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HALES雷达常见故障与处理实例

2014-07-14李华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6期

李华

【摘 要】 由于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为了能尽快处理,解决故障,不影响管制人员对雷达信号的使用,确保航空安全的正常运行,因此,总结了有关THALES雷达的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法。

【关键词】 THALES雷达 屏蔽区 tracking zone

雷达的故障一般可分为硬件故障,软件故障或是因外界因素引起的故障。硬件故障是指设备自己因使用时间过长造成的老化,损坏,或使用不当引起的破坏。比较常见的故障为一次发射机放大/驱动模块,一次LNA,一次发射机制冷单元,一次接收机制冷单元,空压机,编码器电源,二次风扇模块等。

排除故障时需要分析判断,在LCP上会有告警信息的显示,有时它会提示你故障的部位,但光看告警是不够的,需要结合设备机柜上的实际情况来判断故障原因。像放大模块会有对应SST区域变黄,放大器区域变红,指示灯变红,编码器电源则会提示方位信息丢失,编码器故障,需要去机柜后方查看电源模块是否正常。在处理的过程中思路一定要清晰,如果无法判断故障位置,就需要根据连接图与电路图来进行分析,并一部分一部分的排除,最后确定故障部位并实施更换。在更换时也需要一定经验,在更换一次发射机制冷单元时我们就遇到这样的问题,由于当初外方安装时的顺序问题,在风扇单元的上方是发射机控制显示部分,两者之间的空隙很小,风扇单元上部的固定螺丝卡在里面,无法将下面的模块推出。

如果要将上面的控制显示板等全部拆除,不单耗时很久,其背部的连接也十分复杂,很难短时间内恢复。最后在维修人员的集思广益下,决定拆除单元两侧的固定架,降低模块高度,从而取出风扇单元,但更换新单元时还要考虑同样问题,因此在考虑风量制冷效果的前提下,稍微减小了安装高度,为下次的维修处理减轻了压力。要留意的是有些故障处理结束后需要在面板上或者软件上进行复位,不然告警状态不会消失。

2010年11月8日15点23分时值班员发现LTM显示上MWA、B模块变红,二次A路(主用路)背景变黄,DPC模块变黄,一次雷达由B路自动切换到A路。一次雷达B路无一次信号,自动切换到A路,信号未中断。2010年11月11日获得停机许可后进行测试,将一次B路上线,调LNA衰减器数值,原始数值为目标通道I,Q为20,21,气象通道I,Q为13,14,调节LNA气象通道I,Q为20,20。设备恢复正常。

重新换上测试RECEIVING FILTERS S/N10193正常,可见之前的告警显示此件故障,但实际未故障,因此让此件继续工作,换下之前备件S/N10192。但重新换上LNA S/N158后设备仍故障,因此确定LNA S/N158故障。由于LNA S/N158故障使气象通道I,Q数值变化,使得气象与目标通道数值差过大并导致一次B路出现异常,无法输出信号。

同类故障处理建议:(1)发现类似故障应观察输出信号是否正常。(2)查看LTM上的显示与LTM里的告警信息,虽然RECEVING FILTERS TFH349模块显示故障,但告警信息里有目标通道的告警,有可能并不是告警模块的故障问题,此例就是,实际上是目标通道的故障导致LTM上显示此模块故障。因此在排除LNA故障后应先确定目标与气象通道I,Q输出是否正常,再继续判断故障问题。(3)在无法处理和不能保障信号正常输出的情况下不要随意重启通道,此次中就出现过一次两路同时重启导致信号暂时中断。

软件故障一般是因软件设计问题所造成的故障,这里比较常见的是因为软件版本无法适应探测区域的状况,处理能力不够强,而引起的干扰,假目标等问题,需要升级系统版本,要注意的是由于设备是冗余的,所以需要两个通道的版本相同,否则设备无法正常工作。还有病毒木马的隐患,所以专用机器上不能使用U盘等可能携带病毒的载体,需要移动光驱灯方法来提取数据。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使用时间过长,在安装目录的路径RCMS\LOG\BACKUP里面会有每天自动记录的存档,过多的话会影响设备运行速度,同时造成无法存储日志,故障信息等问题,需要定期清理。

外界因素引起的故障主要是电磁干扰,天气,地物引起的反射与折射等。主要影响是引起假目标,影响管制员指挥,造成DPC过载,死机或者重启,丢失雷达信号。

由于二次雷达接收频率为(1090±3MHz),外部干扰源的频率与雷达频率有重叠部分,雷达接收机接收目标信息的同时也会接收到这些干扰信号,形成假的框架脉冲,当真假脉冲超过接收机的出了力能力时就会形成过载,严重时便会造成死机。对于外界干扰源只能及时发现,做好方位距离的记录,并让有关无线电检测部门来进行排查,确认并通知其关闭相关设备才能解决。虽然能够减小雷达的作用距离来减少干扰,但会影响对该距离上实际存在目标的探测,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处理。

THALES一次雷达在天气不好时也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假目标过多,虽然不是每个地方都会出现,但是在探测范围内会不时产生大量假目标干扰管制员。我们可以看到雷达的原始视频和目标的检测,数量之多已经到了能让管制人员无法使用该雷达的信号,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雷雨天气,或是乌云较多的阴天,目前比较合适的办法就是关闭一次雷达辐射,不让其输出信号,也就不会造成影响,当然只是在不可容忍的情况下才会这样。目前也在同外方研究,希望能对系统升级,提高设备的处理能力,来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当然在CBP里我们也可以进行参数设置来改变动态反射参数(Dynamic Reflector Processing),固定反射参数(Permanent Reflector Processing),修改TVBC曲线等方法。如果是在固定的范围内也可以用屏蔽区和非初始化区来解决问题:(1)首先在IRIS上用画图功能画出你想要设置区域的图形;(2)在CBP参数的tracking zone中找到设置区域的类型(blanking area或non initiation area);(3)找到类型后,用IRIS测出要设置区域的X/Y坐标值,输入到相应参数项中;(4)需要多次修改,使被设图形与所画图形重合即可;(5)设置完成后,在CBP中的tracking zone里将所选区域中的IS USE设为true才起作用,否则设为false;(6)如果不想再IRIS上显示区域,在CBP的LD output里的area select将所选区域的enable改为false,否则设为true;(7)无论在IRIS上显示与否,在tracking zone中设为true,该功能就已经实现。

参考文献:

[1]THALES技术资料MWA_2000S-A.

[2]THALES技术资料GRA_2500S.

[3]THALES技术资料SST_200A.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