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学生炼就一双语文人的眼睛

2014-07-16王书月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生活语文老师

王书月

生活化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而真正的培养和发展是在课外生活。课内着力培养能力、自觉和习惯,再由课内延展到课外生活,让学生的课外生活充满语文因素和智慧,随时随地充分观察、体验、感悟、思辨,把语文学活,过一种语文生活。在一辈子过这种语文生活的过程中,一个灵魂站立着,富有博爱胸襟和人文情怀的真人也就长成了。

一、看生活,学会追寻语文知识的本源

语文知识要不要教,曾经让我们的一线教师很纠结。一段时间以来,中学语文高扬人文大旗,教材中删除逻辑知识,淡化语法、修辞知识。于是乎,教师在教学中重在谈情感态度价值观,把语文知识的教学简化为学习课文前点缀的认读字音环节。但多年的教学实践却屡屡证明,这些知识渗透于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写作的方方面面,教学根本就无法回避。现在大家都意识到语文知识应该教,但如何教,则成为一个核心的问题。

董旭午老师在他的《“生活化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中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认为,字词怎么来的就该怎么学怎么教,知识怎么来的就该怎么学怎么教,具有一定的思维的创新。

以字词识记来说,对中学生而言,我们往往只是要求学生去记忆默写,往往忽略在“记”之前还有一个“识”。 汉字大都是因表意而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就是由表意来决定字形的,都是有其特定的“出身”的。“鸠占鹊巢”这个成语常会被学生误写成“鸠占雀巢”, 董老师告诉学生:“斑鸠的个头与喜鹊差不多,占了喜鹊的窝会有用,而占那么小的麻雀窝,连个尾巴都放不下,还有什么用呢?”我估计学生听了这样的解释应该会记忆深刻,不会再写错吧。更重要的是,他交给了学生一种回归本源、活学字词的方法和智慧。笔者在教学《赤壁赋》时,发现学生默写“舳舻千里”一句容易把“舳舻”这个词语写错,其实,这就是形声字,舳,从舟,由声。再与“轴承”的“轴”比较一下,轴,齿轮也。从车,由声。这样分析一下,虽然比单纯提醒学生费点时间精力,但教会学生知识的本源来自哪里,深入典故和生活情理去学习和积累,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留心辨析,这样,枯燥的字词学习会立即变得有趣起来。

语法、修辞、写法知识等的学习也是如此。在教学 《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学生分不清对比和衬托,董老师以生活现象通俗地进行解说:“衬托有主次,以次衬托主,次为主服务。比如,用伴郎和伴娘来衬托新郎新娘,是不可喧宾夺主的——伴郎伴娘是不能打扮成新郎新娘的样子的。对比就不讲究主次,而是两者平等地对比,以比出两者的不同或差距。比如,张三与李四比胖瘦,就不涉及谁主谁次,谁为谁服务的问题。同学们常常搞不清对比和衬托,不妨到生活中去找些活生生的例子来用心琢磨、比较。”你看,如果把这两者的定义告知学生,让学生去辨别,和这样的解说比起来,哪个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就不言而喻了。

美国教育家西蒙斯说得好:“如果教师能适当地用一种令人愉快而又认真的方式教授的话,那么所有的科学知识,就其本质和关联来说,都充满着趣味。”教师的教,最终的目的并不在于展示自己的才华,而在于告诉学生知识本身并不枯燥,如果我们教学生学会找知识的本源,语文知识的习得才会和我们的生活水乳交融。

二、思生活,养成自主思辩的思维习惯

语文教育说到底还是“语”“文”两个字,现代语文百年发展下来,有四个字是经验,就是:“听说读写”。但我们扪心自问,现在的课堂上还有听、说、读、写吗?我们现在只剩下两个字:问、答,而且大多是教师的自问自答,学生作为听众而不是一个语文人生存在课堂上。语文教学远离当下生活,试问一下,除去当敲门砖,语文与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关系?我们还有什么资格称呼它是我们的母语呢?

以议论文写作为例,我们往往会教给学生论证的结构,论证的方法等等,但学生写出来的议论文却往往幼稚,更多的是罗列事例再加点简单的概括而已。尽管花上三年时间,其收效也往往很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教会学生观察思考生活的习惯,议论文写好不容易,它不单是论证方法、论证语言的问题,更主要的在于思想有没有重量,观察思考有没有深度。

洪宗礼先生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想,是听说读写的总开关,是语文学习的总开关。”只有让学生养成自主思辨的能力,学会观察思考生活,才能使我们每天经历的生活化为语文人的生活。吴格明教授认为苏轼的《石钟山记》是一个课题研究的经典,研究的课题是“石钟山名称的由来”。从中学教学的实际看,我国学生缺少的就是小课题研究的思路,语文教学过程应当是语言和思维辩证运动的过程。董旭午老师巧妙利用课文的特定情境引导学生接受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为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为学生提供俞樾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俞樾客观地指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凭借这一拓展,学生知道,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结论也是错误的。深入讨论的要点是:苏轼“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的结论正确吗?学生们得到的认识是,苏轼的这一思想是正确的。董老师的高明在于,引导学生思考:事目见耳闻,就一定能获得正确的认识吗?学生的答案是“不一定”。因为这个“不一定”,未来才会有更大的思考空间。

我很欣赏曹勇军老师主编的 《高三(10)班在六楼》中开设“时事讲坛”微型课程的做法,这个课程具有天然的生活化的特点,能够引领学生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去思考去表达,这是造就“语文人”的一个好办法。我曾经和学生讨论现在“不敢扶跌倒老人”现象的症结在哪里,学生一开始和社会舆论上一样把这归咎于道德滑坡。我反问学生: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你敢扶吗?如果不敢,是否表明你的道德水准不高?学生哑然。我推荐学生阅读曹老师班上学生的演讲《“小悦悦事件”道德围观后的思考》一文,要求学生一要学会批判,二要学会建设。后来,学生在随笔中分析到,我们不能总是采用和稀泥式的处置方式,不能停留在对抽象的社会人的道德指责的层面上,而要反思,我们是否真正在依法办事,是否尊重了双方的公民权。我很欣慰地感觉到,学生已经品尝到了思想盛宴上的美味。

在课堂内教学生发现思辨点,当堂思辨或课下思辨随笔等形式来自主、多维、深入思辨;在课外依据课内所学自主观察、思辨,助推和固化这种自觉和习惯,董老师一直在这样做。我想,果能如此,我们的学生不仅会学语文,更学会了怎样生活。

三、说生活,锻炼自我表达的能力

无论什么作品都有其写作原由、意图和契机。教读课文时,教师就要善于引导学生深入作者生活及其心灵世界,要深究他的写作原由、意图和契机。但仅仅教了还不行,文学的本质功能就是审美,教学文本应当成为学生精神生活、情感培养的动力。关键在于要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表达的途径只有两个:说和写。

董旭午老师在教学《亡人逸事》时,在和学生一起欣赏了“盯”“走”“跳”“钻”四个动词后,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生:受了您的启发,我认为,“走”这个词也很妙啊。

师:怎么个妙法呢?我都没在意,你快说说!

生:老师,您看啊,她从“板凳上跳下来”,当时是很羞涩的,她应该快跑才是。但她却只是“走”,没有跑,说明她本想再看看自己未来的丈夫是什么样子,但没好意思回头。

师:太棒啦!你不愧是女生,简直钻到人家的心里去了。“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表面无情,可人家心里却有情啊,却很留心在意啊。(学生笑)这些动词都传神地写出了一个年轻姑娘娇羞含情的神态。难怪作者多年之后还记忆犹新,这第一次相遇真的太令人难忘了,简直就是印在脑子里了。这一段运用什么描写?谁来说说?

这个教学片断显示出授课者驾驭课堂的高超能力,他用一双慧眼,敏锐而迅速捕捉课堂现场的细微变化。不仅如此,这个片断也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对来自生活的叙述语言有了深刻的理解,也才能真正意义上理解文中的细节描写,进而对作者笔下的“亡妻”有了深刻的了解,引起了内心的震颤。

对作品文字的品读从来都不是一个静态的隔离的过程,因为文字是内在情理的最终外化形态,品读文字与理解情感的表达方式要相互交叉,相互融通。阅读文本同时与自身的生活密切相连,注重在课堂上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帮助学生梳理思路,锤炼表达的语言。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应该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找到一个共同的通道:生活体验,说和写也有一个共同的交集处:语言表达的艺术。

对那些宁可花费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表达而不仅仅是做题的老师,对那些始终坚持让学生写“成长随笔”,笔不离手地坚持历练的老师,我一直都深怀敬意。听黄厚江、曹勇军、董旭午等老师的课,感觉他们的课“慢”,就如同春风化雨,就如同我们每个人自身的成长一样。他们都在课堂内外帮学生炼就了一双“语文人”的眼睛,让他们不仅仅在中学阶段,更在以后的人生中过上了“语文人”的生活。

四、结语

生活化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化”字,把纸质的课文化为活生生的语文,把课内的语文化到学生课外观察、感悟、思辨和历练的生活,最终良性化地循环往复,让学生发育自觉和习惯,进而造就自主精神、独立人格、创造品质。

源于生活体验的语文才是有温度的。我相信,生活化语文教学肯定会导引中学语文教学步入归真返本、健康发展的正途,其最高境界必定会是为我们民族的未来造就一批大写的“语文人”。

猜你喜欢

生活语文老师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六·一放假么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