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氯虫苯甲酰胺SC防治水稻二化螟药效试验

2014-07-16曹小陆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氟虫氯虫阿维

曹小陆

摘 要:通过对氯虫苯甲酰胺等几种防治二化螟的药剂的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20% 氯虫苯甲酰胺SC依然是防治二化螟为害的首选高端药剂之一,防效高,持效长,对水稻安全。建议在二化螟孵化盛期用药,推荐使用剂量 20%氯虫苯甲酰胺SC150mL/hm2。

关键词:20%氯虫苯甲酰胺SC;防治水稻二化螟;药效;比较试验

中图分类号 S435.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0-79-01

广德县是皖南农业大县,以一季中籼稻为主,病虫害防治次数较少,防治药效档次较高。20%康宽SC在我县大面积推广使用已有5a之久。为验证20%康宽SC与当前市场上常用的其他防治二化螟当家药剂防效差异,是否存在有明显的抗性,以及合理指导二化螟的科学防治,笔者于2013年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广德县邱村镇前路村种粮大户邓平亮的承包田中。试验区水稻种植约33hm2,土壤属沙壤土,肥力中等,pH值6.7。前茬小麦,由于缺水,种植偏迟,6月20日机插。供试水稻品种丰两优香1号,管理与常年一致。

1.2 供试药剂 20%氯虫苯甲酰胺SC(美国杜邦公司生产,市售);20%氟虫双酰胺WG(日本农药株式会社,市售);10%阿维·氟酰胺SC(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40%氟虫·噻虫嗪WG(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市售);1.8%阿维菌素EC(浙江海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市售)。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A、20%氯虫苯甲酰胺SC150mL/hm2;B、20%氟虫双酰胺WG135g/hm2;C、10%阿维·氟酰胺SC450mL/hm2;D、40%氟虫·噻虫嗪WG120g/hm2;E、1.8%阿维菌素EC300mL/hm2;F、空白对照(ck)。每处理3次重复,共18个小区,小区面积33.3m2。

1.4 气象条件 试验当天多云,无风,气温20.8~33.1℃,平均26.7℃,相对湿度72%。试验后3d无雨,整个试验期间雨日8d,降雨量28.0mm。试验期间的气候条件对试验药剂无明显影响。

1.5 调查方法 本试验在9月9日上午9∶00施药,施药时,迟插一季稻乳熟期,田间浅水层,0.5cm,正是3代二化螟孵化盛期。使用HD—400型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用水量450L/hm2。试验要求在3代二化螟为害定型后,即药后20d(9月29日)调查1次。调查时每小区采取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20丛,共100丛,现场计数虫伤株,计算为害株率、防治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药后观察,各处理区水稻生长正常,说明试验药剂在其设计范围内对水稻是安全的。

2.2 防治效果 本试验在二化螟为害定型后(药后20d,即9月29日)调查,此时水稻黄熟期,即将收割。3代二化螟为害较重,对照区百丛平均为害株数963.3株,折算为害株率62.55%。试验调查,发现20%氯虫苯甲酰胺SC150mL/hm2防效仍然非常高,为92.28%,比10%阿维·氟酰胺SC450mL/hm2稍低,比20%氟虫双酰胺WG135g/hm2、40%氟虫·噻虫嗪WG120g/hm2防效要高4%左右,在5%、1%水平条件下,都无明显差异;但是与1.8%阿维菌素EC300mL/hm2相比,要高约20%,差异显著。20%氯虫苯甲酰胺SC在我县已大面积使用5a,为我县控制二化螟的为害立下汗马功劳。在当前市场通用的四大防治二化螟的品牌(康宽、稻腾、垄歌、福戈)中,仍是防治二化螟的首选药剂之一。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C依然是防治二化螟为害的首选高端药剂之一,防效高,持效长,对水稻安全。建议在二化螟孵化盛期用药,推荐使用剂量 20%氯虫苯甲酰胺SC150mL/hm2,兑水450L/hm2均匀喷雾。在卵孵盛期施药1次,可有效控制一个代次的为害。在水稻生长中后期防治二化螟时,应适时加大用水量,田间保持浅水层。 (责编:吴祚云)endprint

摘 要:通过对氯虫苯甲酰胺等几种防治二化螟的药剂的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20% 氯虫苯甲酰胺SC依然是防治二化螟为害的首选高端药剂之一,防效高,持效长,对水稻安全。建议在二化螟孵化盛期用药,推荐使用剂量 20%氯虫苯甲酰胺SC150mL/hm2。

关键词:20%氯虫苯甲酰胺SC;防治水稻二化螟;药效;比较试验

中图分类号 S435.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0-79-01

广德县是皖南农业大县,以一季中籼稻为主,病虫害防治次数较少,防治药效档次较高。20%康宽SC在我县大面积推广使用已有5a之久。为验证20%康宽SC与当前市场上常用的其他防治二化螟当家药剂防效差异,是否存在有明显的抗性,以及合理指导二化螟的科学防治,笔者于2013年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广德县邱村镇前路村种粮大户邓平亮的承包田中。试验区水稻种植约33hm2,土壤属沙壤土,肥力中等,pH值6.7。前茬小麦,由于缺水,种植偏迟,6月20日机插。供试水稻品种丰两优香1号,管理与常年一致。

1.2 供试药剂 20%氯虫苯甲酰胺SC(美国杜邦公司生产,市售);20%氟虫双酰胺WG(日本农药株式会社,市售);10%阿维·氟酰胺SC(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40%氟虫·噻虫嗪WG(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市售);1.8%阿维菌素EC(浙江海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市售)。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A、20%氯虫苯甲酰胺SC150mL/hm2;B、20%氟虫双酰胺WG135g/hm2;C、10%阿维·氟酰胺SC450mL/hm2;D、40%氟虫·噻虫嗪WG120g/hm2;E、1.8%阿维菌素EC300mL/hm2;F、空白对照(ck)。每处理3次重复,共18个小区,小区面积33.3m2。

1.4 气象条件 试验当天多云,无风,气温20.8~33.1℃,平均26.7℃,相对湿度72%。试验后3d无雨,整个试验期间雨日8d,降雨量28.0mm。试验期间的气候条件对试验药剂无明显影响。

1.5 调查方法 本试验在9月9日上午9∶00施药,施药时,迟插一季稻乳熟期,田间浅水层,0.5cm,正是3代二化螟孵化盛期。使用HD—400型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用水量450L/hm2。试验要求在3代二化螟为害定型后,即药后20d(9月29日)调查1次。调查时每小区采取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20丛,共100丛,现场计数虫伤株,计算为害株率、防治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药后观察,各处理区水稻生长正常,说明试验药剂在其设计范围内对水稻是安全的。

2.2 防治效果 本试验在二化螟为害定型后(药后20d,即9月29日)调查,此时水稻黄熟期,即将收割。3代二化螟为害较重,对照区百丛平均为害株数963.3株,折算为害株率62.55%。试验调查,发现20%氯虫苯甲酰胺SC150mL/hm2防效仍然非常高,为92.28%,比10%阿维·氟酰胺SC450mL/hm2稍低,比20%氟虫双酰胺WG135g/hm2、40%氟虫·噻虫嗪WG120g/hm2防效要高4%左右,在5%、1%水平条件下,都无明显差异;但是与1.8%阿维菌素EC300mL/hm2相比,要高约20%,差异显著。20%氯虫苯甲酰胺SC在我县已大面积使用5a,为我县控制二化螟的为害立下汗马功劳。在当前市场通用的四大防治二化螟的品牌(康宽、稻腾、垄歌、福戈)中,仍是防治二化螟的首选药剂之一。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C依然是防治二化螟为害的首选高端药剂之一,防效高,持效长,对水稻安全。建议在二化螟孵化盛期用药,推荐使用剂量 20%氯虫苯甲酰胺SC150mL/hm2,兑水450L/hm2均匀喷雾。在卵孵盛期施药1次,可有效控制一个代次的为害。在水稻生长中后期防治二化螟时,应适时加大用水量,田间保持浅水层。 (责编:吴祚云)endprint

摘 要:通过对氯虫苯甲酰胺等几种防治二化螟的药剂的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20% 氯虫苯甲酰胺SC依然是防治二化螟为害的首选高端药剂之一,防效高,持效长,对水稻安全。建议在二化螟孵化盛期用药,推荐使用剂量 20%氯虫苯甲酰胺SC150mL/hm2。

关键词:20%氯虫苯甲酰胺SC;防治水稻二化螟;药效;比较试验

中图分类号 S435.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0-79-01

广德县是皖南农业大县,以一季中籼稻为主,病虫害防治次数较少,防治药效档次较高。20%康宽SC在我县大面积推广使用已有5a之久。为验证20%康宽SC与当前市场上常用的其他防治二化螟当家药剂防效差异,是否存在有明显的抗性,以及合理指导二化螟的科学防治,笔者于2013年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广德县邱村镇前路村种粮大户邓平亮的承包田中。试验区水稻种植约33hm2,土壤属沙壤土,肥力中等,pH值6.7。前茬小麦,由于缺水,种植偏迟,6月20日机插。供试水稻品种丰两优香1号,管理与常年一致。

1.2 供试药剂 20%氯虫苯甲酰胺SC(美国杜邦公司生产,市售);20%氟虫双酰胺WG(日本农药株式会社,市售);10%阿维·氟酰胺SC(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40%氟虫·噻虫嗪WG(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市售);1.8%阿维菌素EC(浙江海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市售)。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A、20%氯虫苯甲酰胺SC150mL/hm2;B、20%氟虫双酰胺WG135g/hm2;C、10%阿维·氟酰胺SC450mL/hm2;D、40%氟虫·噻虫嗪WG120g/hm2;E、1.8%阿维菌素EC300mL/hm2;F、空白对照(ck)。每处理3次重复,共18个小区,小区面积33.3m2。

1.4 气象条件 试验当天多云,无风,气温20.8~33.1℃,平均26.7℃,相对湿度72%。试验后3d无雨,整个试验期间雨日8d,降雨量28.0mm。试验期间的气候条件对试验药剂无明显影响。

1.5 调查方法 本试验在9月9日上午9∶00施药,施药时,迟插一季稻乳熟期,田间浅水层,0.5cm,正是3代二化螟孵化盛期。使用HD—400型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用水量450L/hm2。试验要求在3代二化螟为害定型后,即药后20d(9月29日)调查1次。调查时每小区采取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20丛,共100丛,现场计数虫伤株,计算为害株率、防治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药后观察,各处理区水稻生长正常,说明试验药剂在其设计范围内对水稻是安全的。

2.2 防治效果 本试验在二化螟为害定型后(药后20d,即9月29日)调查,此时水稻黄熟期,即将收割。3代二化螟为害较重,对照区百丛平均为害株数963.3株,折算为害株率62.55%。试验调查,发现20%氯虫苯甲酰胺SC150mL/hm2防效仍然非常高,为92.28%,比10%阿维·氟酰胺SC450mL/hm2稍低,比20%氟虫双酰胺WG135g/hm2、40%氟虫·噻虫嗪WG120g/hm2防效要高4%左右,在5%、1%水平条件下,都无明显差异;但是与1.8%阿维菌素EC300mL/hm2相比,要高约20%,差异显著。20%氯虫苯甲酰胺SC在我县已大面积使用5a,为我县控制二化螟的为害立下汗马功劳。在当前市场通用的四大防治二化螟的品牌(康宽、稻腾、垄歌、福戈)中,仍是防治二化螟的首选药剂之一。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C依然是防治二化螟为害的首选高端药剂之一,防效高,持效长,对水稻安全。建议在二化螟孵化盛期用药,推荐使用剂量 20%氯虫苯甲酰胺SC150mL/hm2,兑水450L/hm2均匀喷雾。在卵孵盛期施药1次,可有效控制一个代次的为害。在水稻生长中后期防治二化螟时,应适时加大用水量,田间保持浅水层。 (责编:吴祚云)endprint

猜你喜欢

氟虫氯虫阿维
液氮冷冻与阿维A口服联合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阿维迪安黄金公司简介
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研究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鲜蛋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
35%丙硫菌唑·吡唑醚菌酯·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信息更正
“坏蛋”
氟虫腈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棉铃虫药效试验
不同药剂防治玉米穗期害虫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