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角下社会管理创新探讨
2014-07-16刘霞
摘 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给社会管理创新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新媒体视角下,如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当前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社会管理者应树立现代媒体意识,运用新媒体技术,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改进社会管理方式,以实现社会治理的科学化。
关 键 词:新媒体;传播方式;社会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C9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4)05-0064-05
收稿日期:2014-03-29
作者简介:刘霞(1975—),女,山东烟台人,中共烟台市委党校副教授,公共管理硕士,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软科学计划项目“新媒体视阈下山东省社会管理科学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RKA06005。
新媒体指的是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式,以互联网、博客、微博、微信等各种移动媒体为典型代表。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即时性、海量性、开放性、匿名性等特征。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较2012年底增加800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2年底的74.5%提升至81.0%,[1]中国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应准确把握新媒体时代背景,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新媒体为社会管理创新服务,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一、新媒体对社会管理创新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给社会管理创新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对社会管理的影响也日益增强。新媒体如同一把“双刃剑”,大量、及时的原生态信息,不仅使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和扩展,同时也给当下的社会管理创新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拓宽了民意表达渠道
由于社会管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项社会事务,千头万绪,在社会结构不断变迁的过程中,社会利益主体越来越多元化,因而社会管理应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贴近社会公众的生活,不断拓宽民意表达新渠道。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便捷性、匿名性等特征使得各类信息的发布和传播往往不受国界、种族、信仰、宗教以及时空等因素的限制,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这种点对点的传输模式为公众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平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通信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公众可以借助开放的新媒体平台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传播信息,自由表达意愿、参政议政,人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诉求,一些生活中的焦虑和被压抑的社会情绪也找到了新媒体这个发泄的出口。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社会管理工作者应充分利用好这一工具,更好地与公众进行沟通,多方面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及时获知公众的利益诉求,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提升社会管理能力。
(二)搭建了社会管理舆论宣传平台
自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新媒体从无到有,对社会管理部门及公众的影响越来越大。据统计,一种传播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而新浪微博只用了14个月。[2]新媒体的飞速发展,虽尚未危及传统媒体的生存,却在颠覆着其对信息传播的垄断地位。新媒体的广泛兴起使得信息传播通路激增,面对海量信息,一旦处理不当,很可能会给社会管理带来负面影响。稳定民心,保持社会秩序的良好运转,是社会管理所追求的最佳效果。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的发布需要层层审批,严格把关,有些地方政府出于地方保护主义而隐瞒消息的现象时有发生。但在新媒体时代,隐瞒、漏报、谎报信息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从这个角度看,新媒体不但可以促进透明政府建设,还可以起到监督的作用。因此,管理部门和社会管理者应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一平台,合理有效地发布、传播信息,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化,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
(三)增加了社会管理舆论环境的复杂性
在新媒体时代,官方舆论场、媒体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同时并存,增加了社会管理舆论环境的复杂性,使社会舆论的多元化成为常态。而新媒体的匿名性、交互性和自由性等特点则为谣言和偏激声音的传播和扩散提供了空间和渠道。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群体复杂,社会矛盾交织,当现实社会中发生热点问题或者突发事件时,在新媒体提供的虚拟空间里,由于每个人的身份不确定,加之缺乏有效的法律约束,导致了信息传播的随心所欲。一部分公众会将个人对社会的态度或生活事业上的负面情绪和挫折感等都通过新媒体加以发泄,散布一些不实的乃至有害的信息,使问题或事件发酵扩大,导致流言、谣言不断产生。这些严重偏离事实真相的流言、谣言,不利于公众分辨事实的真相,更会对社会管理产生极大的影响和冲击,损害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四)加大了控制舆论导向的难度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人们在获取信息时拥有史无前例的丰富资讯选择。“网络媒体独特的超级链接功能可以将一条新闻与事件的背景、相关信息以及网友评论链接起来,形成事件全貌,随着时间推移,相关信息越来越多,网络信息具有无限的扩展性和丰富性。”[3]海量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标准,无形中也加大了社会管理的舆论导向控制难度。新媒体平台下的民意能在多大程度上真正代表民意是不确定的,尤其是涉及到地方利益的事件或问题,网络民意能否真正代表当地群体的利益,需要社会管理者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判断和权衡。以政务微博为例,社会公众在获得充分表达机会的同时,也会由于年龄结构、城乡结构、职业结构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使得部分不能上网或很少上网的群体的利益被忽视。另外,由于从众心理和舆论压力等原因,公众常把自己的真实意见隐藏起来,去表达那些他们认为“正确”的意见,形成对某些舆论意见的“虚假认同”。在这种情形下,社会管理者借助于政务微博所掌握的民意、建议、批评意见可能只代表一部分公众,而并非大多数社会成员内心的真实声音,社会管理工作可能因此而被误导。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充分了解真实的社情民意,全面有效地掌握舆论导向,是当前社会管理工作面临的极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