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创新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2014-07-18

中国科技产业 2014年5期
关键词:海门市新兴产业产学研

深化创新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 海门市副市长 储明星

近年来,海门市切实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以创新发展推动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转型升级之路,成为苏中唯一的“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目前,海门市正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加强企业培育为途径,提升新兴产业规模效益

加强资金投入引领。对科技三项经费采用重点项目重点支持、重大项目特别支持的方式,向新兴产业侧重,确保一批高新尖项目在短时间内迅速转化、发力。

加强大企业培育。积极引导大企业按照企业发展方向与产业发展方向相衔接、企业发展规划与市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发展。大力实施海门市大企业培育“2413”计划,即至2015年,力争培育应税销售超百亿元大企业2家、超50亿元4家、超20亿元10家、超10亿元30家。

鼓励企业核心技术攻关。组织和鼓励企业开展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攻关,着力攻克制约新兴产业壮大的技术瓶颈,力争新兴产业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政策,鼓励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以推进产业转型为目标,完善技术支撑体系

通过打造以公共服务平台、产学研平台、技术转移中心为一体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

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按照“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要求,建立完善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技术研发平台、科技信息平台和检验检测平台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体系。省级以上开发区、科技产业园、科技孵化器、创新型乡镇,实现公共服务平台全覆盖。

产学研平台打造。依托海门市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借助“海门科技合作院校行”和“海门科技节”等重大活动,围绕家纺、生物医药、新能源材料等重点产业,引导企业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共建高水平的重大研发载体。

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依托于中国技术交易所,加快启动中关村国家级重点开放实验室海门平台建设;依托于上海教委科技发展中心,加快启动上海高校技术转移海门分中心建设。

海门市副市长储明星深入企业调研科技创新工作

以加强载体建设为依托,完善区域发展体系

针对科技创新发展方向,逐步完善以企业研发机构、科技产业园、高新区为依托的区域发展体系。

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引导企业组建自主研发机构, 2014年新建省级创新平台两家,南通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五家,全市大中型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实现全覆盖。

抓好科技产业园建设。重点推进临江生物医药科创园30万平方米的“三创”载体建设,加快复旦复华科创园、智能电子科技创业园等科技园区的建设进程,积极申报国家级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

全面推进高新区建设。顺应江苏省扶持高新区发展的政策机遇,通过行政和市场多种手段,促进新兴产业向专业园区集聚,建立包括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支撑、资本要素等多方面内容的专业服务平台。

以满足企业需求为宗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致力打造以科技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人才引培服务为特征的公共服务体系。

积极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组建海门科技创业投资公司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重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探索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天使基金,加大对创业投资机构的扶持力度。

加强知识产权服务。合力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创建和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区域示范市建设工作,积极推动知识产权战略区域试点工作向开发区、高新区、特色产业园区延伸。

完善科技人才引培体系。配合实施“东洲英才计划”、“企业聚才工程”,依托重大科技项目、科技创业园区、特色产业基地等载体,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工程技术关键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

以加强部门联动为手段,完善准入、考核体系

将前道把关和后道考核作为深化创新体制、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

提高准入门槛。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家产业政策,积极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扶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发展。

促进过程发展。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广泛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支持节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设备产品,重点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工业项目。

强化考核导向。针对海门市万人专利拥有量、创新平台建设等薄弱指标,研究调整考核细则,继续实施高新技术产业、专利工作、产学研合作季度竞赛,通过考核、竞赛、评比活动,引导园区、镇乡一把手增强对科技创新的关注力度。

城市绿肺(陈新龙摄影)

猜你喜欢

海门市新兴产业产学研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我多想去看看
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国际化的推进策略
陕西经济挺起“新支柱”——“数说陕西70年”之新兴产业
吃火锅的发现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海门市五港幼儿园专版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海门市对招投标规范化建设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