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拉米夫定耐药乙肝肝硬化疗效分析

2014-07-18胡春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7期
关键词:阿德福拉米夫定卡韦

胡春霞

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拉米夫定耐药乙肝肝硬化疗效分析

胡春霞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肝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乙肝肝硬化患者86例分为代偿期40例和失代偿期46例, 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第24周及第28周ALT恢复正常及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BIL和ALB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周和48周时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可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 降低病毒耐药的发生, 值得推广应用。

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乙型肝炎;肝硬化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安全的传染性疾病,目前核苷类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 但长期用药可致乙型肝炎病毒(HBV)发生多聚酶基因的变异而产生耐药现象, 研究显示[1], 拉米夫定用药1~4年HBV耐药率分别为14%、38%和49%。为有效抑制病毒复制, 改善肝功能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 作者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肝肝炎肝硬化患者,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4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 所有病例均符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学分会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51例, 女35例, 年龄20~57岁, 将患者分为代偿期40例和失代偿期46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给予利尿、抗感染及胃肠保护等常规治疗, 同时加用阿德福韦酯10 mg/d, 1次/d, 恩替卡韦0.5 mg/d, 1次/d, 48周/疗程。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周及48周时血液样本, 分离血清, 分别检测血清ALT、HBV-DNA、TBIL和ALB水平。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治疗后各观察指标比较 两组在治疗后第24周及第28周ALT恢复正常及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BIL和ALB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代偿期患者与失代偿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Child-pugh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24周及48周时Child-pugh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周和48周时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注:两组比较, P<0.05;组内比较, P<0.05

组别例数时间ALB(g/L)TBIL(μmol/L)HBVDNA转阴ALT恢复正常代偿期4024周36.15±4.0850.14±11.2624(60.00)25(62.50) 48周37.38±4.1646.81±12.3331(77.50)32(80.00)失代偿期4624周31.52±4.7362.17±14.4614(30.43)19(41.30) 48周30.76±3.9463.52±13.9421(45.65)25(54.3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Child-pugh评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Child-pugh评分比较, 分)

注:两组患者治疗24周及48周时Child-pugh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两组治疗24周和48周时Child-pugh评分比较, P<0.05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24周治疗48周代偿期407.06±1.136.24±1.145.15±1.04失代偿期469.24±1.569.03±1.478.72±1.55

2.3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血常规及尿常规等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未出现异常变化。

3 讨论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我国HBV携带者约占人口总数的10%。HBV的不断复制及其对肝脏细胞的免疫攻击常造成患者肝细胞炎性破坏及纤维化增生, 并最终演变为肝硬化, 患者如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肝细胞癌, 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安全。目前,抑制HBV的复制是有效治疗乙型肝炎的关键, 核苷类药物因其可迅速有效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DNA的复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患者的治疗, 但研究显示[2], 核苷类药物临床长期应用过程中存在耐药及应答不佳等诸多问题。近年来, 作者对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耐药的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联合用药治疗, 为提高此类患者的疗效提供诊疗依据。

阿德福韦酯是一种单磷酸腺苷非环状核苷酸类似物, 为一类新型抗HBV药物, 其在机体内可迅速降解生成阿德福韦, 阿德福韦可作用于HBV多聚酶的多个靶位点, 其抗病毒的靶位点与拉米夫定不同, 因此, 可作为对拉米夫定耐药及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变异的患者治疗药物[3]。杨璞叶等[4]研究结果显示,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用药可有效减少HBV的突破及生化检测指标的反弹。恩替卡韦是鸟嘌呤核苷酸类似物, 在细胞内磷酸化作用形成二磷酸和三磷酸恩替卡韦, 具有抑制HBV-DNA多聚酶的启动、DNA正链合成及前基因组RNA逆转录酶的合成作用[5]。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代偿期在治疗后第24周、28周时HBV-DNA转阴率和ALT恢复正常率均明显高于失代偿期(P<0.05);两组TBIL和ALB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代偿期患者与失代偿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24周及48周时Child-pugh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所改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代偿期患者早期应用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联合治疗在ALT及HBV-DNA转阴率等指标方面优于失代偿期患者。因此,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及时和规范的治疗, 可减少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转化为肝硬化及肝癌等恶性疾病风险, 提高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联合治疗可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 降低病毒耐药的发生, 值得推广应用。

[1]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没耐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版).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1, 19(1):13-24.

[2] 周祖模, 陈林, 金志刚, 等.拉米夫定应答不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加用阿德福韦酯与换用恩替卡韦疗效比较.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2, 5(6):328-331.

[3] 徐庆杰, 田慧, 和振坤.恩替卡韦或拉米夫定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拉米夫定耐药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8周疗效分析.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1, 29(11):685-686.

[4] 杨璞叶, 刘山红, 冯彪.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患者疗效观察.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8, 29(2):155-157.

[5] 程伟妮, 徐国, 程丽新, 等.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耐药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国际消化病杂志, 2012, 32(4):251-252.

2014-05-21]

466000 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感染科

猜你喜欢

阿德福拉米夫定卡韦
多替拉韦联合拉米夫定简化方案治疗初治HIV感染者真实世界研究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拉米夫定耐药 应换啥药
愈肝龙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阿德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研究
回顾性分析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
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