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的固定方法治疗Colles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2014-07-18杨广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6期
关键词:腕关节石膏手法

杨广杰

不同的固定方法治疗Colles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杨广杰

目的 分析和研究不同的固定方法治疗Colles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9月Colles骨折患者124例, 将其分为两组, 对照组62例与观察组62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石膏外固定治疗, 观察组患者给予低温热塑板的外固定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 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腕关节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低温热塑板的外固定治疗方法应用于Colles骨折治疗中, 效果比较明显, 其具有操作简便、可塑性强、重量轻、不易断裂、可以重复使用等优点, 能够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机率, 对患者的生活与工作影响较小, 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固定方法;Colles骨折;石膏;低温热塑板

Colles骨折是骨科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 属伸直型的桡骨远端的骨折, 老年患者占多数, 其与老年人反应降低、骨质疏松等有关, 患者临床表现为:枪刺样、银叉样畸形体征[1]。目前治疗方法为:石膏、夹板、低温热塑板外固定,手法复位等。如果固定不当, 会导致患者出现腕关节活动受限、关节疼痛、关节僵硬等后遗症[2], 为降低后遗症发生机率, 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本文选取2010年9月~2012年9月Colles骨折患者124例, 将其分为两组, 对照组62例与观察组62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石膏外固定治疗, 观察组患者给予低温热塑板的外固定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 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观察组患者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9月Colles骨折患者124例, 将其分为两组, 对照组62例与观察组62例。6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9例, 女23例;年龄在19~67岁,平均年龄为(41.6±11.2)岁;治疗时间在伤后的40 min~2 d,平均为(3.2±0.7)h。骨折的部位分为:右侧32例;左侧30例。骨折的类型分为:横断性骨折41例;粉碎性骨折12例;其他9例。62例观察组患者中:男43例, 女19例;年龄在23~72岁, 平均年龄为(42.5±11.6)岁;治疗时间在伤后的30 min~2 d, 平均为(3.1±0.9)h。骨折的部位分为:右侧29例;左侧33例。骨折的类型分为:横断性骨折37例;粉碎性骨折14例;其他11例。排除标准:患者为开放性的骨折;患者为代谢性骨病、病理性骨折、不完全性骨折;患者伴有神经与血管的损伤;患者有较严重的内科疾病;不接受本方法治疗的患者。两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实验, 并同院方签订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部位、骨折类型、治疗时间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关数据与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石膏外固定治疗:患者取仰卧位, 局麻下行手法牵引复位, 助手将患肢放置于屈腕尺偏位,术者将石膏纱布浸于水中1 min后, 挤干水份抺平, 置于患肢的腕关节背侧, 使用绷带对其缠绕, 要注意松紧适宜, 在石膏硬化以后, 将其悬吊在胸前, 行X线检查, 了解患肢的复位情况, 每周复查一次, 了解患肢的血供情况。早期给予患者康复指导, 活动掌指关节、指间关节, 逐渐增加活动强度与时间。五周后拆除石膏。

观察组患者给予低温热塑板的外固定治疗:患者取仰卧位, 局麻下行手法牵引复位, 将低温热塑板裁剪成适合形状,让其一端至掌指关节处, 另一端至前臂的中段位置, 然后将其放置恒温的水浴箱中, 温度设置在65℃, 待完全软化、透明后, 附于腕关节处, 低温热塑板恢复至原质地后, 将其悬吊在胸前。复查与训练方法同对照组相同, 五周后拆除低温热塑板。

1.3评价指标 骨折疗效判定标准[3]:治愈:临床症状消失, 功能恢复正常, 骨折对位佳, 形成连续性的骨痂;好转:临床症状缓解, 骨折对位效果欠佳, 局部有轻度的疼痛感和畸形;未愈:骨折部位叩击痛、压痛, 关节活动有障碍症状,骨折没有愈合或者是畸形愈合。

根据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者的腕关节活动功能给予评分[4]。1~2分为优;3~8分为良;9~12分为一般;21分以上为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与资料的分析, 将均数±标准差作为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 进行t检验, 以P<0.05作为标准来判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 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3.5%, 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0.6%,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 将其腕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5.2%, 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77.4%,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 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 两组相比, 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

表2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评分对比(n, %)

表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

3 讨论

Colles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 多发于老年人群, 致伤原因为车祸或跌伤。对严重经关节面粉碎性的骨折, 在给予其复位与外固定时均较困难, 常遗留后遗症, 是引发后期关节疼痛的较主要因素[5]。Colles骨折属桡骨远端的过伸型骨折, 因其致伤的原因较复杂, 破坏了腕部掌背与尺桡两侧应力关系, 腕屈肌力量致使骨折的远端趋向复位, 但腕伸肌力量却使骨折的远端趋向背侧的移位, 由于伸肌力量大于屈肌力量, 从而骨折的远端向桡侧、背部移位, 并与掌侧成角,对合并有尺骨茎突的撕脱性或尺骨小头脱位性骨折, 避免复位后再度的移位, 所以治疗中就应尽量限制腕伸肌力量, 发挥腕屈肌力量[6]。作者采取手法复位后使用低温热塑板外固定的方法, 效果较显著, 这是由于低温热塑板的透气性较强,其网眼达到50%, 使患者在治疗中避免了石膏纱布因不透气而引发的皮肤瘙痒、红肿等不良反应, 另外低温热塑板的韧性极强, 高于石膏纱布的数倍, 在对骨折部位固定时, 不会发生断裂现象, 加之重量较轻, 利于患肢的恢复训练[7]。对Colles骨折患者早期的功能训练非常重要, 所以在治疗中应加强健康知识宣教, 让患者清楚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能因惧怕疼痛或害怕骨折再度移位而不进行功能康复训练, 训练方法与强度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循序渐进, 不可操之过急。从本次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腕关节的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 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这一结果说明了将低温热塑板的外固定治疗方法应用于Colles骨折治疗中, 效果比较明显,其具有操作简便、可塑性强、重量轻、不易断裂、可以重复使用等优点, 能够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机率, 对患者的生活与工作影响较小, 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1] 曹雨,任树军,邢月.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粉碎性Colles骨折.光明中医, 2010,8(09):1203-1204.

[2] 刘金波.老年Colles骨折48例门诊治疗分析.吉林医学, 2010, 17(30):217-218.

[3] 李守贤,杨艳红.手法复位加石膏托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临床分析.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21(07):159-160.

[4] 王晓迪,亓志强,史传道.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120例.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14(01):22.

[5] 孙明伟,赵斌.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23例.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3(01):17-18.

[6] 孙正杰,吴思荣,黄坚,等.手法复位治疗Colles骨折的诊治分析.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7(12):37.

[7] 王猛,何向阳,郭仪林,等.石膏托和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疗效比较.医学综述, 2012,19(04):124-125.

475001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猜你喜欢

腕关节石膏手法
湖北拟立法推动磷石膏污染防治
层递手法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检查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腕关节早期病变检出率的影响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石膏之魂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石膏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