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化内科150例感染的临床研究

2014-07-18石国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8期
关键词:感染者内科消化

石国梁

消化内科150例感染的临床研究

石国梁

目的对消化内科患者院内感染状况、感染因素和特点及对策进行研究。方法整理分析发生院内感染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患者为易感人群, 且随着年龄增长, 医院感染发生率提升;易感因素包括消化道肿瘤、肝硬化、消化道出血、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等。易感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坚持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落到实处, 保护易感人群,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准确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和控制消化内科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对策。

消化内科;医院感染;处理对策

目前, 院内感染发生率已成为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 尤其是消化内科, 其涉及感染因素较多, 控制起来较为复杂。为此, 本研究通过对2011年1月~2014年1月, 本院消化内科发生的院内感染患者150例的医院感染因素及特点的分析, 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对策,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1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消化内科发生院内感染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 男97例, 女53例, 年龄18~88岁, 平均年龄67.4岁。

1.2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患者原有疾病、患者的感染部位、患者住院时间、患者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及应用情况等进行调查, 分析院内感染情况及因素。

1.3诊断标准 以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诊断标准。

2 结果

2.1医院感染情况 150例消化内科患者感染率为3.3%。感染者中, 男97例, 占64.7%, 女53例, 占35.3%。并根据所选患者的的年龄, 将其分成<60岁组35例、60~70岁组51例、及>70岁组64例, 可见, 老年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且随年龄增长, 其感染发生率提升。

2.2原发疾病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在150例院内感染者中,有35例消化道肿瘤, 27例肝硬化, 23例消化道出血, 15例胃或十二指肠溃疡, 12例慢性胃炎, 10例胰腺炎, 8例慢性结肠炎, 其他20例。详见表1。

表1 150例消化内科院内感染原发疾病情况表(n, %)

2.3感染部位及住院时间 150例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 共计104例, 占69.3%, 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44例。另有26例胃肠道感染, 11例泌尿道感染, 6例腹腔感染, 其他感染者3例。住院时间<1个月的51例, 在1~2个月之间的60例, >2个月的39例。

2.5病原菌 150例院内感染者中, 共分出6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比重最大, 有50株, 占78.13%, 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杆菌、产气杆菌及鲍氏不动杆菌;真菌14株, 占21.88%, 如白色念珠菌等。

3 讨论

医院感染对疾病的治疗、预后、转归均产生重要影响,消化内科的感染因素较多, 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1]。在本次研究中, 对2011年1月~2014年1月本院150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医院感染因素及特点的分析显示, 感染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且随着年龄的增长, 医院感染发生率呈逐步上升趋势。由此可知, 消化内科的院内感染患者大都集中于年龄偏大、住院时间较长的患者人群, 其主要原因源于老年患者身体功能逐渐衰退、抵抗力偏低, 同时大都伴有多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此外, 患者住院时间越长, 医院的感染发生率则越高。这或许是在医院内交叉感染导致的。

院内感染, 多发生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中, 比如消化道肿瘤、肝硬化、慢性胰腺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等[2]。以恶性肿瘤患者为例, 患者的肿瘤组织浸润及各种放化疗方法会致使患者机体免疫力降低, 进而提高了感染几率, 就肝硬化患者而言, 因为其肝网状内皮系统功能降低, 如此便给了细菌感染可乘之机[3]。而消化内科中的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胰腺炎或慢性胃炎、及慢性结肠炎等患者, 因为这些病症均可损伤患者的机体免疫力, 降低患者抗病毒能力, 因此也极容易产生院内感染。

院内感染的感染部位, 主要发于呼吸道, 这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一致[4]。如食物反流以及口鼻咽腔的分泌物均可成为肺部感染的诱因。另外, 多次、反复地侵入性操作亦会对患者的呼吸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如此“内忧外患”之下,患者免疫功能下降, 抵抗力降低, 呼吸道感染的几率也自然提升了。从病原菌上看, 通常真菌感染集中于老年患者, 作者认为这可能是与老年患者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 以及长期服用抗菌药物有关。值得注意的是, 在临床上, 真菌感染的患者往往病情发展较快、较重, 因此急救治疗难度很大, 死亡率也很高, 对此, 在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用药情况和效果, 针对性地为患者制定用药方案, 选择其最适宜的抗生素药物, 以降低或避免真菌感染[5]。

综上所述, 消化内科医院感染严重影响临床疗效, 预防医院感染工作十分重要。具体控制对策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提高病房管理质量, 切实落实消毒隔离规章制度。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种情况进行人为的病房隔离, 与此同时, 应尽量减少病房内的人员流动, 对患者家属的探视和陪护时间严格控制, 必要时可取消陪护。确保病房环境整洁, 及时消毒。②认真监测病房的环境卫生情况及消毒灭菌效果。③采用讲座等多种培训工作, 以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度。④对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 应密切关注并及时给予治疗。⑤根据患者用药史及临床用药效果拟定用药方案, 为患者选用适合的抗生素。⑥患者的营养对患者免疫力提升, 及治疗效果十分重要, 因此应及时补给。

[1] 张坤勇.消化内科患者感染的临床研究.中国医学创新, 2013, 23(10):132-133.

[2] 李国军, 洪捷敏, 邹何慧, 等 .肝硬化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4):685-686.

[3] 雷宇, 潘文, 李胜, 等 .肿瘤专科医院化疗科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 .广西医学, 2011, 33(9):1197-1198.

[4] 张宁.消化内科150例感染的临床研究.中国医药导刊, 2013, 15(8):1349-1352.

[5] 李树霞, 李秀芬, 陈凤萍, 等.恶性肿瘤营养不良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中国医药导刊, 2011, 13(3):504-505.

2014-06-04]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地区医院消化内科

猜你喜欢

感染者内科消化
内转科型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艾滋病感染者就医和就业歧视状况调查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警惕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消化不良
趴在桌上午睡不会影响消化吗?
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粪石性肠梗阻98例
艾滋病感染者管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