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碧兰麻与利多卡因在拔牙术中麻醉效果的自身对照研究

2014-07-18高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8期
关键词:麻醉剂利多卡因局部

高云

碧兰麻与利多卡因在拔牙术中麻醉效果的自身对照研究

高云

目的比较两种口腔局部注射麻醉剂在局部麻醉拔牙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双侧牙位和牙萌出状况一致需要拔出的第三恒磨牙64例, 两侧分别应用碧兰麻和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 患者自身和医生分别对术中麻醉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患者自身评价碧兰麻侧的VAS值为(1.14±0.31)cm,利多卡因侧为(4.4±0.84)c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生评价优秀和良好所占的比例, 碧兰麻侧分别为32%和58%, 利多卡因侧分别为25%和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碧兰麻和利多卡因在局部麻醉拔牙术中应用的效果有显著差异。碧兰麻优于利多卡因, 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拔牙术;浸润麻醉;阻滞麻醉;自身对照研究

近代口腔医学的发展与口腔麻醉注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碧兰麻是由法国赛特力-碧兰公司研制生产的新型麻醉剂, 近年引进我国, 具有高效、低毒、无过敏等特点, 其优越的麻醉性能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推崇, 作者将碧兰麻,利多卡因两种麻醉剂应用于上下颌第三恒磨牙的局部麻醉,通过自身对照, 以期比较二者的麻醉效能。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6月~2014年2月在本院口腔科门诊就诊需要拔牙的患者, 纳入标准:①无全身系统性疾病;②同一患者需要拔出的第三恒磨牙位和牙萌出状况基本左右一致;③征得患者同意, 同期拔除双侧牙。

1.2局部麻醉剂 碧兰麻, 为复方盐酸阿替卡因注射液(Compound, articane hgdrochloride injection)的商品名, 法国赛特力-碧兰(Satelec Pierre Rolland)公司产品, 卡局芯包装,每支1.7 ml, 含4%阿替卡因和1/100.000肾上腺素;盐酸利多卡因(Lidocain Hgdrochloride Injection)为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产品, 每支5 ml含2%盐酸利多卡因(0.1 g)。

1.3方法 每位患者用抛硬币法决定左侧使用碧兰麻或利多卡因, 则右侧使用另一种麻醉剂, 患者常规消毒后, 碧兰麻采用与其配套的专用卡局芯及注射器, 在拔出牙根尖部黏膜转折处为进针点, 颊侧注射0.8~1.0 ml, 腭(舌)侧0.5 ml,利多卡因采用5 ml一次性注射器注射2%利多卡因, 上颌行上颌结节阻滞麻醉, 剂量1.5~2 ml, 腭后神经阻滞麻醉剂量0.5 ml。下颌行下齿槽神经, 舌神经, 颊神经阻滞麻醉, 剂量2~3 ml,先行左侧麻醉, 后行右侧麻醉, 拔出时亦先拔左侧, 所有操作均由作者一人完成。

1.4观察指标 ①患者自身对术中效果的评价:采用视觉模拟比例尺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价, 即在长度为10 cm并于每1cm处有标记的直线上, 0代表完全无痛, 10代表剧痛, 见图1。② 医生对术中麻醉效果的评价, 参考牙科畏惧症标准, 分为4个等级, 优秀:拔牙术中患者述完全无不适感。良好:患者述有轻微酸, 紧感。一般:拔牙术中患者有明显的酸, 紧感或轻微疼痛。差:患者述疼痛难忍,无法实施拔牙术。③记录可能的麻醉相关并发症。

图1 患者术中效果评价图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一般情况 共有6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 男28例, 女36例, 年龄20~59岁, 平均年龄(34.5±5.1)岁, 其中拔除上颌第三磨牙各41颗, 下颌第三磨牙各23颗。

2.2患者自身及医师对麻醉效果的评价 碧兰麻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利多卡因, 其主观疼痛指标相差4.2 cm(VAS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医生客观评价, 优秀和良好所占的比例:碧兰麻侧分别为32%和58%, 利多卡因侧分别为16%和3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果见表1。

表1 64例患者自身及医师对术中麻醉效果的评价

表1 64例患者自身及医师对术中麻醉效果的评价

注:与利多卡因比较,aP<0.01

项目主观评价客观评价(VAS)法P优秀良好一般差P碧兰麻 1.13±0.31a<0.01 21(32)a37(58)a3(5)3(5)<0.01利多卡因4.43±0.8410(16)24(38)20(31)10(15)

2.3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碧兰麻侧有1例注射后出现头晕,心悸, 四肢无力, 持续3 min后消失, 并顺利拔除患牙。利多卡因侧出现并发症3例, 1例翼颌凹血肿, 1例翼下颌间隙感染, 1例舌尖疼痛, 均无过敏反应。

3 讨论

碧兰麻是一种新型酰胺类口腔专用局麻药, 近年引进我国, 其药物成分为4%阿替卡因加1/100, 000肾上腺素, 具有毒性低、浸润力强、药效高、麻醉时间适宜、无过敏等特性,临床应用时其用量较利多卡因少许多, 仅采用黏膜局部浸润麻醉, 即可达到镇痛要求, 深受口腔科医生的推崇[1,2]。

本组研究采用患者自身对照方法, 选取左右对称且萌出状况一致需要拔出的第三恒磨牙, 这样更能客观得反映两种麻药的麻醉效果, 就VAS值结果看, 碧兰麻侧和利多卡因侧分别为(1.14±0.31)cm和(4.43±0.84)cm, 相差4.20 cm, 碧兰麻侧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利多卡因侧, 3例碧兰麻侧医生评价麻醉为“差”者均为下颌磨牙, 其可能和下颌骨骨质致密,浸润效果不好有关[3]。其中2例改用利多卡因阻滞麻醉后顺利拔出, 1例经上述方法后仍剧痛而放弃拔除。5例利多卡因侧医生评价“差”者。其中4例加注碧兰麻浸润麻醉后,顺利拔除, 有资料表明, 对麻醉效果差者追加另一种麻药能提高麻醉效果[4]。

64例拔牙患者中, 碧兰麻侧1例出现头晕、心悸、四肢无力, 3 min后消失, 其后另一侧注射利多卡因未出现不良反应, 利多卡因侧并发症3例, 血肿、感染、舌尖疼痛各1例,碧兰麻侧并发症明显少于利多卡因侧, 其与碧兰麻使用的专用注射器为抗高压卡局芯型有关, 可避免药液与空气接触,减少被污染的可能, 同时采用的是局部浸润, 不像阻滞麻醉需要穿过深层组织而带来感染、血肿、神经损伤的可能。与注射器配套使用的无菌一次性针头, 直径仅0.3~0.5 mm, 明显小于传统的注射器针头, 减少黏膜注射疼痛, 临床上患者普遍反映注射时无疼痛感觉。

总之, 碧兰麻作为一种新型的麻醉剂, 具有毒性低、起效快、持续时间适宜等特点, 在临床上仅黏膜局部浸润即可达到镇痛效果。既简化了操作又避免阻滞麻醉引起的相关并发症, 患者还可以享受无痛治疗, 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张凤琴.碧兰麻在后牙急性牙髓治疗中的应用及麻醉效果观察.北京医学, 2012, 34(5):416-417.

[2] 丰培勋, 刘瑶, 王炎, 等.碧兰麻用于口腔科种植的麻醉效果观察.中国美容医学, 2013, 22(23):2315-2316.

[3] 兰俊, 金磊, 苏塞.碧兰麻用于牙髓治疗的麻醉分析.医学研究报告, 2014.27(1):67-69.

[4] 马海林, 吕红, 王智强.碧兰麻与利多卡因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镇痛效果比较, 山东医药, 2009, 49(31):100-101.

2014-06-23]

铜仁市科技计划政校企合作项目[项目编号:铜市科研(2012)62号-16]

554300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口腔科

猜你喜欢

麻醉剂利多卡因局部
利多卡因通过miR-146b-5p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分子机制研究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麻醉剂的使用
基于模糊理论的利多卡因凝胶在老年患者导尿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阴差阳错的麻醉剂
Scientists Make Plants“Fall Asleep”
超精密车削出现局部振纹的诊断及消除
丁学军作品
局部遮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