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的拓展与变式

2014-07-14姚小君

物理通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秒表单摆计时

姚小君

(浙江省余姚中学 浙江 余姚 315400)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是新课程高中《物理·选修3-4》中的重点实验.本实验的课外探究教学,既可以让学生重温实验的相关重要操作和误差来源分析,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单摆周期公式的理解,又可以对此实验进行拓展和变式,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得以进一步提升.下面是对本实验的课外探究式教学设计.

1 重温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

1.1 重温实验原理

根据单摆周期公式

测出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即可求得单摆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

1.2 实验误差来源分析

(1)悬点不固定,导致摆长改变,如图1所示.

图1 悬点不固定产生误差

(2)摆长太短,如图2所示,一般需选择1m左右.

图2 摆长太短产生误差

(3)测量摆长时只测量线长,如图3所示.正确应该是竖直悬挂时,用米尺测出摆线长l,用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直径d.摆长

图3 摆长未计算摆球半径产生误差

(4)摆到最高点或任意某位置开始计时(图4),或单摆做类似圆锥摆运动.正确应该是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保持单摆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

图4 摆球摆动时未在平衡位置开始计时产生误差

(5)摆角太大(图5).应该控制摆角5°~10°,使摆球尽量做简谐振动.

图5 摆角太大产生误差

(6)秒表读数误差,秒表计时太短(图6).一般而言,测30~50次全振动时间比较合适.

图6 摆动次数少,计时时间短秒表读数误差

实验中,应尽量减小实验误差,摆长选择约为1 m左右,要求相对误差Et≤0.5%.累积多次全振动时间求周期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 实验的拓展与变式

2.1 条件限制情况下的测g实验设计

【例1】有位同学要测定重力加速度,手边只有一根结实的长细绳、秒表、30cm长的刻度尺,还有一块质量约为2kg的不规则形状的石块.请你帮他设计一个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写出实验步骤,推导出重力加速度值的表达式,并进行实验.

2.2 结合图像类测g问题 展开讨论 撰写科学小论文

【例2】两位同实验小组同学某次实验得到的数据按表1记录数据.

表1 实验表格

但他们在记录摆长时总是少加摆球半径,若他们在测周期时均没有出现技术差错(如多数或少数全振动次数等情况),则甲同学根据表格算出的g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相比总是偏小,但乙同学在把他们记录的数据绘入T2-l坐标系并作图(图7)后发现,图像虽未经过原点,但斜率而T2=,根据图像计算g值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非常接近,于是两位同学因为意见不统一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请你试着解释这个问题,并撰写成科学小论文.

图7

2.3 应用单摆装置测定其他物理量

【例3】给你一块小磁铁、一块铁板、秒表、刻度尺、木架、细线等,你如何估测当磁铁与铁板相距1 cm时相互作用的磁力?

【例4】如何用秒表、游标卡尺和一个小钢球粗略测量凹面镜(或凹透镜)的半径?请阐明简要步骤并进行实验.(已知凹面镜半径远大于小钢球半径)

【例5】现有一块秒表、一台天平、一个重物、一根足够长且不宜伸长的细线,如何估算一物体从高处落下时受到的平均阻力?请阐明简要步骤并进行实验.

2.4 单摆“新”现象探索与研究

一次实验课上,有几个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如图8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单摆,使它们相隔一定的距离,让一个单摆小球(假设A球)开始以一定的角度(一般在5°至10°左右)摆动时,另一个小球B也开始跟着摆动,经过数次摆动以后,A球在最低点的速度为零,B球速度达到最大;再经过同样次数的摆动,B球的速度为零,A球速度最大 …… 这样不断重复,情形类似于两个等质量小球的弹性碰撞.试经过实验探究,得出以下结论:

图8 单摆“新”现象的探究

(1)两小球间能量能全部转移,且传递过程是可逆的;

(2)能量传递时间与两摆悬点间水平距离有关;

(3)能量传递时间与单摆振幅无关.

x/cm L/cm t/s 3 4 5 10 15 20 20 6.9 7.4 7.7 10.0 12.8 15.2 30 11.2 11.8 12.1 15.8 20.0 24.4 40 17.2 17.9 18.6 24.2 30.5 36.0

解释上述实验现象:

以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两摆摆动过程中,在忽略系统所受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系统在水平悬绳两端所受外力不做功,故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在任何时刻,我们都可以列出如下能量守恒式,设A球从最高点h0开始摆动,水平方向v0=0

整个系统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所以系统动量守恒

当B球在最大位移处时,由式(2)可知,因为

所以

式(1)简化为

当A球在最大位移处时,由式(2)可知,因为

所以

式(1)简化为

两小球间能量能全部转移,且传递过程可逆.

两球质量相同,当A球开始摆动时,A球摆动的周期是一定的,B在A的驱动力作用下也开始摆动.A,B摆悬点间水平方向的传播可认为是通过波的形式来传播的,在周期一定的情况下,传播速度v只与介质有关.故传播能量所需时间与波传播的距离成正比,由下式确定即.这就是前面实验的第2个结论.能量传递时间与两摆悬点间水平距离有关.对于同一根水平绳、同一个摆,如果悬点之间距离不变,只改变振幅,根据周期公式可得周期是不变的,从而得出能量传递的时间不变.这就是前面实验第3个结论,即能量传递时间与单摆振幅无关.

学生课外探究与思考:若初始状态将质量相同的A,B两小球悬挂在同一细线上,给A施加一个水平初速度v0,使A球摆动起来,现象又会有什么不同?试解释之.

3 课外巩固与思考

(1)(1999年高考上海卷)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用摆长L和周期T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g=______.如果已知摆球的直径为2.00cm,让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线的悬点,摆线竖直下垂,如图9所示,那么单摆的摆长是______cm.如果测定了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10中的秒表所示,那么秒表的读数是______s,单摆的振动周期是______s.

图9

图10

(2)某山高耸入云,两登山运动员想估算一下山顶到山脚的高度,但他们没有带尺,也没有手表等计时装置.他们开动脑筋,在背包上抽出一根较长的细线,两人合作在山脚和山顶各做了一次实验,便估算出了山的高度(设他们的身体状况没有因为登山活动而改变,地球半径R为已知,山脚下重力加速度g0=9.8m/s2).请回答:

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步骤及记录的数据:__________.

3)计算山的高度的表达式:__________.

(3)如何用秒表和单摆测地球的平均密度?请阐明简要步骤.(地球半径R已知)

(4)将一单摆装置竖直悬挂于某一深度为h(未知)且开口向下的小筒中(单摆的下部分露于筒外),如图10(a)所示,将悬线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小角度后由静止释放,设单摆振动过程中悬线不会碰到筒壁,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出筒的下端口到摆球球心之距l,并通过改变l,测出对应的摆动周期T,再以T2为纵轴,l为横轴作出函数关系图像,就可以通过此图像得出小筒的深度h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图10

1)如果实验中所得到的T2-l关系图像如图10(b)所示,那么真正的图像应该是a,b,c中的__________.

2)由图像可知,小筒的深度h=__________m;当地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m/s2.

猜你喜欢

秒表单摆计时
畅游计时天地
时间测量用秒表 秒表用法我来谈
腕表计时2.0
无时无刻不在冲刺的人生
单摆周期问题的归纳与深化
发挥等效法在单摆运动周期问题中的大作用
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化
玩转秒表
24时计时法
基于CC2500 的无线电子秒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