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六和塔重新开张
2014-07-16赵涵
赵涵
2014年4月10日上午,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全场嘉宾和游客伴着6声同步钟响共同倒计时,宣布六和塔正式重新开放。而在这之前,六和塔已经历长达343天的保养性维护工作。一时间,这里再度恢复了生机,不仅有很多前来怀旧的游人,还有不少外国友人慕名而来。
六和塔,这座位于钱塘江北岸月轮山上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塔,被认为是“古风保存得比较完好”的旅游胜地。如今它已成为一个美丽的公园,在江水边看潮涨潮落,同时见证着对面杭州新区日新月异的变化。
屡毁屡建的历史
在钱塘江大桥上就能看到六和塔,高高的塔掩映在青山绿水间。六和塔是我国楼阁式塔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杭州最重要的宋代建筑遗存。历代有不少文人墨客作诗咏叹,有诗云:“孤塔凌霄汉,天风面面来。江光秋练净,岚色晓屏开”,即为描绘六和塔以及钱塘江的风光。
说起建六和塔的目的,起初是为镇伏曾经危害一方百姓的钱塘江大潮;塔体还兼具灯塔导航的功能,用来指引夜航在江上的船只。
六和塔起初只是一座木塔,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北宋初年的杭州仍是吴越国的首府,当时的吴越国国王钱弘淑在六年时间分别在西湖上建造了六和塔、雷锋塔、宝淑塔三座佛塔。而这三座佛塔现在也被保存下来成为杭州湖山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时,六和塔毁于兵火,几乎片瓦无存。因钱塘江大潮再度侵毁良田,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高宗赵构决定将六和塔重建。当时一位叫智昙的僧人,不但将自己的财物倾囊奉献,还历经艰辛四处筹集资金,感动了当地的官吏和百姓。在大家的合力帮忙下,历时十余年,六和塔于1163年年末重建完毕。和塔一起重建的还有六和塔院,塔院的第一任住持就是智昙大师。如今该寺虽已不存,但从残余的建筑还可窥见当时格局之一斑;且游人在六和塔,还能看到一座智昙大师高3.7米的铜像。
据说在南宋时期修造建筑都是需要审批的,因此如今在六和塔内部还可以看到一块当时审批的碑文,碑额有“敕赐开化之寺”六个大字;全文分成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从左至右排列,记述了修建六和塔的原因、重建和完工的时间以及塔建成后的功效,并对智昙大师的精诚帮助进行了褒奖。整篇文章字迹十分清晰,是杭州仅存的一块南宋尚书省碟碑,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然而随着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方腊率众入杭州,六和塔被烧。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重建,历时十一年才完工。五代吴越时的“九级宝塔”,南宋建到七级而止。而后六和塔又因天灾人祸而日渐破损,明清都对其进行过大修。
“六和塔如将军”
曾有人如此评价杭州的三座名塔:“六和塔如将军,保俶塔如美人,雷峰塔如老衲。”“将军”的形容正是因其外形雍容大度,气宇不凡。可以说,充满阳刚之气的六和塔,为天堂杭州的柔美气质增添了丰富多样的审美意趣。如今,保俶塔不能登塔,雷峰塔早已倒塌,六和塔成为三座中唯一可攀登的文化遗产。
很多人或许是在《水浒传》里最早听说六和塔之名:“鲁智深随宋江进军杭州,驻军六和塔,一天夜里,突然听见战鼓敲响,鲁智深摸着了禅杖,迅速冲出禅房,寺里和尚告诉他说这不是战鼓响,而是钱塘江潮信。鲁智深一听恍然大悟,记起师父智真长老语,‘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于是他香汤沐浴,坐在法堂禅椅上圆寂。”据传鲁智深与武松最后都在六和塔为僧,圆寂于此。
六和塔之名,据说取的是佛教“六和敬”之义。“六和”指的是佛教的六种规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往、利和同均、口和无争、意和同悦。当然也有说法称,其名或取诸道教之“六合”,即“天,地,东南西北四方”;或源自《晋书·五行志》“六气和则沴疾不生,盖寓修德祈年之意”。而无论哪种说法,都无非是寄托了人们对六和塔消灾祈福功能的冀望。
今天的六和塔高59.89米,相当于20层楼高。内部塔身砖石结构分七级,外看却有十三层,非常独特巧妙。看六和塔的外形,外檐为木结构,平面呈八角形。塔檐层层支出,宽度从下逐层向上递减。在整座塔的塔顶还有一个葫芦形的塔刹,其为元代重修的遗物,高3.55米,最大直径为3米,整座塔刹分为5级,从刹座、覆盆、宝珠到葫芦,每一级的铸造都十分精细。
塔内每二层为一级,有螺旋阶梯盘旋而上,壁上饰有“须弥座”,能找到多达百处的砖雕,包括了石榴、荷花、宝相,展翅飞翔的凤凰、孔雀、鹦鹉,奔腾跳跃的狮子、麒麟、飞仙等等。这些砖雕与宋代成书的《营造法式》所载十分吻合,也是中国古建筑史上珍贵的实物资料。
拾级而上,面面壶门通外廊,各层均可依栏远眺,所看之景越来越广阔。站在塔上可观赏到钱塘江的风光,以及郁郁葱葱的树木和远山,很是惬意;待日落时分,塔和塔檐翘角上的铁铃构成了一派和谐的景象,在余辉中显得神秘而优美。乾隆皇帝游览此地,也曾为每层依次题字立匾,名曰“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纲、五云覆盖、六鳖负载、七宝庄严”。
为时近一年的“闭关修炼”
六和塔自1961年成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后又历经多次修缮。距离上次维修22年后,这次维护工程系建国以来第五次较大规模的保养性维护,原因是在多年的风吹雨打中,六和塔塔身的木结构外廓出现自然老化、局部木构件腐败等现象。修复工程自2013年5月2日开始实行。可喜的是,修好后的六和塔依旧保留了“古旧”的味道,基本看不出大修过的痕迹。
相关部门表示,“屋面维护”是这次六和塔保养维护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处理上并没有铺设现代的防水层,而是依然传承传统的桐油防潮防水施工工艺,避免了涂膜被破坏;此外出于文物保护的真实性以及尊重原工艺的要求,油漆修复全部用的是生漆,且根据现场光线等实际情况来调试油漆颜色,确保新作颜色与原来颜色相统一;对智昙大师铜像周边的环境也进行了提升改造;对因风雪侵蚀出现冻裂的瓦片也做了更换,避雷针也进行不更换。
与此同时,塔内增加了133个动态监测传感器,能实时监测沉降、位移、温度、风速等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长期监测分析,可以得出六和塔结构的保存状况及其变化情况,为整体结构的评估提供数据支撑。”维修专家表示。
资料显示,六和塔在解放后的维修中规模较大的有三次:1953年,因砖塔顶层屋面漏水严重,进行了一次大修,并于1957年在塔顶安装避雷针;1971年,解决了木结构霉烂、白蚁危害等问题,并加设铁栏杆,将部分木窗台板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1986年,针对六和塔木架构出现不同程度残损等现象,在进行全面勘察之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专家组按照《威尼斯宪章》精神,以加固、维护为主,确定了维修方案,维修工程于1991年5月进入实施阶段,工程主要是调整塔顶屋面坡度,加固地柎钢结构,同时更换屋瓦。
这一次,与六和塔修葺重光典礼同时出现的还有“第七届牡丹花展”。公园入口处,广场上散布着成片怒放的牡丹花,在初春的暖阳下,一朵朵、一丛丛,迫不及待地以最美好的姿态迎接新的生机,正如六和塔——这一杰出的历史文化遗产所绽放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