早设立且具有权威性“台湾金曲奖”,无论评审方式还是公信力都成为众多音乐奖中的经典。中国内地流行音乐发展由于受到港台地区的影响,也相继举办了一年一度的音乐评奖活动,这大大促进了内陆地区流行音乐的发展,其中一些具有影响力活动的如“CCTV-MTV音乐盛典”、“华语榜中榜颁奖礼”、“音乐风云榜”等。关键词:当代中国;音乐艺术;流行音乐文化;音乐价值;评奖机制;艺术传播
中图分类号:J60文献标识码:A
流行音乐评奖活动是一种通过媒体公开评审上一年度音乐市场中的艺人或音乐作品表现与成绩的行为活动,是音乐传播过程中连接音乐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必要中间环节。在中国,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了最具权威性的三大流行音乐评奖活动及其评价体系即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奖、台湾金曲奖以及中国大陆地区的音乐风云榜,以及以这三大体系为基础,形成了当代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当代中国三大流行音乐评奖活动及其评价体系的形成
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流行音乐发展速度较快,香港最早且最具有权威性的音乐奖是1978年设立的“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奖”,距今已举办了36届。台湾地区最早设立且具有权威性的音乐奖是“台湾金曲奖”,设立的时间是在1990年,比香港要晚12年,但“台湾金曲奖”同“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奖”一样,无论从评审方式还是公信力上都是其它音乐奖所不及的,成为众多音乐奖中的经典。中国内陆地区流行音乐的发展由于受到港台地区的影响,也相继效仿港台举办了音乐评奖活动并开始了一年一度的音乐颁奖礼,这一活动的产生有效地促进了内陆地区流行音乐的发展。内陆地区音乐颁奖礼的雏形最早诞生在广州,由于与港台地理位置的接近,广州能够更快一步对港台音乐及音乐颁奖礼进行吸收与借鉴。田志凌在《把握原创音乐的脉动》一文中提到:“上世纪80年代,受港台地区音乐的影响,正在蓬勃发展的广东乐坛萌发出要向港台学习创办音乐排行榜以及颁奖典礼的口号。1987年,由当时的广东电台文艺部负责人白玲牵头,‘健牌创作歌曲大赛诞生了,这也是内地最早音乐排行榜的雏形,而当年年底举行的‘健牌创作歌曲大赛总决赛就成为内地最早音乐颁奖礼的雏形。”中国内地的音乐评奖活动真正的繁荣期则要从1992年算起。这一年,广东电台将“创作歌曲大赛”改造成“广东新歌榜”,正式形成了成熟的流行歌曲排行榜的形式——每周、每季度进行金曲评选,年终举行音乐颁奖礼选出“年度十大金曲”。评选标准则由DJ推荐、专家评比和听众投票三块组成。这种成熟的模式也为内地其它地区排行榜及音乐颁奖礼所借鉴,令排行榜在全国形成了一股音乐颁奖礼热潮。1994年8月北京音乐广播连同全国22个城市联播的“全国卫星音乐广播协作网中国歌曲排行榜”在首都体育馆举行,这场颁奖礼造就了内地颁奖礼历史上的一大高潮。在那场颁奖礼上,何勇的《钟鼓楼》、甘萍的《大哥你好吗》、刘欢的《千万次的问》、那英的《雾里看花》、张楚《姐姐》等歌曲开始为人所熟知,这次音乐颁奖礼对内地乐坛上影响深远。 在随后的发展中,各种音乐颁奖礼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内陆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几个音乐颁奖礼,如“CCTV-MTV音乐盛典”、“华语榜中榜颁奖礼”、“音乐风云榜”等,这些音乐颁奖礼中,谁能拿下最佳歌手或者最佳专辑,身价和唱片销量立刻上涨。而在2001年创办的首届“音乐风云榜”颁奖礼就吸引了上百大牌艺人参与,300多家媒体争相前往采访的现象。同时,由于音乐颁奖礼的关注度甚高,也获得很多的赞助商的垂青,当时一些主要的音乐颁奖礼都能有国际品牌的冠名,因此音乐颁奖礼成为众人眼中的“香饽饽”。曾经有统计显示,在1998年,全国任何一家电台都可以做自己的年终颁奖礼,到了2002年当年全国大大小小的排行榜颁奖礼总数已经达到了2000多个。
二、中国内陆地区:音乐风云榜
“音乐风云榜”是中国内陆地区的重要流行音乐评奖活动之一。它以打造“中国的格莱美”奖为目标,迄今已成功举办13届。该节目由北京光线电视制作。自2001年6月在全国100多家电视台每日同步播出,受到广大听众和音乐人的好评,成为流行歌曲推广传播的流行前沿阵地。颁奖活动的年度入围歌手、年度候选歌曲,均选自前一年《音乐风云榜》的节目,有着近3亿的收视人口 。而颁奖典礼阵容之强大、制作之精良也属内地少见。届时将通过新浪网和E视网数十万张选票,年度最受欢迎的10首港台、内地的金曲及年度最佳流行男女歌手奖、年度最受欢迎男女歌手奖、年度最佳专辑奖年度制作人奖、最佳音乐录影带奖等分类奖项。评选典礼当天将推选出每个奖项评选结果依据观众票选、唱片销量、评委会评选及中国音乐风云榜的每周上榜成绩综合而来。其中观众投票占40%、评委会评选占25%、唱片销量占20%、每周上榜成绩占15% 。“音乐风云榜”的评选堪称内地歌坛一次规划盛大、透明度很高的颁奖典礼,而这一集结了港台、东南亚、内地等地华语的歌坛精英于一台的音乐盛典,将向所有在流行乐坛努力不懈的歌手及其音乐人提供一个良性竞争的空间。
音乐风云榜的评审设置情况是:第一轮评选(选出入围名单) :(1) 第一轮评选结果全部由音乐风云榜颁奖盛典第一轮评审团一人一票的方式投票产生,候选作品及歌手都由歌手所属公司或本人自行报名各奖项。(2)评审团评选出的入选名单中各奖项得票前五名且符合相应奖项候选要求者即为入围候选,可以进入下一轮评选。(3)作曲、作词、编曲、制作人、摇滚类、录像带等技术类奖项实行专业评委分组评审制,由评委会从评审团中提名30位该奖项相关专业评委,并经评审团主席通过后,负责评审该类奖项,该类奖项的评委名单不对外公开。(4)一部作品或一个歌手可以报名不同奖项,对一个歌手或一部作品入围奖项的数量评奖委员会不予以限制。(5)如果入围名单内出现不符合该奖项候选资格者,其入围资格将被取消,空缺由下一位得票数最高者补上。 第二轮评选(选出最终获奖名单):(1)第二轮评审团由评委会从评审团中提名20位专业评委,并经评审团主席通过后,在颁奖当天进行封闭式不记名投票选出。(2)手机下载和网络下载类奖项由门户网站及相关电讯运营商提供数据产生。(3)终身成就奖与年度风云大奖的获奖名单由颁奖盛典评委会与专业评审团共同选出,权重各占50%。(4)其它奖项全部由评审团评审以一人一票的方式投票产生。(5)音乐风云榜颁奖盛典所有专业奖项的评定由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全程监票。endprint
三、香港特别行政区:十大中文金曲奖
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是香港本土流行音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发展时期,香港流行音乐及其所形成的商业运作体系,包装制度在整个华语流行音乐中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78年是创设“香港十大中文金曲”评奖活动的开局之年,这一活动伴随着香港流行音乐的产生及发展过程,活动由香港唯一的官方电台——香港电台主办,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国际唱片协会(香港会)、香港唱片商会协办。这一音乐颁奖礼是香港乐坛颁奖典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它见证了香港乐坛的兴衰。就作品而言,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可以听到香港的流行音乐,而“十大中文金曲评选”便是最好的印证和体现。每一年“十大中文金曲评选”都会引起广泛的关注,其公正性、客观性已得到圈内圈外的普遍认可。36多年来,“香港十大中文金曲评选”活动一直坚持从鼓励、推动本地中文流行音乐为原则,通过此活动产生了一大批流传极广,深受好评的音乐作品,并在挖掘新人上做出了突出成绩。
第22届香港十大中文金曲评选活动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评选活动同时也是跨入新千年的第一次评选,因此具备了特殊的意义。评选活动中,除了要表彰一批为流行音乐作出突出贡献的音乐人、歌手外,四大天王淡出了评选后,新任接班人亦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第23届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中首度引入“全国”概念,最终那英、田震、陈明、孙楠等内地歌手以出色的表现代表内地流行音乐第一次进入了香港乐坛的主流奖项,这是对内地音乐人的努力以及日渐强大的内地歌手实力的肯定与呼应。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每年一度,通常在1月中举行,举行地点每年不同。由香港电台DJ及演艺界人士担任司仪,并由社会知名人士例如立法会议员担任颁奖嘉宾,而门票收益盈利将拨归给收益机构。十大中文金曲颁奖音乐会在举行后,会分别在无线电视翡翠台、亚洲电视本港台、有线电视娱乐台,以及一些在内地及海外的中文电视频道播出。“十大中文金曲”是香港乐坛同时也是中国乐坛历史最悠久的音乐颁奖礼,其获奖的准则是由公众及音乐专业团体参与,过程委托独立机构进行市场意见调查,并透过公众投票选出至爱,最后邀请各界专业乐评人投票。各国及海外华语电台共同参与,致力令选举能够充分反映乐坛真象,鼓励成就出众的音乐人。整个颁奖礼中共有十个奖项,如十大中文金曲奖、全球华人至尊金曲奖、全国最受欢迎中文歌曲奖等,其中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是四台联颁音乐大奖,四台联颁音乐大奖由香港四间电子传媒机构香港电台、商业电台、新城电台及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即无线电视)联合颁发予在以上机构各自举办的颁奖礼结果中,得奖总数最多的音乐创作人及歌手。获奖准则会根据四台的播放率及获奖总数来计算来颁发以下四个奖项:作词人大奖、作曲人大奖、歌曲奖、传媒大奖。
四、中国台湾地区:金曲奖
金曲奖是台湾地区规模最大的音乐奖,也是华人世界中最有影响力的音乐奖之一,如今已成功举办了24届。对于金曲奖的起源众说纷云。其中根据多方考证,有两种说法具有可信度。其一,1970年,台湾地区的今是有限公司与歌林股份有限公司音乐出版部(通称歌林唱片,现在独立公司化成为歌林天龙音乐)合作制播音乐节目《金曲奖》,由中国电视公司播出,播出期间长达18个月。这个节目是由洪小乔主持,创作歌曲为主旨,由作曲者、作词者自由投稿,再邀歌星发表及演唱,并由观众票选优良歌曲,这些票选出来的优良歌曲,再由歌林音乐出版部聘请歌星共同演唱,在当时造成相当大的轰动,录制成为一系列的唱片。其二,金曲奖起源于1986年时台湾地区推广的“好歌大家唱”活动,目的为征选优良词曲创作来激励台湾音乐市场与音乐人,当时获得传播媒体广泛报道与社会热烈回响。1988年底,主办方开始筹划设置“金曲奖”奖项,与唱片业者、音乐界从业人员订定了“金曲奖奖励要点”。1990年1月6日,举办第一届“金曲奖”。共设十一个奖项(最佳年度歌曲奖、最佳作词人奖、最佳作曲人奖、最佳编曲人奖、最佳单曲歌唱录像带影片奖、最佳单曲歌唱录像带导演奖、最佳男演唱人奖、最佳女演唱人奖、最佳演唱组奖、新人奖、特别奖)。1997年将“唱片金鼎奖”与“金曲奖”合并。1998年,开始修订“金曲奖奖励办法”,取消参选者国籍或地区之限制,只要作品于台湾地区首次发行者均可报名参选,并增设奖金。张学友成为这一新政策的第一位受益者,他成为了第一个获得金曲奖最佳男歌手的音乐人。台湾金曲奖的评审会在后来发展中对奖项的设置开始完善。在2001年,台湾金曲奖的“非流行音乐类”改称为“传统暨艺术音乐作品类”。2003年,把“最佳方言男、女演唱人奖”取消,增设“最佳台语男演唱人奖”、“最佳台语女演唱人奖”、“最佳客语演唱人奖”、“最佳原住民语演唱人奖”及“最佳跨界音乐专辑奖”。2007年,首度将“流行音乐作品类”与“传统暨艺术音乐作品类”分开颁奖,且新增“最佳单曲制作人奖”,以及将“流行音乐作品类”中的“演唱类”和“演奏类”分类,在“演奏类”中新增“最佳专辑制作人奖”。且在“流行类”和“传统类”中各增设“评审团奖”。2009年,在音乐录影带部分上,将个人奖部分的最佳音乐录影带导演奖撤销,变成出版类最佳音乐录影带奖。2010年,开始增设技术类最佳专辑包装奖“流行音乐作品类”与“传统暨艺术音乐作品奖”都没有此奖项。
五、当代流行音乐评奖活动的文化意义
流行音乐作为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与市场经济相伴并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在社会生活中,成为文化的载体、社会生活的镜子。流行音乐的发展也受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及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随着欧美流行音乐的稳步发展,各种流行音乐评奖活动也开始萌芽诞生。起初,在电视和网络等媒介还没有出现的时期,流行音乐评奖的设置包括颁奖并没有引起社会的关注,直到电视这个重要的媒介出现以后,各种流行音乐颁奖礼才慢慢被人们所熟知,使人们了解到流行音乐评奖活动是专业评审团体对音乐作品或音乐人进行筛选、评审乃至授予荣誉的环节。流行音乐评奖这一环节的出现,再通过一系列媒体的大肆宣传,在很大意义上促进了音乐商品的生产和唱片市场的繁荣,更加扩大了音乐人的影响力,使得其音乐作品不断地重复并且大范围传播。中国流行音乐评奖活动从最早的1978年香港举办的“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到1990年台湾的“金曲奖”,再到1992年内陆地区流行音乐评奖活动的逐渐繁荣,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洗礼,流行音乐评奖活动已逐步成为音乐流行趋势不可或缺的标志,对流行音乐作品的传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流行音乐评奖活动是音乐传播中受众与专业评委共同评审音乐人或作品的过程,它是受众消费和音乐作品传播的中心环节。一方面,音乐评奖活动对受众来说是一次上一年度的音乐作品的总结与表彰,让受众了解到哪些是最流行、最优秀作品,哪些作品是值得购买珍藏的,因此会引起唱片市场的又一次销售热潮。另一方面,音乐评奖活动对于音乐人或音乐作品而言是极度重要的,获奖的人或作品因获奖而名声大噪,唱片热卖。没有获奖的音乐人经过挫败则反思自己的作品或曲风,从而把自己作品发展方向往获奖的方向努力。流行音乐评奖活动作为一种音乐评审行为,与音乐传播者、受众均有密切地联系。一方面,经过音乐评奖活动评审之后得奖的艺人或音乐作品存在极大走红的可能性,评审后的结果开始迅速被各种媒体所认可,大肆宣传,音乐商品销量直线上升。另一方面,这种音乐评审活动更吸引着广大受众的眼球,他们愿意了解相关信息并及时参与互动,给予音乐评审活动最为真实的信息反馈。而正是受众们真实的音乐信息反馈给音乐评奖活动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乐于接收受众真实的信息反馈并做详细分析是音乐评奖得以长久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音乐评奖活动的意义不仅是在于对上一年度音乐制作者、作品或艺人的总结与表彰,更深刻的意义是在于体现对受众听赏水平的审美指导作用,并同时让音乐作品得到最大范围的传播,促使唱片市场上的又一次销量高峰,繁荣音乐文化市场。当前,各种流行音乐评奖活动作为一种评审流行音乐流行强度与受欢迎程度的准则与方式,越来越受到大众与各种媒体的关注,同时各种流行音乐的评奖活动也借助媒体逐渐地让受众了解奖项中的内容与设置,部分音乐奖还可以让受众通过网络或通讯的方式参与评审。这种互动方式的增多,吸引了更多的受众去关注流行音乐本体和流行音乐评奖活动,从而达到了流行音乐从竖向到横向的传播,实现了音乐商品本身的价值。当前,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都设有自己的音乐奖,音乐评奖活动已经成为一个相对准确、客观的衡量音乐流行度的度量机制,成为唱片商扩大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更成为学者们研究流行音乐文化的理论依据。(责任编辑:陈娟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