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山地不同坡向的地理差异
2014-07-17杨兆红
杨兆红
摘 要:山地坡向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坡向差异,对发展农、林、牧业生产、公路选线、居民点分布等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山地;坡向;地理差异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研究山地不同坡面朝向的地理差异,对发展农、林、牧业生产、公路选线、居民点分布等有一定的意义。
一、迎风坡与背风坡的降水差异
在山地的迎风面,水汽随空气的运动而受阻,便沿坡面被抬升到高空,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温不断下降,空气中水汽含量达到饱和,凝结成小水滴,便成云致雨;背风面水汽随空气翻越山岭后,受重力作用顺山坡下沉,气温逐渐升高,云开雾散,不易形成降水。这样,在同一山地的两侧形成了降水量的差异。受降水量的影响,在干旱地区,迎风坡降水较多,林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林、牧业生产。如,天山北坡、祁连山东南端;在湿润地区,迎风坡与背风坡降水量虽然相差明显,但都能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迎风坡因盛行上升气流,阴雨天较多,光照不足,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较为频繁;背风坡因为属于下沉气流,晴天较多,光照充足,如,台湾山脉东西两侧。
二、向阳坡与背阴坡的光照、温度差异
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温带地区,东西走向的山地南侧为向阳坡,北侧为背阴坡。阳坡与阴坡均受坡面坡度的影响,阳坡的正午太阳光线与坡面的夹角比同纬度平地的夹角更大,单位面积获得的光照更多,背阴坡则反之。向阳坡太阳辐射强,气温、土温都较高,有利于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积累养分,提高作物品质,更适宜发展种植业生产。
背阴坡光照较弱,光合作用积累的养分明显不及阳坡,影响谷类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向阳坡气温高于背阴坡,冬季积雪时间短于背阴坡。
向阳坡气温较高,有助于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发育,土层一般厚于背阴坡,也比较肥沃。受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的影响,岩石的风化物自上而下迁移,在坡脚或山腰形成比较缓斜的坡面,故向阳坡一般比背阴坡平缓些,既有利于耕作,发展种植业生产,也便于居住,所以,阳坡居民点和居民人口一般都多于背阴坡。在向阳坡,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也逐渐形成了坐北朝南、门窗均朝南开的住房风格,这样既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光照采光,也阻挡了冬季寒冷季风的入侵,便于防寒保暖,还便于夏季凉爽的偏南风,从门窗深入室内,使人居住舒适。
背阴坡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冬季积雪时间较长,在阴阳两坡降水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阴坡比阳坡明显显得湿润。又因为阴坡一般比较陡峭,土层浅薄,不利于垦荒,所以自然植被优于阳坡,适宜发展林牧业生产。如果阴坡与阳坡坡度相当,则阴坡更有利于涵养水源。
公路选线首选阳坡,有利于联系更多的居民点,加大客货运量,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缩短冬季积雪和结冰造成路面打滑、低等级公路雨天路面泥泞的时间,同时阳坡一般坡度较缓,也可减少滑坡、泥石流造成的损失。
三、早阳坡与晚阳坡光合作用的差异
早阳坡是坡向朝东的坡面,早晨的阳光首先照到,晚阳坡是坡向朝西的坡面,较晚获得日照,但却能够照到傍晚日落。早阳坡日照时间早,早晨空气中CO2和水汽浓度较高,光合作用效率高,合成的有机物质多,使得禾谷科作物籽粒饱满,品质优良;而晚阳坡日照较晚,空气中CO2的含量由于前半天光合作用的消耗而下降,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效率,使粮食作物的成熟程度不及早阳坡,影响粮食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陇南山区地处中纬度地区,这种差异尤为明显。
四、凸坡与凹坡的坡度差异
凸坡上部坡度较小,比较平缓,下部坡度较大,比较陡峭,从山顶到山脚不能相互对望,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表现为上部等高线较稀疏,下部较密集;而凹坡上部坡度较大,比较陡峭,而下部坡度较小,比较平缓,山顶与山脚可互相对视,等高线上密下疏。海拔较高的山地,凸坡上部由于坡度较缓,适宜培育用材林、进行放牧等生产;凹坡坡脚处较为平缓,适宜耕作或栽植经济林果,如,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作者单位 甘肃省陇南市康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