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力拓展课的初步探索与实践

2014-07-18李冰心

新课程·上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实践

李冰心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为促进学生个性与社会化和谐发展的同时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富安中学开设了能力拓展课。研究将八年级一个班作为实验对象,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教育教学原则,探讨有效的实践操作范式,研究效果初见成效。

关键词:能力拓展课;实践;操作范式

一、研究背景

能力拓展课,是指以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为主要目的,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途径和学习经历的实践课。理想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个性与社会化和谐发展的同时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为了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性,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兴趣和爱好、需要和追求,学校从2012年开始,增设了能力拓展课(七年级每周两课时,八年级每周一课时)。

然而,学校虽在课时上保证了能力拓展课的开展和落实,但在实践操作中却五花八门。首先,绝大多数教师不知何谓能力拓展课,上课内容带有随意性,时而评论时事热点问题,时而研究菜式,并不规范系统,且上课内容取决于教师自己会什么而非学生需要什么追求什么。再者,学生只是认为这些课好玩轻松,不重视这类课程,课程效果无从评价,也无法评价。这样下来能力拓展课形同虚设,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原本状态,更谈不上学校特色。

如何将能力拓展课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它最大的价值呢?带着问题,研究者将其所带的班(八年级)作为实验班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实践探索。

二、探讨与实践

1.学生的身心特点

八年级的学生处于身心迅猛发展的时期,精力旺盛,表现得好动,坐不住;心理上,他们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识增强,有明显的成人感,很多事情不愿意遵从教师或者父母的教导,喜欢另辟蹊径及自我尝试,期望自己的行为获得他人的认可。

2.能力拓展课内容的原则

为了保障能力拓展课的实施方向,根据前人的研究经验总结,我综合概括出能力拓展课的三个基本原则:(1)教育性原则。能力拓展课让学生获得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够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发展,培养文明习惯,丰富道德情感,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内容。(2)实践性原则。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放手让学生参与体验实践,同时做好监督以保证学生的安全,具有可行性的内容。(3)趣味性原则。适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阶段,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3.操作范式

能力拓展课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他们的潜能而开设的,所以就要有针对性,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谁最清楚学生想要什么?他们自己!通过民主调查和决策,师生共同决定能力拓展课由他们自己上。这样一来他们有更多的表现机会,设计的内容也一定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感兴趣的。

但是学生的知识水平还是有很大的局限,为了将能力拓展课落到实处,我采取了几个措施:(1)选出一个能力拓展课的班干部,负责每一次的资料汇总、点评记录、评分统计等工作。(2)课前准备要充分。我设计了《能力拓展课报名表》,于开学初贴在班级公布栏里,学生自由组合并确定主题,填写在班里的报名表里,之后班主任对报名情况进行梳理,审核通过的主题负责人则可以开始前期的准备工作。在上课的前一周将上课的内容、形式以及需要用到的道具、场地要求提前跟指导教师商榷,最终确定能力拓展课的方案。(3)课后评价要到位。评价分为两个部分: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当场点评与无记名打分。每次课需要学生共同点评挖掘出五个以上的闪光点和两个改进小措施,再由指导教师做出点评。点评完毕由能力拓展课班干部发放评分条,然后收回统计分数,并公示到公布栏上。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这样一来形成了稳定又不失创新的拓展课操作范式。稳定:班主任的干预确保了主题内容的方向性以及活动开展的连续性。创新:给了学生充分展示的舞台,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的创新水平更是让人意想不到,每一次课都会有惊喜,即使是模仿也加入了新的元素。

4.该模式的生命力保障

首先,这种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减轻了授课教师的负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他们喜欢的热衷的永远不需要强制性手段。其次,该年龄段的学生渴望获得他人的肯定与评价,很多在学习上始终得不到肯定的学生在这个平台有了很多机会,得到肯定的学生会更加乐意表现,争取更多的表现机会,如此形成一个循环。最后,在学期末按照分数累计的方式设置了一个综合能力奖,评分与奖励制度形成一种竞争机制,学生的积极性更加高涨。每当学生跑来跟我理论因为放假调课将他们的拓展课调没了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拓展课的生命力有多强,完全不用担心“学生不肯上了怎么办”。

三、初见成效

“玩的时间多了,成绩反而更好了。”这一年,学生花费在能力拓展课的精力和时间明显比以前多了好几倍,加上八年级多了物理科,学习任务更加繁重,可是两个学期的期中期末大型考试中,该班的成绩反而比七年级更好了,期末更是取得了全镇第一名的好成绩。

由于绝大部分学生担任过教师的角色,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教师的辛苦,学会了换位思考,学生更能体会到教师备课的不易,从而认真听课,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这一年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学生的言语表达和组织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特长更是展示得淋漓尽致。学生个体的自信心提高了,从而促进了各学科成绩的提高。比如,有位成绩平平、表现平平的学生,负责开展了一个主题为“考考你的平衡度”的课,由于准备充分,道具有趣,参与度很广,课后获得班上有史以来的最高分。他在周记上写道:“这是我第一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之后各科任教师反应她学习好像突然开窍了,成绩突飞猛进。

班上学生友好互助,班级凝聚力更强了。在各项班级活动比赛中,多次名列前茅。学生更加自主自觉了,让我这个作为班主任很少出现在班上的教师管理更加轻松了。与其他班相比,该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更出色。

四、不足与改进

1.由于学生自由报名,在上课内容上没有做到系统性,或者系统性内容相隔比较远。在推广的过程中,可将学生的选题在同一个范畴的集中在一个时间段,比如,有学生选择《世界未解之谜》,那么这几个学生的课可以集中起来形成系统。

2.没有对学生进行前期培训。之后的实践中,如果提前培训学生的基本技能,效果可能更好。

参考文献:

[1]陈汝明.课外活动管理六原则:教学与管理[J].吾喜,1997.

[2]金学成.美国拓展课程及其启示[J].新课程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

[3]马越,朱宏兰,严洁.初中拓展型课程开发流程与管理优化的实践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9(05).

(作者单位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富安初级中学)

?誗编辑 董慧红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为促进学生个性与社会化和谐发展的同时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富安中学开设了能力拓展课。研究将八年级一个班作为实验对象,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教育教学原则,探讨有效的实践操作范式,研究效果初见成效。

关键词:能力拓展课;实践;操作范式

一、研究背景

能力拓展课,是指以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为主要目的,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途径和学习经历的实践课。理想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个性与社会化和谐发展的同时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为了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性,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兴趣和爱好、需要和追求,学校从2012年开始,增设了能力拓展课(七年级每周两课时,八年级每周一课时)。

然而,学校虽在课时上保证了能力拓展课的开展和落实,但在实践操作中却五花八门。首先,绝大多数教师不知何谓能力拓展课,上课内容带有随意性,时而评论时事热点问题,时而研究菜式,并不规范系统,且上课内容取决于教师自己会什么而非学生需要什么追求什么。再者,学生只是认为这些课好玩轻松,不重视这类课程,课程效果无从评价,也无法评价。这样下来能力拓展课形同虚设,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原本状态,更谈不上学校特色。

如何将能力拓展课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它最大的价值呢?带着问题,研究者将其所带的班(八年级)作为实验班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实践探索。

二、探讨与实践

1.学生的身心特点

八年级的学生处于身心迅猛发展的时期,精力旺盛,表现得好动,坐不住;心理上,他们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识增强,有明显的成人感,很多事情不愿意遵从教师或者父母的教导,喜欢另辟蹊径及自我尝试,期望自己的行为获得他人的认可。

2.能力拓展课内容的原则

为了保障能力拓展课的实施方向,根据前人的研究经验总结,我综合概括出能力拓展课的三个基本原则:(1)教育性原则。能力拓展课让学生获得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够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发展,培养文明习惯,丰富道德情感,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内容。(2)实践性原则。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放手让学生参与体验实践,同时做好监督以保证学生的安全,具有可行性的内容。(3)趣味性原则。适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阶段,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3.操作范式

能力拓展课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他们的潜能而开设的,所以就要有针对性,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谁最清楚学生想要什么?他们自己!通过民主调查和决策,师生共同决定能力拓展课由他们自己上。这样一来他们有更多的表现机会,设计的内容也一定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感兴趣的。

但是学生的知识水平还是有很大的局限,为了将能力拓展课落到实处,我采取了几个措施:(1)选出一个能力拓展课的班干部,负责每一次的资料汇总、点评记录、评分统计等工作。(2)课前准备要充分。我设计了《能力拓展课报名表》,于开学初贴在班级公布栏里,学生自由组合并确定主题,填写在班里的报名表里,之后班主任对报名情况进行梳理,审核通过的主题负责人则可以开始前期的准备工作。在上课的前一周将上课的内容、形式以及需要用到的道具、场地要求提前跟指导教师商榷,最终确定能力拓展课的方案。(3)课后评价要到位。评价分为两个部分: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当场点评与无记名打分。每次课需要学生共同点评挖掘出五个以上的闪光点和两个改进小措施,再由指导教师做出点评。点评完毕由能力拓展课班干部发放评分条,然后收回统计分数,并公示到公布栏上。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这样一来形成了稳定又不失创新的拓展课操作范式。稳定:班主任的干预确保了主题内容的方向性以及活动开展的连续性。创新:给了学生充分展示的舞台,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的创新水平更是让人意想不到,每一次课都会有惊喜,即使是模仿也加入了新的元素。

4.该模式的生命力保障

首先,这种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减轻了授课教师的负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他们喜欢的热衷的永远不需要强制性手段。其次,该年龄段的学生渴望获得他人的肯定与评价,很多在学习上始终得不到肯定的学生在这个平台有了很多机会,得到肯定的学生会更加乐意表现,争取更多的表现机会,如此形成一个循环。最后,在学期末按照分数累计的方式设置了一个综合能力奖,评分与奖励制度形成一种竞争机制,学生的积极性更加高涨。每当学生跑来跟我理论因为放假调课将他们的拓展课调没了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拓展课的生命力有多强,完全不用担心“学生不肯上了怎么办”。

三、初见成效

“玩的时间多了,成绩反而更好了。”这一年,学生花费在能力拓展课的精力和时间明显比以前多了好几倍,加上八年级多了物理科,学习任务更加繁重,可是两个学期的期中期末大型考试中,该班的成绩反而比七年级更好了,期末更是取得了全镇第一名的好成绩。

由于绝大部分学生担任过教师的角色,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教师的辛苦,学会了换位思考,学生更能体会到教师备课的不易,从而认真听课,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这一年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学生的言语表达和组织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特长更是展示得淋漓尽致。学生个体的自信心提高了,从而促进了各学科成绩的提高。比如,有位成绩平平、表现平平的学生,负责开展了一个主题为“考考你的平衡度”的课,由于准备充分,道具有趣,参与度很广,课后获得班上有史以来的最高分。他在周记上写道:“这是我第一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之后各科任教师反应她学习好像突然开窍了,成绩突飞猛进。

班上学生友好互助,班级凝聚力更强了。在各项班级活动比赛中,多次名列前茅。学生更加自主自觉了,让我这个作为班主任很少出现在班上的教师管理更加轻松了。与其他班相比,该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更出色。

四、不足与改进

1.由于学生自由报名,在上课内容上没有做到系统性,或者系统性内容相隔比较远。在推广的过程中,可将学生的选题在同一个范畴的集中在一个时间段,比如,有学生选择《世界未解之谜》,那么这几个学生的课可以集中起来形成系统。

2.没有对学生进行前期培训。之后的实践中,如果提前培训学生的基本技能,效果可能更好。

参考文献:

[1]陈汝明.课外活动管理六原则:教学与管理[J].吾喜,1997.

[2]金学成.美国拓展课程及其启示[J].新课程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

[3]马越,朱宏兰,严洁.初中拓展型课程开发流程与管理优化的实践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9(05).

(作者单位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富安初级中学)

?誗编辑 董慧红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为促进学生个性与社会化和谐发展的同时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富安中学开设了能力拓展课。研究将八年级一个班作为实验对象,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教育教学原则,探讨有效的实践操作范式,研究效果初见成效。

关键词:能力拓展课;实践;操作范式

一、研究背景

能力拓展课,是指以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为主要目的,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途径和学习经历的实践课。理想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个性与社会化和谐发展的同时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为了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性,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兴趣和爱好、需要和追求,学校从2012年开始,增设了能力拓展课(七年级每周两课时,八年级每周一课时)。

然而,学校虽在课时上保证了能力拓展课的开展和落实,但在实践操作中却五花八门。首先,绝大多数教师不知何谓能力拓展课,上课内容带有随意性,时而评论时事热点问题,时而研究菜式,并不规范系统,且上课内容取决于教师自己会什么而非学生需要什么追求什么。再者,学生只是认为这些课好玩轻松,不重视这类课程,课程效果无从评价,也无法评价。这样下来能力拓展课形同虚设,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原本状态,更谈不上学校特色。

如何将能力拓展课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它最大的价值呢?带着问题,研究者将其所带的班(八年级)作为实验班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实践探索。

二、探讨与实践

1.学生的身心特点

八年级的学生处于身心迅猛发展的时期,精力旺盛,表现得好动,坐不住;心理上,他们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识增强,有明显的成人感,很多事情不愿意遵从教师或者父母的教导,喜欢另辟蹊径及自我尝试,期望自己的行为获得他人的认可。

2.能力拓展课内容的原则

为了保障能力拓展课的实施方向,根据前人的研究经验总结,我综合概括出能力拓展课的三个基本原则:(1)教育性原则。能力拓展课让学生获得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够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发展,培养文明习惯,丰富道德情感,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内容。(2)实践性原则。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放手让学生参与体验实践,同时做好监督以保证学生的安全,具有可行性的内容。(3)趣味性原则。适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阶段,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3.操作范式

能力拓展课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他们的潜能而开设的,所以就要有针对性,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谁最清楚学生想要什么?他们自己!通过民主调查和决策,师生共同决定能力拓展课由他们自己上。这样一来他们有更多的表现机会,设计的内容也一定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感兴趣的。

但是学生的知识水平还是有很大的局限,为了将能力拓展课落到实处,我采取了几个措施:(1)选出一个能力拓展课的班干部,负责每一次的资料汇总、点评记录、评分统计等工作。(2)课前准备要充分。我设计了《能力拓展课报名表》,于开学初贴在班级公布栏里,学生自由组合并确定主题,填写在班里的报名表里,之后班主任对报名情况进行梳理,审核通过的主题负责人则可以开始前期的准备工作。在上课的前一周将上课的内容、形式以及需要用到的道具、场地要求提前跟指导教师商榷,最终确定能力拓展课的方案。(3)课后评价要到位。评价分为两个部分: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当场点评与无记名打分。每次课需要学生共同点评挖掘出五个以上的闪光点和两个改进小措施,再由指导教师做出点评。点评完毕由能力拓展课班干部发放评分条,然后收回统计分数,并公示到公布栏上。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这样一来形成了稳定又不失创新的拓展课操作范式。稳定:班主任的干预确保了主题内容的方向性以及活动开展的连续性。创新:给了学生充分展示的舞台,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的创新水平更是让人意想不到,每一次课都会有惊喜,即使是模仿也加入了新的元素。

4.该模式的生命力保障

首先,这种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减轻了授课教师的负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他们喜欢的热衷的永远不需要强制性手段。其次,该年龄段的学生渴望获得他人的肯定与评价,很多在学习上始终得不到肯定的学生在这个平台有了很多机会,得到肯定的学生会更加乐意表现,争取更多的表现机会,如此形成一个循环。最后,在学期末按照分数累计的方式设置了一个综合能力奖,评分与奖励制度形成一种竞争机制,学生的积极性更加高涨。每当学生跑来跟我理论因为放假调课将他们的拓展课调没了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拓展课的生命力有多强,完全不用担心“学生不肯上了怎么办”。

三、初见成效

“玩的时间多了,成绩反而更好了。”这一年,学生花费在能力拓展课的精力和时间明显比以前多了好几倍,加上八年级多了物理科,学习任务更加繁重,可是两个学期的期中期末大型考试中,该班的成绩反而比七年级更好了,期末更是取得了全镇第一名的好成绩。

由于绝大部分学生担任过教师的角色,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教师的辛苦,学会了换位思考,学生更能体会到教师备课的不易,从而认真听课,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这一年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学生的言语表达和组织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特长更是展示得淋漓尽致。学生个体的自信心提高了,从而促进了各学科成绩的提高。比如,有位成绩平平、表现平平的学生,负责开展了一个主题为“考考你的平衡度”的课,由于准备充分,道具有趣,参与度很广,课后获得班上有史以来的最高分。他在周记上写道:“这是我第一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之后各科任教师反应她学习好像突然开窍了,成绩突飞猛进。

班上学生友好互助,班级凝聚力更强了。在各项班级活动比赛中,多次名列前茅。学生更加自主自觉了,让我这个作为班主任很少出现在班上的教师管理更加轻松了。与其他班相比,该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更出色。

四、不足与改进

1.由于学生自由报名,在上课内容上没有做到系统性,或者系统性内容相隔比较远。在推广的过程中,可将学生的选题在同一个范畴的集中在一个时间段,比如,有学生选择《世界未解之谜》,那么这几个学生的课可以集中起来形成系统。

2.没有对学生进行前期培训。之后的实践中,如果提前培训学生的基本技能,效果可能更好。

参考文献:

[1]陈汝明.课外活动管理六原则:教学与管理[J].吾喜,1997.

[2]金学成.美国拓展课程及其启示[J].新课程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

[3]马越,朱宏兰,严洁.初中拓展型课程开发流程与管理优化的实践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9(05).

(作者单位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富安初级中学)

?誗编辑 董慧红

猜你喜欢

实践
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