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懂学生心理需求 激活潜在学习兴趣

2014-07-16王虎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志趣情趣师生

王虎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大大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兴趣的产生和发展,一般要经历“兴趣——情趣——乐趣——志趣”这样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通过读懂学生学习心理需求,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从而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志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究。

一、读懂学生情绪安全的需求,使其产生学习兴趣

学生安全需求是最低层次的需求,需求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数学课堂应为孩子创造一种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把学生心理安全放在首位,这才能够为学生带来积极的学习情绪。数学课堂在保证基本的教学秩序的前提下,教师需要给学生一定的宽松度和自由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才能够张弛有度、宽松自如,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和旺盛的精力,展开数学思维的翅膀,使课堂教学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因此,教师不宜把个人的情绪带进课堂。正如马卡连柯所说:“我从来不让自己有忧郁的神色和抑郁的面容,甚至我有不愉快的事情,我生病了,我也不在儿童面前表现出来。”教师只有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变俯视学生为平视,甚至仰视,成为孩子心中的平等首席,学生才会从骨子里感受到学习数学是安全的。数学课堂是安全的,学生也才能真正“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读懂学生自我表现的需求,让其体验学习情趣

儿童一般都有表现自我的欲望,尤其是那些性格开朗活泼的儿童表现欲强。学生需要感受到自己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是被重视,自己是最重要的,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上的参与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感受到自己是被别人需要的,感受到自己所做的努力是有必要的,被欣赏的。因为学生一旦认为自己在课堂上是无关紧要的人员,他们就会放弃或失去参与竞争和取得进步的动力。课堂上教师应更多地理解、尊重和满足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通过正确恰当的引导,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发挥自己,使他们能够展现各自的聪明才智。比如让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计划、教学目标的拟定,主持交流讨论,管理课堂探究过程中学具的使用或储备,帮助教师去辅助那些不太熟练的同学等。特别是对于后进生,如果教师强求学生达到其能力所不及的目标,学生便会丧失努力的情趣,变得什么也不想做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纵向比较,只要今日之我超越昨天之我,那就是进步。面对学生微小的进步,作为教师不妨用微笑、拍拍肩膀的方式表示对学生的称赞,在教学中应多表扬、少批评、少讽刺、不要歧视学生,多加引导,不断地发现他们身上的长处和闪光点,鼓励他们扬长避短,不断进步,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同样,教师在教学中应因材施教地安排自己的教学计划,在讲解内容时“能浅不深,能慢不快,精讲多练”,使学生都尝到学习数学“成功”的甜头,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感受到数学学习中的情趣。

三、读懂学生寻求合作的需求,共同分享学习乐趣

如果说“兴趣”只是从“有趣”中产生的一种“无意兴志或情趣”;那么乐趣则是一种“有意兴趣”,是从最初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心理因素过渡而来,但在心理的天平上就会体现出截然不同的侧重点。如果说前者在心理活动需求上仅仅是属于感性阶段,只是数学的愉悦者;那么后者则是进入心理活动需求的理性阶段,是数学的创造者。如果说前者这种“无意兴趣”能在学生的心理中轻而易举地转移或流失的话;那么后者这种“有意兴趣”的心理状态则多属于专一而又稳定的。比如在数学课堂,我们常能发现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在急于表达自己的同时,更希望得到与同学的合作交流,甚至是在与教师的交流中阐明自己的观点,以求得他人的认同或帮助。这就意味着,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以恰当而有层次的讨论主题(或问题)去激发学生的合作参与,使他们在合作中体现自我的主体地位。通过师生交往、师生合作、生生交往、生生合作多种活动形式,共同经历学习过程、共同经历情感体验,实现师生之间的共鸣,促进教学相长,让师生、生生共同分享数学探究过程中的乐趣。

四、读懂学生成功体验的需求,激活潜在学习志趣

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成功也是成功之母”,学生在学习中的行为表现获得了教师和伙伴们的认同,他会在心里产生一种成功之后的喜悦,这又鼓舞他去积极主动地学习,想方设法取得更大的成功。有成就感的人往往是信心十足的人,是主体意识觉醒的、人格健全的人。教师应尊重和珍惜学生想要获得成功的心理需求,在教学中尽可能地让学生获得成功。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地、充分地发挥出来。对小学生来说,成功对他们树立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情境,会让更多的学生有成功的机会。如“购物问题”,小明考试得满分,妈妈给他30元去肯德基饱餐一顿,如,汉堡10元一个,鸡翅7元一对,薯条6元一包,鸡米花5元一包,可乐4元一杯,冰淇凌6元一杯,请你帮小明买一份合理的套餐。这样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人人都成了设计者,人人都是成功者。在课堂上,经常能听到学生们大声叫着:“耶!——”有的还挥舞着小手做出“V”字形,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享受成功,那热情决不亚于获得奥运冠军。把这种快乐的情绪带到课外,延伸到下一堂课,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如此往复,学生自然会对学习数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就会表现出对学习数学的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也乐此不疲,更不会计较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与精力,深层次地激活学生潜在的志趣。

若我们教师能用心解读学生学习时的这些心理需求,课堂教学就一定能真正成为师生实现情感交融、思想碰撞、经验分享、知识技能习得、精神愉悦、审美享受、潜能开发的过程,从而为学生数学学习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根基!endprint

猜你喜欢

志趣情趣师生
重阳有感
爱情趣数字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夕阳晚秋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zhi”趣盎然话数学
浅谈儿童钢琴弹奏“三趣”
情趣
给生活点小情趣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