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2014-07-16陕西省艺术馆陕西省艺术研究所
陕西省艺术馆陕西省艺术研究所
陕西省简称陕或秦,又称三秦、古朴秦川,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是人文始祖炎帝和黄帝的诞生地、部族发源地,相传也是更为久远的华胥古国所在地。这里有最具原始社会氏族文化代表性的西安半坡遗址和中国较早的城市西安杨官寨遗址,有世界四大古都长安,有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秦始皇兵马俑……全省纵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是国内邻接省区数量最多的省份,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能人辈出,山水间满含灵秀之气,艺术氛围浓烈。在如此的自然与人文条件下,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有合阳提线木偶、华县皮影、蓝田普化水会音乐、榆林小曲等等。
朝代更替、风云变幻,非物质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其存在是对历史的传承,也是对民风民俗最好的保留和体现。纵观陕西非遗,有些项目已启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有些却在市场化的环境中苦苦支撑。令人欣慰的是,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大专院校等已对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做了大量的保护传承工作,《文化月刊》亦将持续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文化宝库。
黄土高原上的山花花
——澄城民间刺绣艺术
刺绣是陕西民间大家闺秀从小就必须学习的一项“女红”,是藏在闺房中的艺术,刺绣手艺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深闺中女子的艺术情操和审美品位,它甚至是旧时评判女子综合修养的重要标准。当她们能熟练掌握这门技艺的时候,就开始为自己绣制未来的嫁衣、绣鞋和卧房用品,为未来的爱人绣制搂肚、鞋垫等。在北方,刺绣并没有形成像南方那样艺术特色鲜明的流派,也缺少南方的工细与纤巧,它更多的是民间化的粗放与瑰丽,其艺术性更为突出,内涵更为丰富。北方刺绣多为较小的作品,没有像南方那样恢弘的阳春白雪式的主题性创作,更多的是寓意深刻的花草虫鱼、祥鸟瑞兽纹饰刺绣,已流传千年。
刺绣在陕西有着持续的传承与发展,可以说有剪纸的地方就有刺绣艺术的身影。刺绣艳丽的色彩、原生态的造型在相对封闭的地方千百年来承传不息。澄城刺绣就是陕西关中刺绣的重要代表,其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色彩,使我们能从中感受到浓浓的民间风情和母性温情的流淌,其艺术价值不容忽视。
澄城刺绣的历史渊源
我国民间刺绣历史悠久,它伴随着妇女的缝纫技能而产生。据考证,我国织绣技术的产生不晚于新石器时期早期,在五千五百年前的红山文化遗址中,曾发现用“韦绣”技法绣制的皮件。史学家邹衡著《商周考古》一书中就有对宝鸡茹家庄早周墓出土的丝织品的描述:“大都是平纹织品,更使人注目的是一块斜纹提花织物……刺绣的印迹发现一处有很鲜艳的朱红和石黄两种颜色,绣法则采用今天辫子股绣的针法,针脚也相当均匀齐整”。由此可见在三四千年以前的商周时期刺绣就已有很大的发展与成就。澄城与宝鸡同属陕西关中,澄城刺绣历史久远绵长。
澄城县位于陕西省渭北高塬东北部,幅员一千一百平方公里,北接黄龙山,西依洛水河,四条大沟把全县分割成三梁一塬,境内沟塬相间,地貌特征复杂多样,形成北部低山,山前冲积成扇、丘陵、沟壑、黄土梁塬、黄土台塬五种地貌单元。这里宜农宜牧,民情淳厚。澄城刺绣历史悠久,在民间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传统的农耕时期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与生活理念,无论是衣食住行、婚嫁礼品、生子庆寿、丧俗祭祀等民俗活动,都以观赏与实用并举的形式发挥着它的作用。
澄城刺绣的分类与内容
刺绣在澄城被广泛应用于民俗事项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像服饰、配饰及家居美化等。澄城刺绣从民俗上可分为婚俗刺绣、孩童刺绣、寿俗刺绣、宗教刺绣和生活刺绣。具体到服饰上,又有帽、耳套、衣、裤、裙、牌牌、裹肚、云肩、搂肚、围涎、背心、绣鞋、袜等;佩饰上有艾牌牌、烟袋、香包、荷包等;挂饰如门帘、寿幛等;生活用品像枕顶、被面、钱夹、绣球、针扎、屏帐、桌单、粉扑等。
澄城刺绣题材广泛,纹饰延续传统的动物花草、禽鱼瑞兽等。如莲花、牡丹、菊花、梅花、桃花、石榴、寿桃、佛手等,组合成富有寓意的龙凤呈祥、金鸡戏牡丹、鱼儿钻莲花、石榴赛牡丹、娃娃踩莲花、蝴蝶扑金瓜、喜鹊登梅、狮子滚绣球等,表现子孙繁衍、功名利禄、祈福消灾等相关的主题。生殖繁衍是刺绣图饰中的永恒主题,如婚嫁礼品中的“连生贵子”、“石榴百籽”等祈望多子多福的图案刺绣;希望加官进爵的刺绣,如“喜报三元”、“五子登科”、“官上加官”、“功名富贵”等;长青的松柏、仙桃、仙鹤、猫、蝶等都有长寿的寓意;女子以“鱼戏莲”、“蝶恋花”、“龙凤呈祥”、“凤穿牡丹”、“连生贵子”、“石榴百子”等纹样祈求生活幸福美满;儿童饰品中的“虎头帽”、“虎头鞋”、“虎头枕”等,借虎威驱除邪气,护佑孩童;“二十四孝戏文故事”也是刺绣图饰的表现题材,借以引导教育子孙做人做事的道理。除此之外还有鱼、蛙、鹭鸶、凤、鸡、鹿、兔、鼠、狮、虎、麒麟,以及双葫芦、盘肠、万字、寿字、双喜字、贯钱等图案,纹饰种类繁多,寓意深远。当地百姓用这种象征的手法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倾注着劳动者自己的审美趣味和纯真感情。
澄城刺绣的民俗应用
婚嫁刺绣在澄城刺绣中占据显著地位,也是妇女绣制的大宗所在。旧时,出嫁的衣物、鞋、枕上几乎都少不了绣花,像绣鞋、枕头顶、针扎、搂肚等,都要在婚前由妇女亲手绣制。除此之外,日常的刺绣用品也种类繁多,尤其是给刚出生的孩子做的衣饰以及给老人做的衣物等,都需要刺绣来完成。
婚嫁中绣鞋是服饰穿戴中的最大亮点,婚嫁用绣鞋又分为上轿鞋、回门鞋、拜祖鞋,每种鞋都有各自不同的民俗用途,不可混穿。上轿鞋、回门鞋多为红色,而拜祖鞋要为黄色,当地对于绣鞋的绣制也有严格的规定,上轿鞋讲究鞋帮上要绣满花,多绣桃花、梅花或杏花,忌讳绣象征富贵的牡丹花和莲花,而回门鞋和祭祖鞋要求光鞋头上绣花,以莲花、牡丹花为主。
装新枕是新媳妇嫁妆中必不可少的绣品之一,有着生儿育女的特殊寓意,通常为一对,所以当地也称“儿女枕”。在澄城,再贫穷的家户出嫁女儿,装新枕都绝不能少。枕顶是装饰于新婚枕头两头的两块正方形绣片,图案以花草及禽鸟为主,多为象征富贵美满的桃花、梅花或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金瓜以及象征甜蜜爱情的鸳鸯戏水、鹭鸶探莲、鱼戏莲等。这样两个刺绣精美的长方体枕头在嫁妆中异常显眼。
针扎也称针葫芦,是新媳妇嫁到夫家,送给夫家众位女眷的重要见面礼。送针葫芦也称“结缘法”,是结识夫家姊妹,相互了解认识的最佳方式,通过赠送小小的针扎,彼此结下深厚的情意。针扎造型多样,有石榴形、佛手形、金瓜形、鱼形、猴形、鹿形、顺袋袋形、马奶奶形、抓髻娃娃形等,其形象生动可爱,刺绣精美富丽,让人爱不释手,也寄托着新人对亲朋的美好祝福。
裹肚是妻子做给丈夫的贴身绣品,寄托着新媳妇对丈夫的深情。人常说“丈夫前边走,带着婆姨两只手”,指的正是像裹肚这种穿戴在身上的绣品,她们是婆姨一针一线编织起的情思梦网,伴随着远行的丈夫平安回到身边。搂肚也称满腰缠,是系在腰间装贵重钱物的小袋,相当于现在的腰包,其表面通常绣着精美的纹饰,它是常年在外奔忙的丈夫随身必备的重要物品,上面绣满了盼夫归来的妻子的绵绵爱意。丈夫上身着白布衣,下身穿黑布裤,腰间系上色彩绚丽、绣工精美的楼肚,脚上踏着遍纳的云头鞋,甚是英俊潇洒,像是向世人诉说着和谐美满的家庭温情,也炫耀着家妻的贤惠与巧思。
婚后生子是人生又一大喜事。从怀孕开始,母亲及孩子的奶奶、外婆、妗子(方言舅妈)、姑姑等至亲就开始为孩子绣制衣物及护生动物。当地有“妗子的裤、姑姑的鞋、外婆的帽”的说法,可见孩子将要出生,家中谁也闲不着。孩童绣品在装饰做工上多采用拼、贴、绣、摞、搐、缀等手法,极尽手艺之所能。服饰有牛舔舌鞋,虎头帽、虎头枕、裹肚、牌牌、围嘴、斗篷等,种类丰富,造型稚趣可爱,传达出长辈对孩童的殷切期望与深深祝福。
澄城刺绣的艺术特点
澄城刺绣保留着我国较为本源的刺绣样式与特点,风格多样,整体粗犷大气而不失秀丽,纹饰夸张抽象,寓意深长;构图讲究满布和对称,饱满而张扬;色彩纯度高,配色和谐大气,花草多不局限于现实的固有色,更多遵循艺术规律,显示出程式化的美学意象,讲究色彩搭配的协调美观,艳丽而不失雅致;装饰趣味浓厚且造型变化多端,并富有深刻民俗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域特征,是中华民族早期图腾符号和母体文化世代传承的继续,充分体现出黄河文化粗犷豪放的特点。
澄城刺绣针工细腻,花形简洁明快,刺绣多以古老的剪纸纹样为蓝本,运用裹绣法,切换分割色彩,形成神奇瑰丽富于想象的艺术面貌,体现出澄城人浪漫粗犷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心理。澄城刺绣多为民间日常应用刺绣,作为专门作品的刺绣创作并不多,作品以小幅居多,人物比较少,有人物也多以小孩的形象出现。刺绣描摹现实的作品较少见,主要是流传至今的程式化的传统纹样,这些纹样在艺术形式和色彩搭配上注重审美趣味的同时,更多是取其悠久的既定寓意,这些美好的象征寓意以图案的方式穿越千百年,流传至今。
澄城刺绣的发展现状
澄城刺绣作为中国北方——陕西民间刺绣的重要代表之一,其选料及工艺并没有当时南方宫廷刺绣那样的奢华与考究,同时也受大众生活水平的影响,刺绣多在棉布表面绣制,而并非是丝绸或锦缎,且绣品也以民用为主。随着民间艺术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以及大众对其关注的深入,澄城的民用家居绣品也开始出现贵族化的倾向,出现丝线及缎面材质的刺绣,且图案内容也尝试现代题材的大制作。在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今天,保留好澄城刺绣这一古老而传统的原生态工艺显得格外重要,沿袭民间传统绣法是继承保护澄城刺绣的重要举措。
2004年澄城被陕西省文化厅授予“陕西省民间刺绣之乡”称号,进一步肯定了澄城刺绣的卓越地位。不过,澄城刺绣虽然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但其在当代的发展并不乐观,随着机绣制品的增多,极大地冲击了原本就费时费工、效益低、成本大的手工刺绣,加之从事刺绣的民间艺人大多年事已高,有的已经谢世的老艺人也带走了很多传统纹样绣制的绝技,还能制作的一些艺人也只是做一些市场销路好的鞋垫、虎头鞋、香包之类,很难继续推动刺绣技法的锤炼和精进,这就使更多的传统绣制走向衰落,濒临灭绝,如不及时抢救和保护,将会造成传统文化缺失的遗憾。
(图片由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