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的实践
2014-07-14余妍霞,史铁杰
余妍霞,史铁杰
摘 要:“中国梦”是实现社会文明的一种预期,其核心内涵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诸多理念一脉相承,体现了华夏文化的一种历史延续。中国梦的实践既要以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为基础,同时又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要注意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的形与神、扬与弃、外来与本土的几种矛盾关系,以有效地保障中国梦的实践。
关键词:中国梦;传统文化;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2-0133-02
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讲话之后,“中国梦”成为国人乃至世界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并且在各类工作实践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践行“中国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事实上“中国梦”作为一种美好的愿景,其实现必须要建立在扎实的根基之上,从中国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无疑是实践“中国梦”的重要途径。
一、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是实践“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中国梦”是一个动态的概念[1],今天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国民所倡导的“中国梦”是建立在历史的基础和现实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之愿景,是实现社会文明的一种预期,其根本目标是走向文明,其核心内涵体现了华夏文化的一种历史延续。
从历史视角来看,在3 000多年前,中国传统文化中就以“经纬天地曰文,照耀四方曰明”,来解释文明,《尚书》以“睿哲文明,温恭允塞”来表述文明的认识,在《周易》中以“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来表达这一美好愿景,到清代更是将文明落实到“辟草昧而致文明”的实践中。而到了近现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先进的理论更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基础上的时代创新,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不断创新、逐步走向完备的思想理论体系。可以说从东方文明古国,到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文明,“中国梦”是一种动态发展的文明之梦、富强之梦。
从文化视角审视,“中国梦”的文化意蕴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所以,中国梦作为凝聚和激励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动力,必须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实现。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主要在于使民族精神得以凝聚、提升、发展,永不衰竭[1]。
可见,社会文明的发展必须要建立在文化的根基之上,今天要成就“中国梦”,就必须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践“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践“中国梦”提供丰富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实现中国梦的丰富资源,有学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归纳为:天人和谐;道法自然;居安思危(忧患意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诚实守信;以民为本;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大同[2]。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明的国度,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不同时期的文化经历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的传承与发展,逐渐沉淀、凝练成为称之为“中国精神”的一种特定的文化传统,并且在长期潜移默化中渗透到每一时期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价值观念之中。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深刻指出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所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优势,彰显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文化强国梦托举起伟大“中国梦”。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践“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就像一个绵延不断的河流,源头来自远古,又由许多支流、干流汇合而成。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来工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智慧和思想,是中国人民价值认同的精神纽带,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实现中国梦,需要文化精神的滋养和激励。中华文明数千年延而不衰,中华民族在历经磨难中日益变得强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对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自觉认同是其重要根源。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史表明,中华民族能够顽强独立,其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每个中国人强烈的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这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普遍心理基础和基本精神动力。实践“中国梦”需要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和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需要将个人梦与国家梦紧密相连,需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而这些都能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经典支撑。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践“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正能量。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保障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也认为,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国与国冲突发生的主要根源是文化,文化和文明作为一种重要的力量资源直接主宰今后的全球政治,从而成为一个国家能否取胜的根本的和决定性的因素。可见,文化软实力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指向标。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如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发愤忘食”的拼搏意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立身情操;“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等,这种文化对每一个时期人的发展影响深远,并造就了一批批社会有用之才,当今“中国梦”的实践正需要这样的有识之士发奋图强的努力和奋斗。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践“中国梦”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妥善处理文化内容选择中的“扬与弃”
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不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是涵盖了价值观、认识论、思维方式、道德情操、礼仪制度等多方面内容的有机整体。不可否认,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的精髓逐渐总结凝聚,形成一种精神力量,从而影响一代又一代人。但同时,文化的继承从来都不是全盘继承,而是一个不断选择、不断取舍、不断创新的过程,某一时期合乎社会需求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内涵可能在另一时代就需要被重新定位,甚至是彻底放弃。比如在文化传承的形式上当前不可能再是“之乎者也”的死记硬背,在文化价值规范方面也不再遵从“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不平等的价值观念。在今天像“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等都得到了大力的弘扬。因而我们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不可一成不变的拿来,也不能不加考量的抛弃,必须选择其中有利于人的发展、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并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诸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等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华部分,只有这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才能成为实践“中国梦”的坚实基础。
(二)正确把握文化实践中的“形与神”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在实践中落实,而从当前研究者所阐述的传统文化实践的现状来看,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在文化实践中混淆了传统文化的“神与形”,或者说是以文化传统替代了传统文化。文化传统是建立在传统文化上的一种文化行为或行为习惯,其只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诚然,对于文化传统的关注与践行有利于人们认识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但若仅仅停留在文化传统的表面则失去其应有之义。比如诸多研究者忧心忡忡于当前的青少年对于西方节日的重视超过了中国的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或是各地纷纷重建历史意义的建筑、人物雕塑,以此来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方式,再或是将《三字经》等纳入到课程内容体系中,又或是将京剧等民族性文化纳入到正式的教育体系中。不可否认这些做法有其积极意义,但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外在的传统文化的形是否能真正承载和传播传统文化的神。因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建立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之上,只有把握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神才能有益于“中国梦”的实践。
(三)科学选择文化传承中的“本土与多元”
习近平同志强调:“任何科学的理论和制度,必须本土化才能真正起到作用。马克思主义也好,社会主义也好,能够在中国取得胜利,关键就是我们不断推进其中国化,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加以运用。”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多元文化思潮不断冲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社会的普遍价值观因此也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袭。80年代人们惊呼道德滑坡,90年代人们感叹道德沦丧,到了上世纪末人们说现在人没有了道德底线,究其本质是以传统文化为内在支撑的价值取向受到了侵扰。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与发展的共同的精神家园,是民族凝聚力之所在。正如有学者指出,但凡一个大国、一个强国,都具有能在世界上足以称道的本国文化,这是一种真正的本国特色的非物质力量[2]。所以,首先要明确传统文化为代表的本土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也是每一个个体文化认同感的基石,因而本土文化应成为当前社会文化的中心;另一方面,对于外来文化也要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从中汲取文化发展所必需的新鲜因子。总之,既要维护本土文化的独立性,同时又在有选择性地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对世界文化的传播发展做出独具特色的贡献,这种包容、多元和开放的精神也是促进“中国梦”实现的有益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岂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略论[N].人民政协报,2013-02-04(C3).
[2]夏海军,栗志刚.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江淮论坛,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