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会城市区县经济发展研究

2014-07-16李伟

经济师 2014年5期

李伟

摘 要:省会城市中区县经济的发展是城市整体发展的基础,而各个区县发展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文章以济南市11个区县作为样本,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提取出第三产业发展因子、农业发展因子和综合经济实力因子3个主要因子,并结合各个区县在每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低程度对其经济状况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和第三产业发展因子处于主导地位,同时农业发展因子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关键词:区县经济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5-030-03

一、引言

区县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关系到区域内与区际经济的协调发展状况,是城市整体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省会城市的整体发展依托于各个区县的发展状况,找准区县自身发展优势,协调各个区县进行优势互补性发展,对促进省会城市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济南市是山东省的省会城市,现有6个市辖区,分别为:市中区、历下区、天桥区、槐荫区、历城区、长清区;有3个县,分别为:平阴县、济阳县、商河县;1个县级市章丘市和1个开发区高新区,共11个区县。在2012年全市共完成生产总值4406.3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237.9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1829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2339.4亿元,增长10.3%。各个区县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同,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也存在差异,本文旨在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研究方法找准各个区县的定位,整合生产要素,培育和发展本区县的特色经济。

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各个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需要建立适当的指标体系。济南市各个区县的经济发展情况受很多因素影响,除了经济本身的因素外还有政治、社会、资源、环境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虽然许多因素影响区县经济的发展,选择尽可能多的指标也很好,但是,这样做一方面会使数据收集的工作量大大增加,而且有些指标的数据很难找到;另一方面,较多的指标可能会掩盖重要因子的作用。因此,经过查阅相关文献,本文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对各个区县经济均有影响的9个指标进行分析。同时,这些指标也可以从济南的统计局获得。本文分别从区县总体经济发展的规模、区县产业结构、工业生产规模、农业生产规模、消费品销售和居民收入等方面考虑并建立了指标体系。

具体设立了9个变量为:

X1: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X2:一产增加值(亿元)

X3:二产增加值(亿元) X4:三产增加值(亿元)

X5:工业投入(亿元) X6:农业投入(亿元)

X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X8:城镇人均现金收入(元) X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元)

三、济南市区县经济发展情况因子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以济南市11个区县为样本,根据济南统计信息网2012年的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借助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全市11个区县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经过分析各个区县的发展状况,能够深入了解各个区县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的特点,为济南市各区县今后的科学发展提供更好的参考数据。

(二)数据分析过程

首先,将原始数据标准化,消除数量级和量纲差异的影响,建立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R。然后,对数据进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和KMO检验,如表1所示,以确定该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由表1可以得出:KMO的值为0.728>0.7,表明对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又因为,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小于0.05,所以拒绝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的零假设,该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综合以上两项检验的结果,表明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在提取公共因子时应用的是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总方差解释表,如表2所示,表中列出了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与方差累计贡献率。由表2可以看出前3个因子提取了原始数据的96.153%的数据信息,说明这3个公共因子包括了9个原始变量的总信息量的绝大多数,因此用这3个因子来评价济南市各区县的经济发展情况是完全可行的。

公共因子与原始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由因子载荷值来体现,如表3所示。由于初始因子载荷矩阵结构不够简明,各因子间差别不是十分明显,为此采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变换,使各个变量在某个因子上产生较高载荷,而在其他因子上载荷较小,经过5次迭代后收敛,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由表3中所列的对应于各变量的3个公共因子的载荷值,同时结合因子模型知识,可以得到提取3个公共因子的因子模型:

ZX1=0.507F1+0.105F2+0.822F3+ε1

ZX2=-0.126F1+0.979F2+0.029F3+ε2

……

ZX9=-0.057F1+0.971F2-0.199F3+ε9

第一个因子在三产增加值(X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7)、城镇人均现金收入(X8)上有高载荷,而以上变量反映了区县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故称为第三产业发展因子。

第二个因子在一产增加值(X2)、农业投入(X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X9)上有高载荷,而这3个变量反映了区县农业发展的情况,故称为农业发展因子。

第三个因子在生产总值(X1)、二产增加值(X3)、工业投入(X5)上有高载荷,这些变量反映了区县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故称为综合经济实力因子。

根据因子载荷矩阵,计算济南市11个区县样本因子得分矩阵,如表4所示。由因子得分矩阵可以看出11个区县在不同因子上的优劣,但为了对各个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个综合的评价,需要计算综合得分。在确定综合得分时,将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计算的权数,即FAC1_1*0.32998+FAC2_1*0.32722 +FAC3_1*0.30433。endprint

(三)结果讨论

由因子得分矩阵可以得出,在因子1上得分较高的有历下区、天桥区、市中区,分别达到1.70826、1.04809和0.97815,表示这几个区的第三产业发展的较好。其主要原因有:第一,这几个区处于济南市的商业中心地带,积聚了第三产业发展的资金,资金投入量较大;第二,这几个区的地理位置均处于济南市的老城区,第三产业起步较早,积攒了大量产业发展经验。而得分较低的有高新区、长清区、槐荫区、平阴县,分别为:-0.73896、-079475、-1.06475和-1.3292,表示这些区县的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主要原因有:第一,这些区县处于济南市城区中心的边缘地带,产业发展资金相对投入较少;第二,第三产业在这些区县起步较晚,缺乏相应的产业发展经验。

在因子2上得分较高的有章丘市、历城区,分别为1.89497和1.3129,表示这两个区县的农业发展实力较强。主要是因为章丘市、历城区以农业发展为先导,农业发展结构合理,不断增加农业投入,努力实现农业机械现代化。得分较低的有市中区、槐荫区和历下区,分别为:-0.60949、-0.93754和-1.0019,表示这些区的农业发展缓慢。主要是因为,这些区的农业用地很少,其中市中区和历下区在农业的资金投入为0,几乎不需要规划农业发展。

在因子3上得分较高的有历城区、历下区、章丘市、高新区,分别为1.14866、1.14584、0.99846和0.84019,表示这些区县的综合经济实力较强。主要因为这些区县在工业的资金投入较大,注意科学调整各个产业的结构,经济总量不断增长。而得分较低的有济阳县、天桥区和商河县,分别为-0.90754、-1.23396、-1.76752,表明这几个区县的综合经济实力较为落后。主要原因是这几个区县的在在工业发展上相对落后。例如,商河县,主要以农业发展为主,建设粮食生产、棉花生产、蔬菜生产、畜牧生产等基地,虽然农业生产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在生产总值上相对于其他区县来说还是较为落后的。

表4中最后一列是对各个区县计算的综合得分,能够较好地反映各个区县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从该列的数据可以看出,综合得分最高的是历下区,得分为0.79,随后是市中区、历城区、章丘市和高新区,得分依次为0.71、0.69、0.68和0.65,表示这些区县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较好。其中历下区和市中区位于老城区,经济发展起步较早,最先得到政府的支持,用于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量大。而历城区、章丘市和高新区是在济南市统筹兼顾的整体政策下的重点扶持区县,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逐渐增加,结合当地特点,全方位打造本区县的特色经济。

四、基于因子分析的聚类分析

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应用聚类分析把济南市11个区县进行聚类划分,并针对每种类型的区县提出不同的发展建议。

根据树形图(图1)可以将济南市11个区县划分成4种类型。分别是:第一类:历下区;第二类:历城区、章丘市;第三类:市中区、高新区、天桥区;第四类:长清区、平阴县、槐荫区、济阳县、商河县。

第一类,历下区。该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很强,而且在第三产业上发展迅速。历下区位于济南市老城区内,处于商业中心位置,拥有众多知名商业街,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经济建设资金投入充足。历下区要紧紧围绕建设繁荣文明首善之区的目标,加快科学发展,狠抓工作落实,经济需要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第二类,历城区、章丘市。这两个区县是济南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产业配套能力强,工业基础雄厚,是济南市的主要工业基地。章丘市现已形成了交通装备、机械制造、精细化工、食品饮料四大产业,支柱产业推动城区发展。历城区是山东智力最密集的科技城,辖区内驻有山东大学、山东省农科院、山东省科学院等众多的知名院校和科研单位,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依托和基础。这两个区县仍要不断发展自己的优势,打造有特色的区县经济发展模式。

第三类,市中区、高新区、天桥区。这三个区县的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平,但经济增速较快。要不断加强自己区县的特色发展战略,积极推行“全方位开放”战略,扩大招商引资,继续同各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合作关系。

第四类,长清区、平阴县、槐荫区、济阳县、商河县。这些区县的经济总体相对落后。区县内主要以农业发展为主,要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扩大招商引资。推进重点项目的发展,进行有效投资,同时注意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探索财税型等类型的区县经济发展新路子,及时调整和完善了财政体制、交通体系、工业经济、外经外贸、重点项目建设等政策措施,切实搞好闲置资源的优化整合,着力构筑大框架、建设大载体,使区县经济逐渐步入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五、结论及建议

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济南市11个区县的经济发展进行了定量分析,最终提取了3个主要因子来反映影响区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而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和分析区县经济发展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得到的因子得分矩阵作为聚类分析的基础,再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其分为不同的发展类型,结合因子分析得到的各个类型的特点,所得结论客观、可信。

对于历下区这样综合实力强的区县,要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同时带动周边其他区县协调发展。对于历城区、章丘市这类以工业产业、科技产业为依托的区县,要着重发挥资源优势,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精深加工水平,加大产品科技含量,提高整体经济水平。对于市中区、高新区、天桥区这类区县要准确找准定位,找出适合本区县的发展道路。而长清区、平阴县、槐荫区、济阳县、商河县这类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区县,在发展各自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同时逐步调整产业结构。总之,发展省会城市区县经济,需要各个区县客观地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进行诊断和分析,科学定位,培育和发展特色经济。

参考文献:

[1] 李金林,赵中秋,马宝龙.管理统计学(第2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 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第3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3] 杨斯玲,刘应宗.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的乡镇经济发展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4] 常浩,逯纪美.多元统计分析在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0(4)

[5] 王庆丰,党耀国,王丽敏.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的县城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省18个县市为例[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3)

[6] 余典范.总部经济区位选择及影响因素: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11(6)

[7] 陈宝,李湛.中国政府效率改进的影响因素与中国政府改革——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1(6)

[8] 张鹏伟.河南省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实证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1)

[9] 郑雨尧,娄钰华.浙江绍兴块状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4)

[10] 刘立平,蔡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证研究[J].对外经贸,2013(1)

[11] 欧阳忠明,赵毅.城镇居民消费与区域经济发展实证研究——以江西为例[J].经济问题,2011(12)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山东青岛 266100)

(责编:贾伟)endprint

(三)结果讨论

由因子得分矩阵可以得出,在因子1上得分较高的有历下区、天桥区、市中区,分别达到1.70826、1.04809和0.97815,表示这几个区的第三产业发展的较好。其主要原因有:第一,这几个区处于济南市的商业中心地带,积聚了第三产业发展的资金,资金投入量较大;第二,这几个区的地理位置均处于济南市的老城区,第三产业起步较早,积攒了大量产业发展经验。而得分较低的有高新区、长清区、槐荫区、平阴县,分别为:-0.73896、-079475、-1.06475和-1.3292,表示这些区县的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主要原因有:第一,这些区县处于济南市城区中心的边缘地带,产业发展资金相对投入较少;第二,第三产业在这些区县起步较晚,缺乏相应的产业发展经验。

在因子2上得分较高的有章丘市、历城区,分别为1.89497和1.3129,表示这两个区县的农业发展实力较强。主要是因为章丘市、历城区以农业发展为先导,农业发展结构合理,不断增加农业投入,努力实现农业机械现代化。得分较低的有市中区、槐荫区和历下区,分别为:-0.60949、-0.93754和-1.0019,表示这些区的农业发展缓慢。主要是因为,这些区的农业用地很少,其中市中区和历下区在农业的资金投入为0,几乎不需要规划农业发展。

在因子3上得分较高的有历城区、历下区、章丘市、高新区,分别为1.14866、1.14584、0.99846和0.84019,表示这些区县的综合经济实力较强。主要因为这些区县在工业的资金投入较大,注意科学调整各个产业的结构,经济总量不断增长。而得分较低的有济阳县、天桥区和商河县,分别为-0.90754、-1.23396、-1.76752,表明这几个区县的综合经济实力较为落后。主要原因是这几个区县的在在工业发展上相对落后。例如,商河县,主要以农业发展为主,建设粮食生产、棉花生产、蔬菜生产、畜牧生产等基地,虽然农业生产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在生产总值上相对于其他区县来说还是较为落后的。

表4中最后一列是对各个区县计算的综合得分,能够较好地反映各个区县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从该列的数据可以看出,综合得分最高的是历下区,得分为0.79,随后是市中区、历城区、章丘市和高新区,得分依次为0.71、0.69、0.68和0.65,表示这些区县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较好。其中历下区和市中区位于老城区,经济发展起步较早,最先得到政府的支持,用于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量大。而历城区、章丘市和高新区是在济南市统筹兼顾的整体政策下的重点扶持区县,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逐渐增加,结合当地特点,全方位打造本区县的特色经济。

四、基于因子分析的聚类分析

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应用聚类分析把济南市11个区县进行聚类划分,并针对每种类型的区县提出不同的发展建议。

根据树形图(图1)可以将济南市11个区县划分成4种类型。分别是:第一类:历下区;第二类:历城区、章丘市;第三类:市中区、高新区、天桥区;第四类:长清区、平阴县、槐荫区、济阳县、商河县。

第一类,历下区。该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很强,而且在第三产业上发展迅速。历下区位于济南市老城区内,处于商业中心位置,拥有众多知名商业街,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经济建设资金投入充足。历下区要紧紧围绕建设繁荣文明首善之区的目标,加快科学发展,狠抓工作落实,经济需要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第二类,历城区、章丘市。这两个区县是济南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产业配套能力强,工业基础雄厚,是济南市的主要工业基地。章丘市现已形成了交通装备、机械制造、精细化工、食品饮料四大产业,支柱产业推动城区发展。历城区是山东智力最密集的科技城,辖区内驻有山东大学、山东省农科院、山东省科学院等众多的知名院校和科研单位,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依托和基础。这两个区县仍要不断发展自己的优势,打造有特色的区县经济发展模式。

第三类,市中区、高新区、天桥区。这三个区县的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平,但经济增速较快。要不断加强自己区县的特色发展战略,积极推行“全方位开放”战略,扩大招商引资,继续同各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合作关系。

第四类,长清区、平阴县、槐荫区、济阳县、商河县。这些区县的经济总体相对落后。区县内主要以农业发展为主,要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扩大招商引资。推进重点项目的发展,进行有效投资,同时注意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探索财税型等类型的区县经济发展新路子,及时调整和完善了财政体制、交通体系、工业经济、外经外贸、重点项目建设等政策措施,切实搞好闲置资源的优化整合,着力构筑大框架、建设大载体,使区县经济逐渐步入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五、结论及建议

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济南市11个区县的经济发展进行了定量分析,最终提取了3个主要因子来反映影响区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而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和分析区县经济发展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得到的因子得分矩阵作为聚类分析的基础,再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其分为不同的发展类型,结合因子分析得到的各个类型的特点,所得结论客观、可信。

对于历下区这样综合实力强的区县,要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同时带动周边其他区县协调发展。对于历城区、章丘市这类以工业产业、科技产业为依托的区县,要着重发挥资源优势,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精深加工水平,加大产品科技含量,提高整体经济水平。对于市中区、高新区、天桥区这类区县要准确找准定位,找出适合本区县的发展道路。而长清区、平阴县、槐荫区、济阳县、商河县这类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区县,在发展各自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同时逐步调整产业结构。总之,发展省会城市区县经济,需要各个区县客观地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进行诊断和分析,科学定位,培育和发展特色经济。

参考文献:

[1] 李金林,赵中秋,马宝龙.管理统计学(第2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 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第3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3] 杨斯玲,刘应宗.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的乡镇经济发展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4] 常浩,逯纪美.多元统计分析在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0(4)

[5] 王庆丰,党耀国,王丽敏.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的县城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省18个县市为例[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3)

[6] 余典范.总部经济区位选择及影响因素: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11(6)

[7] 陈宝,李湛.中国政府效率改进的影响因素与中国政府改革——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1(6)

[8] 张鹏伟.河南省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实证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1)

[9] 郑雨尧,娄钰华.浙江绍兴块状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4)

[10] 刘立平,蔡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证研究[J].对外经贸,2013(1)

[11] 欧阳忠明,赵毅.城镇居民消费与区域经济发展实证研究——以江西为例[J].经济问题,2011(12)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山东青岛 266100)

(责编:贾伟)endprint

(三)结果讨论

由因子得分矩阵可以得出,在因子1上得分较高的有历下区、天桥区、市中区,分别达到1.70826、1.04809和0.97815,表示这几个区的第三产业发展的较好。其主要原因有:第一,这几个区处于济南市的商业中心地带,积聚了第三产业发展的资金,资金投入量较大;第二,这几个区的地理位置均处于济南市的老城区,第三产业起步较早,积攒了大量产业发展经验。而得分较低的有高新区、长清区、槐荫区、平阴县,分别为:-0.73896、-079475、-1.06475和-1.3292,表示这些区县的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主要原因有:第一,这些区县处于济南市城区中心的边缘地带,产业发展资金相对投入较少;第二,第三产业在这些区县起步较晚,缺乏相应的产业发展经验。

在因子2上得分较高的有章丘市、历城区,分别为1.89497和1.3129,表示这两个区县的农业发展实力较强。主要是因为章丘市、历城区以农业发展为先导,农业发展结构合理,不断增加农业投入,努力实现农业机械现代化。得分较低的有市中区、槐荫区和历下区,分别为:-0.60949、-0.93754和-1.0019,表示这些区的农业发展缓慢。主要是因为,这些区的农业用地很少,其中市中区和历下区在农业的资金投入为0,几乎不需要规划农业发展。

在因子3上得分较高的有历城区、历下区、章丘市、高新区,分别为1.14866、1.14584、0.99846和0.84019,表示这些区县的综合经济实力较强。主要因为这些区县在工业的资金投入较大,注意科学调整各个产业的结构,经济总量不断增长。而得分较低的有济阳县、天桥区和商河县,分别为-0.90754、-1.23396、-1.76752,表明这几个区县的综合经济实力较为落后。主要原因是这几个区县的在在工业发展上相对落后。例如,商河县,主要以农业发展为主,建设粮食生产、棉花生产、蔬菜生产、畜牧生产等基地,虽然农业生产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在生产总值上相对于其他区县来说还是较为落后的。

表4中最后一列是对各个区县计算的综合得分,能够较好地反映各个区县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从该列的数据可以看出,综合得分最高的是历下区,得分为0.79,随后是市中区、历城区、章丘市和高新区,得分依次为0.71、0.69、0.68和0.65,表示这些区县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较好。其中历下区和市中区位于老城区,经济发展起步较早,最先得到政府的支持,用于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量大。而历城区、章丘市和高新区是在济南市统筹兼顾的整体政策下的重点扶持区县,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逐渐增加,结合当地特点,全方位打造本区县的特色经济。

四、基于因子分析的聚类分析

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应用聚类分析把济南市11个区县进行聚类划分,并针对每种类型的区县提出不同的发展建议。

根据树形图(图1)可以将济南市11个区县划分成4种类型。分别是:第一类:历下区;第二类:历城区、章丘市;第三类:市中区、高新区、天桥区;第四类:长清区、平阴县、槐荫区、济阳县、商河县。

第一类,历下区。该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很强,而且在第三产业上发展迅速。历下区位于济南市老城区内,处于商业中心位置,拥有众多知名商业街,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经济建设资金投入充足。历下区要紧紧围绕建设繁荣文明首善之区的目标,加快科学发展,狠抓工作落实,经济需要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第二类,历城区、章丘市。这两个区县是济南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产业配套能力强,工业基础雄厚,是济南市的主要工业基地。章丘市现已形成了交通装备、机械制造、精细化工、食品饮料四大产业,支柱产业推动城区发展。历城区是山东智力最密集的科技城,辖区内驻有山东大学、山东省农科院、山东省科学院等众多的知名院校和科研单位,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依托和基础。这两个区县仍要不断发展自己的优势,打造有特色的区县经济发展模式。

第三类,市中区、高新区、天桥区。这三个区县的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平,但经济增速较快。要不断加强自己区县的特色发展战略,积极推行“全方位开放”战略,扩大招商引资,继续同各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合作关系。

第四类,长清区、平阴县、槐荫区、济阳县、商河县。这些区县的经济总体相对落后。区县内主要以农业发展为主,要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扩大招商引资。推进重点项目的发展,进行有效投资,同时注意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探索财税型等类型的区县经济发展新路子,及时调整和完善了财政体制、交通体系、工业经济、外经外贸、重点项目建设等政策措施,切实搞好闲置资源的优化整合,着力构筑大框架、建设大载体,使区县经济逐渐步入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五、结论及建议

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济南市11个区县的经济发展进行了定量分析,最终提取了3个主要因子来反映影响区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而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和分析区县经济发展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得到的因子得分矩阵作为聚类分析的基础,再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其分为不同的发展类型,结合因子分析得到的各个类型的特点,所得结论客观、可信。

对于历下区这样综合实力强的区县,要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同时带动周边其他区县协调发展。对于历城区、章丘市这类以工业产业、科技产业为依托的区县,要着重发挥资源优势,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精深加工水平,加大产品科技含量,提高整体经济水平。对于市中区、高新区、天桥区这类区县要准确找准定位,找出适合本区县的发展道路。而长清区、平阴县、槐荫区、济阳县、商河县这类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区县,在发展各自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同时逐步调整产业结构。总之,发展省会城市区县经济,需要各个区县客观地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进行诊断和分析,科学定位,培育和发展特色经济。

参考文献:

[1] 李金林,赵中秋,马宝龙.管理统计学(第2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 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第3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3] 杨斯玲,刘应宗.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的乡镇经济发展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4] 常浩,逯纪美.多元统计分析在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0(4)

[5] 王庆丰,党耀国,王丽敏.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的县城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省18个县市为例[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3)

[6] 余典范.总部经济区位选择及影响因素: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11(6)

[7] 陈宝,李湛.中国政府效率改进的影响因素与中国政府改革——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1(6)

[8] 张鹏伟.河南省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实证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1)

[9] 郑雨尧,娄钰华.浙江绍兴块状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4)

[10] 刘立平,蔡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证研究[J].对外经贸,2013(1)

[11] 欧阳忠明,赵毅.城镇居民消费与区域经济发展实证研究——以江西为例[J].经济问题,2011(12)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山东青岛 266100)

(责编:贾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