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究”教学法在思想品德中的应用与思考
2014-07-17陈晓映
陈晓映
摘 要:“问题探究”教学法具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提高教师角色转换能力和教学教研能力的优点。为适应新课程改革,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对问题探究的能力。教师可从课堂教学环境和方法技巧两方面入手,逐步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问题探究教学法;应用;成效;反思
一、“问题探究”教学法的应用
以问题解决为中心,通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相对独立的各种探究活动,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1.营造氛围,鼓励质疑
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使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没有时间或者没有机会或者不敢提出心中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端正思想认识,转换教师角色,从灌输转向引导,从重分数转向重问题,努力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还原、彰显个性,表露悟性,激励学生敢于质疑权威,使学生对问题的探究与相应的教育教学环境达到完美的统一。
2.创设情境,引疑激思
这里的“情境”,是指问题情境。我认为教学应该以“问题”为中心来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巧妙地设疑、布疑、质疑、释疑和解疑,以促使学生对问题的不间断的探究。
(1)课前预习,发现疑难。上课之前,先收学生的问题预习本,然后根据学生在预习本上所提出的问题制定新的教法。
(2)学生上台,促使提问。让学生上讲台,扮演教师角色来上课。诚然,学生要当好“老师”,就必须认真研读教材,力求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并思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而其他学生也就无顾虑,轻松自如地踊跃发言,都想把这位“老师”难住,看“老师”如何应对。这样,学生的那种紧张、胆怯心理完全消除了,思路也就开阔了,提的问题也就多了。
(3)议论争辩,质疑解答。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要求学生相互间提出问题,共同解决。如,在教“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一课时,有学生提出:“我们要发展经济就必然在某种程度上离不开消费,也就是消费可以促进生产,这是不是与艰苦奋斗相矛盾?”学生有的说矛盾,有的说不矛盾,你一言,我一语,群策群力。这样,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气氛活跃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进行讨论质疑问难的积极性。
3.讲究方法,学会提问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都知道有许多学生觉得无问题可问,主要是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必须“授之以渔”,教会其提问的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发现问题的能力。
(1)从比较中去寻找答案。例如,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异同,根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的异同等等。
(2)对所教内容的框题、标题进行设问。教师可从多角度展开设问,并坚持不懈,以成习惯。
(3)从怀疑中提出问题。教师应教导学生突破陈规旧俗,敢于质疑前人的经验,大胆地提出异议。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
(4)运用一定的思维方式来发现和解决问题。有时发现疑问还须运用一定的思维方式,如,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
二、“问题探究”教学法的成效
1.学生会问会学
“问题探究教学法”把学习建立在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基础上,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渐成为会问会学的人。
2.教师角色转换能力提高
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又是研讨的参与者、知识的获得者、能力的发展者。教师与学生转换角色,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迸发思维的火花。
3.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问题探究教学法中,学生会从跨学科、多角度去质疑、怀疑,这就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师更新了观念,在实践探究中学习,总结自己的经验。
三、“问题探究”教学法的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与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教学模式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后,尤其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地探索。
1.做一个“反思型”“研究型”教师
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应当具备跨学科多元知识结构,只有当教师的教育与研究交融在一起,教师的教学与反思有机结合,教师的研究成果转化为行为时,教师的教学才具有教育哲学的意义,教师的行为也才有更富理性的内涵。
2.加强集体备课、研讨,增长教师智慧
教师善于学习,善于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是一条走向成功的捷径。能在实践探究中学习,就能在实践探究中提高。
3.要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机制
目前,评价仍然是制约着新课程实验健康稳步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以升学考试成绩的好坏衡量教学水平高低的观念一时难以更新,无形中限制了教师的实验步伐。
参考文献:
[1]丁志根.初中思想品德“问题探究”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7(01).
[2]王晓鸿.小议初中思想品德“问题探究”教学法[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05).
(作者单位 重庆市璧山县教育委员会)
·编辑 董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