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生语文职业应用能力培养探究

2014-07-17郑琼星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中职职业语文

郑琼星

为进一步明确中职生语文职业应用能力培养的目标和方式,通过对未来的人才需求、中职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分析,进而论证开展语文职业应用能力实践活动和个性化教学评价体系对中职学生语文职业应用能力培养的积极意义。

“服务型”复合人才语文职业应用能力个性化教学评价体系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大纲(修订)》中明确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地位,强调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职业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中职语文课程应当以培养中职生语文职业应用能力为目标,以生活、社会经验和相关职业工作为基础,有意识地把语文应用能力的考察项目训练与日常教学相融合,加强语文职业技能的实践训练,促使学生由语文基础应用向职业应用转化。同时,应构建以学生语文应用能力考核为导向,职业语文应用能力提升为目标的“个性化”教学评价体系,推动职业语文应用能力教学。

一、“服务型”复合人才——当今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新要求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也是人类交流、交往必不可少的工具。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促进了人类文化、经济的空前繁荣,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信息、网络视频、搜索引擎和Office办公软件实现与外界的大量信息交流、共享与存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转型也将持续深化,经济体制的更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提升,支柱产业的替换,都不可避免的发生着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国经济将由外需驱动转向内需驱动,特别是向消费驱动转变,据商务部统计,目前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480多家在中国投资设立了企业,有越来越多的全球企业把研发设计的部门放在靠近消费需求的中国。

未来,只有“中国需求”+“中国制造”才可能成为中国新的综合比较优势,因此,光具有一些基础性的语言技能技巧,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从业者提出的新要求,只有能够满足中国消费需求的“服务型”复合人才才能够在中国新的高速增长中获得发展的空间。

“服务型”复合人才应该是在学有所专的人才,同时有很强烈的服务意识,以一种积极、主动、务实的态度,面对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形成一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用学习为特征、全方位地主动服务经济社会的自我增值意向。

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招聘选拔任用人才时,不仅希望他们有专业知识,而且希望他们能够拥有展示自我管理、团队工作、人际沟通和网络应用等多种能力,能够满足雇主和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

要成为“服务型”复合人才,就要有终身学习的重要工具,那就是语文职业应用能力。

区别与基础语文能力,语文职业应用能力主要是指学生能运用网络、查字典等工具检索能力,规范有效的记录、整理、书写能力,概括能力、信息筛选、归纳整理能力和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此外,也不能忽略语文课程本身的人文美育功能,应该把发展“职业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把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人格完善有机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有见解、有情感、有追求、有生命律动的高素质的“服务型”复合人才。

二、中职生职业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应坚持的原则和精神

在教学内容上应坚持量上以实用、够用为度,质上以逻辑思维训练为主。

在调整课程资源上,要联系专业实际,注重学科的交叉性应用。比如,在设计“复述”教学内容,可以让国贸、金融专业的学生主播财经新闻或者讲述财经小故事,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工作,关注行业发展,累积相关知识,培养国际化视野和意识,进而培养中职生积极主动的市场需求服务意识和多元化职业能力增值意识。

在培养学生职业意识与素养上,要以乐观的态度传递正能量,塑造健康职业人格。如在应用文“调查报告”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应届毕业生求职调查,让一年级新生了解他们所读专业将来的就业方向和市场需求,以及所需考取的技能证书,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增强专业学习的责任感、紧迫感。同时,可以将文本中的人文性自然延伸至职业素质,读《士兵突击》和《一碗清汤荞麦面》,通过主人公的坚韧勇敢、不抛弃、不放弃,以及责任与诚信,敬业与乐业,自强与自信等可贵品质,不仅让学生感动,也让学生真切地感到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对于自身发展尤为重要。

三、中职生职业语文应用能力培养探究

(一)创新教学方式,强化语文实践活动地位,突出职业语文应用能力训练

中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因此,中职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其实践性的特点。教学方式上要突破以往“满堂灌”式的传统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仿真式场景训练(如竞聘、应聘、谈判、说服)、项目教学等实践性教学活动,以小组互动式教学方式,运用项目合作/独立操作法、虚拟教学环境法、模型模具法、实际演练法、游戏法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进行培训,提高学生母语感受灵敏度,规范学生语言表达,训练口语表达的形象性、情感性。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增强学生的灵活应变力、心理承受力以及协作协调力等社会适应能力。

(二)丰富教学内容,加大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力度,精练实践性项目。

1.强化职业听说读写基本功训练。如在实践项目中设计“听写速记”“口语交际”“实用写作”“资料搜索与使用”等模块,培训重点放在学生“职场实用技能”上。如在听力上重点训练学生接受、获取外界信息时概括、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在口语交际上重点培养学生表达上的流畅、规范、得体;在阅读上重点训练学生快速查找、筛选重点信息,正确理解并整合归纳,并能演绎推理出自己的结论的能力;在实用书面表达上训练学生恰当使用词语,表达连贯、完整,写文章要主题明确,结构完整。

2.突出专业训练。衡量学生就业和发展水平,职业技能掌握程度是重要标杆。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训中应将考察项目与学科专业相融合,侧重不同专业的语文应用能力训练。如在应用写作专业模块中,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如要求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要学会写通知、通报、请示、函、会议纪要等主要行政文书;国贸、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会写产品说明书、广告词、解说词等;外贸会计专业学生学会写企业财务文书,实现语文与相关专业人文素养的培养。

3.精练实训性项目。要提高应用能力教学的实效性,教师了解所教专业的职业环境、学生就业岗位要求等要件,并以此为向导,精心设计若干个语文实训项目。如根据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组织学生深入企业、深入社区,开展专题调研、模拟招聘、活动策划、营销设计等活动,让学生多方位地参与语文学习实践。通过组织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项目化职业语文能力训练,给学生提供一个“准上岗”的实践培训和就业前的综合演练大舞台,奠定坚实的就业基础。

(三)建构“个性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推动职业语文应用能力教学

1.优化教学评价方式,加大职业应用能力的评价比重。首先,教师要把考核目标细分,除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外,还综合考察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应用能力。其次,变单一的笔试为综合性评价。把语文课内外实训活动纳入学习成绩评价,考察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比如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参加社团撰写活动策划、参与广播、主持节目,入选广交会服务人员、参加征文、演讲比赛、编写墙报等作为加分理由,既培养学生兴趣,又锻炼了能力。

2.模拟职业场景教学,引入职业应用能力竞赛评价机制。结合学校和专业设置的特点,通过定期组织仿真度高的专项性“语文模拟场景应用能力竞赛”,为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的职场气氛,既能很好地提高学生语文职业应用技能,又能帮助学生适应职场环境积累实践经验,从而对应用能力教学起到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

3.建立学生个人语文职业应用能力测试档案,对学生测试情况进行跟踪。建立覆盖每一位学生的语文教学测试档案,从职业听说读写和专项训练等方面收集学生每次测试情况,一方面学生可通过对照了解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及时查漏补缺。另一方面教师能根据测试情况进行教学调整,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分层次的专业技能辅导,促进学生语文职业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

四、结语

中职语文教学必须立足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坚持“就业导向”,以应用能力教学为“纲”,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相关职业工作中挖掘课程资源、设计教学项目,并按照既定教学目标,对已明确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统整和综合,使学生在活动中习得与应用,实现能力和素养的提高,最终形成能够为就业求职,协作交流甚至是进修提升的职业语文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从业者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苏宏.现代职业教育中的语文听说能力培养尝试.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

[2]薛喜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扈中平,李方,张俊洪.现代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

[4]潘庆玉.《让语文教学焕发生命活力与创新精神——语文课程标准》解读[J].山东教育科研,2002,(2).

[5]曹明海.语文教育智慧论[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

[6]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大纲.2009.

[7]郭珊珊.试论高职语文教学现状与改革的思路[J].语文学刊,2009,(8).

猜你喜欢

中职职业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