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氟啶磺隆与精喹禾灵、嘧草硫醚混合药剂的田间防效及对棉花的安全性

2014-07-18刁金贤张桂花王兆振王金信

杂草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单剂硫醚磺隆

刁金贤, 张桂花, 王兆振, 王金信

(1.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 2.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菏泽 274000)

三氟啶磺隆与精喹禾灵、嘧草硫醚混合药剂的田间防效及对棉花的安全性

刁金贤1, 张桂花2, 王兆振1, 王金信1

(1.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 2.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菏泽 274000)

为了探究三氟啶磺隆与精喹禾灵、嘧草硫醚混用对棉田杂草的防效及其安全性,于2013年在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院棉花试验地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三氟啶磺隆的各混用处理对香附子的防效最高,对马唐、牛筋草、鳢肠具有较好的防效,对铁苋菜、马齿苋的防效略低;当三氟啶磺隆与精喹禾灵(1 ∶3)的混用剂量为100 g/hm2,三氟啶磺隆与精喹禾灵、嘧草硫醚(1 ∶3 ∶2)的混用剂量为105~120 g/hm2时,即可达到有效防治杂草的目的;与对照小区相比,各三氟啶磺隆混用处理增产14.6%~29.6%,且对棉花安全。

三氟啶磺隆;精喹禾灵;嘧草硫醚;棉花;防效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保障棉花稳产增收对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棉田杂草在棉花苗期与棉花争肥、争水、争光,且生长较快,因此对棉花生长造成了很大影响,已经成为制约棉花高效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2]。对杂草的合理化学防治是棉花稳产增收的保障,三氟啶磺隆是一种新型超高效的磺酰脲类除草剂,可防除棉花田大多数阔叶杂草,对香附子有特效[3-4]。三氟啶磺隆在杂草体内作用,可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的活性,表现为植株生长停止、叶脉失绿,最终导致杂草死亡[5]。然而三氟啶磺隆对禾本科杂草药效较差,对棉花苗期的药害也时有报道[6-7]。为了扩大杀草谱,提高三氟啶磺隆对棉花的安全性,本研究于2013年对三氟啶磺隆+精喹禾灵、三氟啶磺隆+精喹禾灵+嘧草硫醚混用后对杂草的防效及对棉花的安全性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以明确混用后的杂草防效及对棉花的安全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作物

供试作物为棉花,品种为鲁棉研28号。

1.2 试验药剂

75%三氟啶磺隆水分散粒剂(WDG),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5%精喹禾灵乳油(EC),青岛清原植保服务有限公司;15%嘧草硫醚乳油(EC),青岛清原植保服务有限公司。

1.3 试验地情况

本试验在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地内进行,该试验地地势较平坦,土质为黏壤土,有机质含量1.3%,铵态氮15 mg/L,有效磷21 mg/L,速效钾750 mg/L,pH值7.1。上茬作物为棉花,未施用除草剂。该地块杂草发生种类较多,其中的主要杂草有:牛筋草、马唐、马齿苋、鳢肠、铁苋菜、香附子。

1.4 试验设计

试验设14个处理:三氟啶磺隆与精喹禾灵按有效成分1 ∶3、1 ∶4混用,再分别设60、80、100 g/hm2浓度;三氟啶磺隆与精喹禾灵、嘧草硫醚按有效成分1 ∶3 ∶2混用,再分别设90、105、120 g/hm2浓度;另设3个单剂处理对照:20 g/hm2三氟啶磺隆、45 g/hm2嘧草硫醚、60 g/hm2精喹禾灵,以及人工除草、清水对照。试验重复4次,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20 m2。

1.5 施药时间及天气

施药时间为2013年6月7日,此时棉花多在4叶期,杂草生长旺盛,多在3~5叶期。施药时天气晴朗,平均温度25.3 ℃,微风。喷液量为 450 L/hm2,使用MATABI-16型背负式喷雾器,扇形喷头,茎叶喷施。

1.6 调查与统计

安全性调查:在药后5、10、15、20、40 d目测棉花的生长情况。除草效果调查:在药后20、40 d分别调查各小区杂草的存活数,每个小区随机调查4点,每点0.25 m2,计算杂草株防效,药后40 d同时称量杂草的地上部分鲜质量,计算鲜质量防效。棉花收获时,统计小区产量,计算增产率。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检测各处理的差异显著性(α=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除草效果

药后20 d的杂草株防效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三氟啶磺隆单剂及各混用处理对莎草科香附子有特效,防效均是100%;三氟啶磺隆各混用处理对阔叶杂草的防效均全部或部分显著高于嘧草硫醚、三氟啶磺隆单剂的防效,其中对马齿苋、鳢肠、铁苋菜防效最高分别为85.2%、96.2%、79.3%;三氟啶磺隆各混用处理对禾本科杂草均有较高的防效,对马唐、牛筋草的防效分别为84.6%~100%、83.3%~100%,与精喹禾灵单剂对它们的防效84.6%、88.9%间差异不显著,而与嘧草硫醚、三氟啶磺隆单剂防效间差异显著,后二者的防效均不高于30.8%;从总草防效可以看出,三氟啶磺隆各混用处理与对照单剂处理间的防效存在显著差异,且对总草防效随各混用剂量的增加有明显变化,其中三氟啶磺隆与精喹禾灵(1 ∶3)混用剂量100 g/hm2、三氟啶磺隆与精喹禾灵、嘧草硫醚(1 ∶3 ∶2)混用剂量 120 g/hm2的防效最高,分别为89.0%、90.2%。

药后40 d的杂草株防效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部分处理的杂草株防效较药后20 d时略有下降,其中三氟啶磺隆各处理对香附子特效且持效期长,防效为94.4%~100%;三氟啶磺隆各混用处理对马齿苋、铁苋菜的防效全部或部分显著高于嘧草硫醚单剂的防效17.5%、14.3%;对鳢肠的防效显著高于嘧草硫醚单剂防效7.4%,但与三氟啶磺隆单剂防效(74.1%)间差异不显著;三氟啶磺隆各混用处理对马唐、牛筋草防效均较高,与精喹禾灵单剂差异不显著,防效范围分别为75.0%~100%、82.4%~100%;从总草防效看,三氟啶磺隆与精喹禾灵(1 ∶3)混用剂量100 g/hm2、三氟啶磺隆与精喹禾灵、嘧草硫醚(1 ∶3 ∶2)混用剂量120 g/hm2的防效最高,分别为85.5%、87.3%。

药后40 d杂草鲜质量防效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三氟啶磺隆各处理对香附子的鲜质量防效均超过97.5%,且不同处理之间无差异;三氟啶磺隆各混用处理对马齿苋、鳢肠、铁苋菜的鲜质量防效均高于嘧草硫醚防效的36.5%、57.2%、51.2%;对马唐、牛筋草防效较稳定,防效范围分别为79.6%~100%、93.2%~100%,与精喹禾灵单剂间的差异不显著,后者防效分别为85.1%、94.4%;从总草防效可以看出,三氟啶磺隆各混用与各单剂对照防效有显著差异,其中三氟啶磺隆与精喹禾灵(1 ∶3)混用剂量80、100 g/hm2、三氟啶磺隆与精喹禾灵(1 ∶4)混用剂量100 g/hm2、三氟啶磺隆与精喹禾灵、嘧草硫醚(1 ∶3 ∶2)混用剂量105、120 g/hm2的鲜质量防效均大于87.5%,有效控制了杂草长势。

表1 三氟啶磺隆混用施后20 d对棉花田主要杂草的株防效

注:同列数据后标有不同小写字母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表同。

表2 三氟啶磺隆混用施后40 d对棉花田主要杂草的株防效

2.2 对棉花安全性和产量影响

施药后5、10、15、20、40 d观察发现,各处理小区棉花生长状态与对照区基本一致,未发现明显的药害症状,表明各处理使用剂量对鲁棉研28号棉花生长均安全。对棉花小区产量的测定表明,三氟啶磺隆各混用处理的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处理,增产率14.6%~ 29.6%。在三氟啶磺隆与精喹禾灵(1 ∶3、1 ∶4)混用剂量100 g/hm2,三氟啶磺隆与精喹禾灵、嘧草硫醚(1 ∶3 ∶2)混用剂量105、120 g/hm2条件下,棉花产量超过人工除草产量;各混用处理对棉花产量影响有差异,与对照单剂处理相比产量大部分都显著增高,在对照单剂处理中嘧草硫醚增产最小,三氟啶磺隆和精喹禾灵较对照小区产量增加却显著低于人工除草产量(表4)。

表3 三氟啶磺隆混用施后40 d对棉花田主要杂草的鲜质量防效

表4 三氟啶磺隆混用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发现,三氟啶磺隆各混用处理不仅对莎草科杂草香附子有特效,而且对棉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牛筋草、马唐和阔叶杂草鳢肠具有较高的防效,对马齿苋、铁苋菜株防效略低,但防效随浓度增加差异显著。在本试验用量下,三氟啶磺隆各混用不仅扩大了杀草谱,且对鲁棉研28号棉花安全,经产量分析,各处理均较空白对照有明显增产作用,其中三氟啶磺隆与精喹禾灵(1 ∶3、1 ∶4)混用剂量 100 g/hm2,三氟啶磺隆与精喹禾灵、嘧草硫醚(1 ∶3 ∶2)混用剂量105、120 g/hm2高于人工除草产量,表明三氟啶磺隆与精喹禾灵、嘧草硫醚混用能有效控制棉田杂草,从而保障棉花增产增收。

在香附子大量发生棉区推荐使用条件为:三氟啶磺隆与精喹(1 ∶3)混合使用剂量为80~100 g/hm2,三氟啶磺隆与精喹禾灵、嘧草硫醚(1 ∶3 ∶2)混用剂量为105~120 g/hm2,在棉花4~5叶期,杂草3~5叶期,均匀茎叶喷雾,能有效控制棉田苗期杂草的危害。本研究中的三氟啶磺隆混用试验仅针对鲁棉研28号棉花,对其他棉花品种的安全性评价需进一步明确。

[1]杨红旗,崔卫国. 我国棉花产业形势分析与发展策略[J]. 作物杂志,2010(5):13-17.

[2]马小艳,马 艳,彭 军,等. 我国棉田杂草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棉花学报,2010,22(4):372-380.

[3]连玉朱,王金信,李浙江,等. 几种棉田除草剂大田防除效果及其对棉花的安全性测定[J]. 农药,2006,45(4):270-271,277.

[4]马小艳,马 艳,彭 军,等. 8种茎叶处理除草剂对棉田杂草的防除效果[J]. 农药,2011,50(1):70-72.

[5]佚 名. 三氟啶磺隆钠盐[J].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8,29(5):58.

[6]马 艳,彭 军,马小艳,等. 75%三氟啶磺隆钠盐WG对棉田杂草的防除效果[J]. 中国棉花,2010,37(1):20-21.

[7] Grichar W J,Minton B W. Using trifloxysulfuron with glyphosate for cotton weed control[J]. Weed Technology,2007,21(2): 431-436.

Field Efficacy of Mixtures of Trifloxysulfuron with Quizalofop-p-ethyl and Pyrithiobac-sodium and Their Selectivity to Cotton

DIAO Jin-xian1, ZHANG Gui-hua2, WANG Zhao-zhen1, WANG Jin-xin1

(1.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an 271018,China;2.Hez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in Shangdong Province,Heze 274000,China)

To determine the efficacy and selectivity of the mixture of trifloxysulfuron with quizalofop-p-ethyl and pyrithiobac-sodium in cotton,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at the Hez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2013. Trifloxysulfuron in mixture with the other herbicides effectively controlledCyperusrotundusand also provided good control ofDigitariasanguinalis,EleusineindicaandEcliptaprostrate,but was less effective againstAcalyphaaustralis,Portulacaoleracea. The mixtures of trifloxysulfuron plus quizalofop-p-ethyl (1 ∶3) at 100 g/hm2,and of trifloxysulfuron plus quizalofop-p-ethyl plus pyrithiobac-sodium (1 ∶3 ∶2) at 105~120 g/hm2were selective to cotton and effectively controlled its weeds;all mixed treatments with trifloxysulfuron increased yield by 15%~30%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treatment used in the village.

trifloxysulfuron;quizalofop-p-ethyl;pyrithiobac-sodium;cotton;control effect

2014-02-13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编号:SDAIT-07-011-08)。

刁金贤(1988—),男,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杂草防治。E-mail:diaojx1988@163.com。

王金信,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农药毒理与应用研究。Tel:(0538)8241114;E-mail:wangjx@sdau.edu.cn。

S451

A

1003-935X(2014)02-0048-04

刁金贤,张桂花,王兆振,等. 三氟啶磺隆与精喹禾灵、嘧草硫醚混合药剂的田间防效及对棉花的安全性[J]. 杂草科学,2014,32(2):48-51.

猜你喜欢

单剂硫醚磺隆
联合用药防治扶桑绵粉蚧田间药效评价
感官气相色谱对水中不同化合物嗅味特征的同步测定
吉林克雷伯氏菌2N3对噻吩磺隆的降解特性及其土壤修复作用
不同剂型布地奈德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75%醚苯磺隆水分散粒剂的制备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检测高山根韭菜挥发性风味物质
为什么海风有腥味?
10%苄嘧磺隆·异丙草胺可湿性粉剂对水稻抛秧田杂草的防除作用
我国冬小麦区菵草种群对甲基二磺隆的抗性水平
对称C4二硫醚—丙酮—水三元体系在308.15 K下的液液平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