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领导干部辩证思维能力

2014-07-15王昌荣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矛盾思维能力马克思主义

王昌荣

作者: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学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掌握辩证思维方法。领导干部只有掌握辩证思维方法,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认识规律,更加科学地解决问题,更加有效地推进工作。

当前领导干部在辩证思维能力上存在的不足

当前,从总体上看,我国各级领导干部的辩证思维能力是适应的,但从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来看,笔者认为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谋划工作以偏概全,缺乏“五位一体”的辩证思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必须深刻认识“五位一体”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不可偏颇。但是在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在谋划工作时,对五大建设的丰富内涵及辩证关系把握不准,凭个人好恶和经验习惯抓谋划、作决策,专注一点不及其余。有的领导干部只研究工作动力机制,不考虑利益平衡机制,以至于“狼烟四起”,后人难以收拾。也有的领导干部眼睛专注于“平衡术”,不敢求创新,不敢去突破,以至于“占位多年,山河依旧”。归根结底,都是没有认识到不同方面的工作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把“五位一体”的全局割裂开来了。

二是推进落实顾此失彼,缺乏点面结合的辩证思维。决策正确了,关键在于落实。抓工作落实,是由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的过程,无疑需要克服主观的诸多障碍,需要点面结合的辩证思维。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领导干部虽然也知道抓工作应该抓全面,可自觉不自觉就变成了只抓特色、只抓强项,搞“单打一”“一招鲜”,热衷于抓盆景、出显绩,对打基础、谋长远的事不闻不问。反过来,也有的领导干部在抓工作时零敲碎打,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成天忙得不亦乐乎,但就是不出活儿。有的推进工作不讲成本、不计后果,追求大干快上,一鸣惊人,看上去“成绩”很大,实际上后患无穷。这里面,既有过于看重“点”上突破的问题,又有过于看重“面”上铺开的问题,缺乏“点”与“面”的结合,这就是缺少了辩证的考量。

三是面对困难简单对待,缺乏综合统筹的辩证思维。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今天的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利益调整期、矛盾凸显期,情况千变万化,形势纷繁复杂。可以说,任何地方、任何层级的领导干部每天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和问题。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由于对矛盾成因、对立双方的特点及变化趋势缺乏辩证分析研判,因而见事不早、处事不当,结果是留下隐患。有的领导干部对困难问题认识不足、简单对待,总想用统一代替对立,结果是错过了解决矛盾的最佳时机,最后反而导致矛盾激化。有的领导干部习惯于用对立的思维和办法去解决问题,就对立论对立,结果使本来可以调和的矛盾不可调和,反而日益激化,造成难以收拾的局面。

从目前领导干部辩证思维能力不足的现状来分析,影响领导干部提高辩证思维能力的主要原因是“三个不够”:一是培训不够重视。不少地方在“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指导下,对知识普及重视了,但对世界观、方法论的掌握却忽视了,导致在干部教育培训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术轻道”“重末轻本”的倾向。二是个人不够努力。一个领导干部对自身能力的需求,与所处大环境有关,也与个人成长经历有关。三是考核不够科学。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能够真正考准考实干部,特别是对干部的辩证思维能力的考察没有具体的标准。

提高领导干部辩证思维能力的对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这指明了辩证思维能力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我们应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蕴含在其中的辩证思维方法,不断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使我们的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为此,应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把辩证思维贯彻到国家治理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当前,我国国内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特征更加明显,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在主流思想舆论进一步巩固的同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有所滋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该重视全民族全社会辩证思维的养成,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们国家指导地位的高度,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把辩证思维贯穿国家治理理念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等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把辩证思维贯彻到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关系到党的事业和国家的未来。要把培养辩证思维能力贯穿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辩证思维能力。一是识人环节。识人是用人的基础,识人难,但也有规律可循。用唯物辩证法考察干部,看干部的多岗位业绩,看干部的一贯表现,看干部的群众口碑,看干部的道德品行。二是培训环节。切实加强对干部的理论培训,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教育。在这方面,党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党校教学应始终把握好“传道、授业、解惑”的关系,更加突出理论教学的分量,安排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重点帮助学员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当前,重点要抓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通过培训,重点提升领导干部的辩证思维能力。三是考核环节。改进干部考核方法手段,既考工作指标完成情况,又考基础性工作做得扎实不扎实;既考日常工作情况,又考重大复杂工作情况;既考一时一地工作情况,又考长期多岗位工作情况,用考核指挥棒引导干部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在领导干部个人学习实践上,注意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敢于担当与善于担当的关系。担当是党员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有对全局和局部的辩证考虑,善于发现问题,分析矛盾,解决问题。只有把敢于担当与善于担当结合起来,做到既坚持原则、较真碰硬,又能克难攻坚、善作善成。二是高调做事与低调做人的关系。高调做事,要求坚决破除“无过即为功”“一团和气”的习气,雷厉风行,敢作敢为。低调做人,就是踏踏实实、埋头苦干,摒弃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对领导干部来说,低调做人与高调做事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不知道如何做人,即使再有才华,也可能迷失方向、走错道路。如果不知道如何做事,那就是在其位不谋其政。三是政令畅通与联系实际的关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确保政令畅通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关键问题。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和规定,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同时,因地制宜,求真务实,不唯书唯上,既要保证上级党委政府政令畅通,又能立足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四是实绩与潜绩的关系。显绩与潜绩都是政绩,两者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潜”是“显”的基础,“显”是“潜”的结果。但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重视做抓基础利长远的事,应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定力;另一方面,善做善成,干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不断创造出新的业绩取信于民。

猜你喜欢

矛盾思维能力马克思主义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培养思维能力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培养思维能力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