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性
2014-07-17曾荣
曾荣
摘 要:以《故乡的桂花雨》一文的教学为例,谈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性,以使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得到真正的渗透和发扬。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性;人文精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语文的工具性得到了普遍的重视,但人文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主要表现在重知识传授、轻情感熏陶,重课堂讲授、轻课外活动,重书本学习、轻社会实践。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人为地强化语文的政治因素,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课,或者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否定语文学科内在的人文性,要么用烦琐的分析肢解课文生动感人的整体形象,要么用无休止的做题取代学生读写的语文实践,要么用所谓的标准答案限制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扼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忽视了人最根本的思想和情感,忽视了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们的教学必将导致社会的人文缺失──疯狂追求物质享受,“官本位”思想大行其道,对情感的无比冷漠,等等。中学时代是学生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格发展的黄金季节,教育的重心不应落在对社会的认识上,而应落在人的内心发展上。在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同时,审视人的自信、爱、尊重等高层次需要,无疑是语文教育的迫切任务,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加强人文熏陶,在潜移默化和情感体验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所以,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
人文性就是语言文化性、情感性。语言文学是上层建筑的产品,是社会的载体,又具有主观揭示人的内心表情达意的工具作用,人文性就是这两种复杂内容的综合。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另外,语文人文精神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决然不能脱离言语能力实践,我们要正确处理内容与言语形式的关系,自觉把言语实践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突出其渗透性。例如,通过辨析词句,挖掘深层含义;通过朗读吟诵,品味丰富内涵;通过读写,强化效果,等等。这样就能够深刻地挖掘出课文自身的文学意蕴。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还要追求整体效应,把教师自身以及整个语文教学过程都当作教育影响的因素。这里就以台湾当代女作家琦君的《故乡的桂花雨》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性。
一、注重情感体验,渲染气氛
充分利用教学的情感因素,让自己首先经历与作者感情共鸣的过程,“情化”自己,然后带情入课堂,以情动情、激发学生的心理感情,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同时注意创设情境,渲染气氛,让学生在强烈的感情共鸣中受到教育。《故乡的桂花雨》是一篇托物抒情的抒情散文,并且是一篇富有诗意和哲理的抒情散文,课文运用倒叙手法,写人叙事,回忆了童年时与母亲一起摇桂花的情景,抒发了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他领悟这种情感,教师首先选择了“读”的方式,以酣畅淋漓的“读”,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之美。具体的操作程序是:首先运用了默读,然后是分组分段朗读,并且要求学生注意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最后又运用鉴赏性朗读“摇花乐”一部分,并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是关键性的语句重读。这种朗读,让学生的感情与作者的情感得到共鸣,我们常运用这种方法,使得课堂气氛显得非常活跃。我们不注重结果,只强化过程、优化环境、美化语言,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和自我意识,让整个课堂、整个班级始终充满人情味和人性味,形成一种“精神灵动的思想河流”的人文风气,从而让人文性的熏染力给学生以灵性的影响。
二、注重自主实践,积累素材
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自由、愉悦、和谐的实践氛围,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在教学《故乡的桂花雨》一文时,教师让学生亲自到校园里去观察桂花树,观察它树干、树枝的形状、颜色,感受它的香味,让学生亲自去体会“摇花乐”,以加深他们对桂花树的了解。然后教师问:“同学们,你们的家乡有桂花树吗?你们家乡的桂花树是不是也香气袭人呢?”然后由同学们回答。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和热爱生活的情趣,也从中感受作者的那一份“乡愁”。还让学生思考质疑:桂花树外表那么朴素,可香气袭人,用途极大,树都能够为人类做贡献,那我们人为什么不多为人类做贡献呢?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后让学生从课文中寻找重要的句子并把它写在笔记本上。大多数学生找的都是最后一句,而有少数学生找的是“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这一句,他们认为,这一句“我”对桂花的“魂牵梦萦”,不就是对故乡和亲人的“魂牵梦萦”吗?教师对他们的看法表示赞同,当然更觉得少数学生的看法更为具体。一篇文章,主题的多义性是存在的,主要看你从哪一方面去把握,只要言之成理,符合课文的大概意思即可。这样做就能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人文氛围,能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尊重和期待中去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主题”,尊重学生,尤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不仅要允许学生自由表达,而且还要鼓励学生尽情表现,如此才能谈得上解放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朱熹曾说:“读书做人,不是两件事,将所读之书,句句体贴到自己身上,便是做人之法,如此方叫得能读书。”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把学习语文的过程当作体验现代“人文精神”的过程;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以现代“人文精神”去指导自己的行为,做到知行并举。
三、注重感悟文章,获取美学价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一些文学作品来说,“悟”的获得并不是依靠理性分析、抽象思辨、逻辑推理,而是通过一种诗性方式,从审美的感性活动出发,并以审美的感性形式体现出来的。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努力在审美体验中,直觉把握对象,整体领悟对象。当然,讲求感悟,并不是要完全否认教师的“点化”,特别是对一些含蓄委婉、意蕴深刻的文章更是如此。比如,《故乡的桂花雨》这篇文章就运用了托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哲理意味很浓,学生在体悟“雨”的含义时往往有困难。这时我们就应把课文内容理解清楚,让学生去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只从本义上理解是不行的,还要从作者别出心裁地以“雨”来展现桂花落英缤纷的美丽景象来理解。其寓意是丰富的,既再现了落花如雨的情景,又烘托了人和丰年的生活,还从一场甘霖滋润了作者永生难忘的童年和从温纯的心绪出发,对父母的感恩思念之情等方面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来理解,不要求有统一标准的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就行,让学生从美学的角度上去理解文章所具有的哲理意蕴,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启发和情感熏陶,乃至让学生终身受益。
四、注重思考研究,发挥想象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该成为学生思考的王国。”一个真正的文化人,不应是知识的容器,而是善于思考的人,讲人文底蕴和文化底蕴就应该培养学生思辨的能力习惯。但是学生如果缺乏基本的理论修养,又谈何思辨呢?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还应注重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运用哲学的理论观点去分析问题,交给他们思想的武器,同时还要留心抓住契机,将矛盾引进课堂,激活学生思辨的火花,引发学生自主思考。所以在课文结束时,我又把茅盾的《白杨礼赞》和冰心的《小橘灯》两课朗读给学生听,让学生比较这些文章的异同,让他们说出哪一篇是他们最喜欢的,谈谈自己的理由,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各抒己见。结果有的学生还另外举了一些课文进行了比较,如《春》《马说》等。这样就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了延伸,“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为他们不仅从中准确地把握了知识,还增强了独立思考的自信与习惯,他们获取的不仅仅是一堂课所给予的知识内容,而且获得了有益一生的文化武器,先进的民主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语文教育的宗旨在于,既要培养学生个体的兴趣和欣赏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理解他人和理解自己,这才是一个高素质的人所应有的文化修养和人格魅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还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为此,教师应善于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人格精神得以充分表现。如此,人文精神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得到真正的渗透和发扬。
(作者单位 重庆市酉阳县桃花源镇小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