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三严三实”的先行实践者
——记嘉定区镇两级人大代表苏兴华

2014-07-18李英

上海人大月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兴华嘉定区三严三实

文/李英

做“三严三实”的先行实践者
——记嘉定区镇两级人大代表苏兴华

文/李英

苏兴华现任嘉定区第五届人大代表、江桥镇第三届人大代表、江桥镇太平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多年来,苏兴华始终怀着对家乡、对村民的深爱之情,带领全村干部群众,以党建引领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强村富民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深得村民的信任和拥护,太平村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成为“中国幸福村”、“全国农村民主管理先进村”、“全国文明村”,走出了一条农村基层群众工作的特色之路,为新时期推进上海郊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作出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严以修身,真实谋事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苏兴华同志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政议政,始终把群众反映的问题作为自己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的重要工作内容,他一直把联系选民、走访群众作为履行职责的重要前提,把选区人民的呼声和要求作为第一要务。通过登门入户、设立民情联系箱、开设书记电子信箱等方式,与选民保持亲密接触,及时了解选民的急、难、愁问题,及时为村民排忧解难。在人代会上,他代表选民提出议案、意见达30多件,内容涉及道路建设、环境污染、公共交通、房地产证、动拆迁等等,这些意见建议切合实际,举措鲜明,在区、镇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基本得到解决。如:《建议实行“托管制”和“积分制”的管理模式管理好、服务好、引导外来人员》、《加强园区企业监管力度》、《关于加强基层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建议》等都一一得到了落实,得到选民的一致认可。

苏兴华是一个积极进取,敢立潮头的人,他创造了上海乃至全国的多个第一:1980年,改革开放刚起步。刚担任生产队长的苏兴华就向党支部书记提出,把土地按照人头分给每个家庭去承包。当时,《解放日报》充分肯定了这一做法,并由此吹响了上海市农村改革的进军号。村党总支制定出《太平村村民自治章程》,这个自治章程,被称为太平村的“宪法”,全国实属罕见!2005年6月,上海市第一个新村民党支部——太平村新村民党支部成立,这是党的基层组织对流动人口服务、凝聚、引领的一次重要实践,在我国城镇化道路上具有范本意义。

严以用权,扎实创业

在村级经济建设方面,苏兴华敢想敢做,努力解决了老百姓“钱袋子”问题。他提出了建立太平村工业园区的超前想法,并怀着强烈改变家乡面貌的雄心壮志,以忘我的干劲投入到发展经济的工作中去。在苏兴华的带领下,几年以后,太平村就甩掉了“穷村”的帽子,老百姓生活质量大幅提升。至2013年,太平村年可支配财力达到了1200万元,村民年劳均收入达到32000元,并还清了所有债务,太平村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他把党支部建到了村民小组,成为全市第一个开展村组党建的农村,开创了党建的新模式。他在全市第一个建立起了村务监督委员会,让普通村民来监督村干部在党务、村务、理财和精神文明方面的工作,在自己头上多套一个“紧箍咒”。苏兴华还独创了“五个让”的群众工作理念、“五步法”的民主管理制度,以及《议案》征询制、村民会议表决制、干部履职评议制等等管理新办法,使太平村形成了和谐、民主的政治氛围,而贯穿始终的,就是苏兴华的改革创新精神。

严以律己,老实做人

在企业改制期间,许多私营业主“诚心诚意”邀请苏兴华等村干部入股,“可以100%享受分红”。但他严词拒绝了,不仅如此,他还严格要求村干部,说了四个字:不许涉足。他说:谁要入股,谁就辞职。在太平村注册的企业有100多家,在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他坚持不参加宴请。

苏兴华同志勤勉务实、民主共商的工作作风,敢于担当、善解难题的进取精神,清正廉洁、从严律己的政治操守得到中央、市、区领导,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一致认可,在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市、区掀起了学习苏兴华同志模范事迹的高潮。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麟在苏兴华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指出,苏兴华同志长期坚守在基层工作一线,秉承“让村民作主、为村民造福”的理念,走出了一条农村基层群众工作的特色之路。

猜你喜欢

兴华嘉定区三严三实
毛焰艺术风格中的自我表达
兴华市林湖乡:村企联建共走振兴路
争章推优入团 上海团队衔接新模式——上海市嘉定区疁城实验学校争章推优入团工作的探索
让“大拇指”为少先队点赞——上海市嘉定区疁城实验学校赏识教育理念下的少先队活动
摄影作品欣赏
嘉定区人大代表、常委会领导、机关干部 摄影书画作品选登
马兴华摄影作品欣赏
简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严”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