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艺术的“齐物论”

2014-07-16裴燕

IT经理世界 2014年13期
关键词:齐物万物艺术家

裴燕

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又一次如约而至,作为具有国际学术展览品牌意义的大展,它堪称一场新媒体艺术的饕餮盛宴。本次展览的58件作品出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65位艺术家及艺术家组合,呈现了国际新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展品几乎涵盖了现在新媒体艺术的所有形态:机器人艺术、声音艺术、网络艺术、影像艺术、生物艺术、动态雕塑等等。绝大部分作品都是首次与中国观众见面。各种新颖、有趣、奇特和看不懂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对于接触这种艺术形式不多的国内观众而言无疑是一种难得的刺激和思维挑战。

如果说上一届三年展因有多件大型互动装置使得美术馆犹如变身游乐园般充满乐趣,本次展览中随处可见的玻璃容器、马达、电子原件和机械装置,则让人颇有些走进了科学实验室的感觉。荷兰艺术家杰西卡·德布尔的《毛细渐变》展示的是白色水仙花从深浅不一的蓝色溶液中吸取水分,逐渐呈现出渐变的蓝色,看起来和中学的植物蒸腾作用实验没多大区别;卡罗丽娜 ·索贝茨卡的《云科学》是一套改装的气象设备,“用来收集云的样本然后通过实验对象的摄入进行微生物分析”……各种“不明觉厉”的展品让观众戏称这个展览更像是一个“科学家的艺术展”。

一楼展厅迎面而来的就是一个以“金鸡独立”造型静止在半空的西式古典沙发,带来视觉和心理的双重惊异感。供人们休憩的沙发不让人安坐却偏要以这样一种具有威慑效果的方式出现,像是一则无声又强悍的独立宣言。这件《源于内部的平衡》是美国艺术家雅各布·托斯基创作的机电雕塑,通过对地心引力与物体支点的研究和精密的设计,以内部的反应力来对抗外部力量。这件作品也是展览第一部分“独白:物自体”中的一件。“物自体”的概念是康德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指事物本身不可能为人所认知,因为人只能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事物,而人的知识和经验有限,所以对事物的认知就有限;也即是说我们只知道物的表象,但不可能知道物本体。策展人张尕说从这个意义上展览反驳了康德的这种说法:因为通过物的能动性,我们可以发现和知道物自体。

在沙发一侧的墙上挂着一组齿轮马达装置,几颗金属球在上下两个铜片之间上下起伏地隔空飘浮着,呈现着太空零重力失重的场景,出现在此时此地显得完全不合情理。这是由于暂时的磁化作用,磁铁将金属球托起。瑞士艺术家皮朗营造的这种缓慢且深沉的物体运动令观众陷入沉思。转到后面的展厅,一朵全金属的巨型“花朵”正徐徐张合,全开时从花心发射出冷凛炫目的蓝光——这是一种新型的依靠城市能源生活的机械有机体,具有类似植物的、可以完成光合作用的太阳能系统。它分为雌性乌尔巴努斯和雄性乌尔巴努斯,雌性乌尔巴努斯可以直接摄取都市能源,雄性乌尔巴努斯则吸收雌性作为电能排放的光子。它们居住在城市上空的领域内(大约200米的高度),因此往往会在摩天大楼的上层或屋顶被发现,但现在很少被不能享受到天空视线的城市居民所发现——这是韩国艺术家崔U-Ram“发现”的新机械生物,它们在其生活的秘密环境中自生繁衍。

新媒体艺术家创造的各种人造物栩栩如生,会移动、会发声、会产生自己的诉求,以生动活泼的状态回应着康德有关“物自体”的思考。这些超越人们日常经验的物体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体验,开启了认识物体多样性的大门,让人们看到世间万物更多的可能性。正如范迪安馆长所言,新媒体艺术的“新”,不仅表现为媒体与技术在物质与工具意义层面上的更新换代,更重要的是,艺术家将思维的触角指向新的文化命题。从“合成时代”、“延展生命”,再到本届的“齐物等观”,三年展主题一步步延伸至更广泛的数字生命,全面阐述和反思新文化语境下人与世界的关系。

“齐物等观”主题联系的是中国传统的自然观、物质观与宇宙观。“齐物”一说来自庄子的哲学思想,在《齐物论》中庄子提出了打破人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限制,超越事物间的差别,视万物平等的观念。“齐物等观”展览意在从事物表象进入关于事物本质的探究,在当今社会条件下,重新思考万物之间的平等问题。张尕将这一抽象而具哲学意味的主题分解为三个部分:“独白:物自体”、“对白:器物之间”和“合唱:物之会议”,通过物、器(技术)、人贯通一体的平等关系,回归到庄子的齐物论观念。

当世间万物不再是一种静止的、被动的存在,它们之间会是一种什么样关系?是否会产生一种对话?是不是在人的社会性之外,物与物之间也有一种社会性?物与人、物与器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影响互动?展览第二部分“对白:器物之间”正是从物之间的关系着手展开。瑞士艺术家泽曼用“80个设定好的直流电机,棉球,纸板箱”创造出一个具有建筑思维的声音平台,纸板箱上悬挂着的棉球不停摆动弹跳,发出嗡鸣,展示了现代主义有序的模式和混乱的生活压力间的紧张关系。《一个尝试将两个鞋带系在一起的机器》是一个由两个简单旋转机械和一只艺术家穿过的旧鞋组成的装置。每个机械持住鞋带的一端,机械往复旋转,鞋带在某个时刻相遇又再次分开。这个机械的意图是将两个鞋带系在一起,但一直被延迟并永不能完成。它的作者、哥伦比亚艺术家阿德里安娜·萨拉萨尔创作了许多这样荒诞而无用的机器,用故意制造的功能缺失来让人们思索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和自然与人工之间的界限。

人类自古以来就在认识“物”的过程中不断认识世界与自我,而新媒体艺术把物的形态和属性予以更深层次的揭示。当人们认识到万物本身的生命力和能动性,新的平等观才有可能产生。现代社会的种种秩序是构建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原则之上。当“人成为万物之中心和尺度”,也放纵了人类的狂妄自大和目空一切,这种对世间万物予取予求的态度也逐渐酿出各种恶果,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各种生态、能源、环境、政治危机都与此相关。正因如此,“去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 、“后人类主义”等思潮逐渐在知识界兴起。展览第三部分“物的议会”正是借用了法国当代哲学家布鲁诺·拉图尔的相关理念,拉图尔建议消除主体和客体、有机物和非有机物、生物和人造物之间的壁垒,建立一个“物的议会”,把民主的概念扩展到万物之上,物的议会有人、物的共同参与,物也可以在民主程序中表达诉求和希冀。展览这部分的物的合唱表明了物的无限延展的可能性,“物”的概念范畴扩展到历史、宇宙、生态、数据、记忆等等一系列领域,而不只是局限于物理的器物,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延展性。

当我们以一种更平等的眼光来观看物体,也许一切就会大大不同。中国艺术家王郁洋的《财务室》是一件从很容易被从它身旁经过的观众所忽略的作品,因为它看起来和一个普通的办公室没有两样,办公室中的所有物品就放置在现实生活中常规性的位置,但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无论是电脑、电话、打印机、纸张、垃圾桶……所有物件的表面不断地一胀一缩,它们都在均匀地呼吸着,如此魔幻般的情景不禁要让观众怀疑自己的所见,但谁又敢肯定这看似荒谬的的场景就不是一种真实呢?

在直面现实的危机和困境方面,艺术家总是不惮于充当令人畏惧的预言家角色。人类无节制的消费和对环境的肆意破坏不仅产生了臭氧层空洞,还在环太平洋制造了一个无比巨大的垃圾带。这个覆盖了70万到1500万平方米面积的塑料垃圾是一个世界级的动态纪念碑雕塑。土耳其艺术家碧娜·尤达斯用《无节制的生态圈》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从今天起我们的塑料碎片充满海洋,那什么样的生物会从当代的原始泥沼中诞生?”在她的设想中,浮游昆虫、海洋爬行动物、鱼和鸟类都生出了感知并具有可以消化塑料的器官;受启发于突破性的对于新型分解漂浮塑料细菌的发现,更加复杂的可在人造极端环境生存的生命形式可能也会产生其中。当各种色彩艳丽、奇形怪状的新型生命呈现在观众眼前,恶心也好,难受也罢,这也许就是未来世界的景象?这个生态圈本是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物,最终通过非人类生命的参与而实现了去人类中心主义。

艺术的思考总带有乌托邦式的理想色彩,新媒体艺术本身具有的生动性为艺术的表述增加了一种直观和零距离的方式。从这个层面上讲,高科技含量的新媒体艺术有可能传递和激发更多的思考,推动现实的改变。

猜你喜欢

齐物万物艺术家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LIFE, ENTANGLED
Life, Entangled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齐物观念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Later Wittgenstein’s Rule-following Paradox and Chinese Philosophy of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