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松桃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研究

2014-07-14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铜仁554300

大众文艺 2014年3期
关键词:松桃民俗旅游铜仁

程 磊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铜仁 554300)

松桃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研究

程 磊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铜仁 554300)

松桃是武陵山区民族风情浓郁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旅游资源种类丰富、特色鲜明,旅游市场前景广阔。无论是从少数民族传统,满足游客体验民俗旅游的需求,还是从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条件等方面来看,松桃旅游开发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松桃旅游开发,要立足本地特色,打造精品路线,重点开发历史文化古镇体验游、特色民族风情村寨游等旅游产品。通过旅游展销会、网络平台等方式和手段推广宣传,加大本县的旅游竞争力。

;松桃;旅游资源;旅游产品

松桃旅游资源丰富,兼备以自然风光、山水名胜为主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以历史古迹、文化遗迹、革命纪念地、民族风情为主的人文资源。近年来,松桃按照“梵天净土•桃源铜仁•文化松桃”的旅游定位,抓住游客体验异地民俗风情的需求,加大力度进行资源开发,旅游产业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相邻的湖南凤凰等地相比,松桃在旅游产品宣传、旅游项目更新、旅游目的地形象构建、旅游精品路线策划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需要加大力度整合当地的旅游资源,将旅游产业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松桃概述

松桃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渝、湘、黔三省交界处,是1956年全国最早成立的5个苗族自治县之一。全县总面积3400平方公里,2010年末总人口69.9万人,县内生活着苗族、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22个少数民族共约33.435万人。

松桃自然风光秀丽,森林覆盖率高达50%以上,地势高低悬殊,群山起伏,呈现出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形态,县周围分布有“松桃八景”奇观1,与江口、印江交界处,还耸立着佛教名山—梵净山。除此之外,松桃人杰地灵,人文景观独特,正大乡苗王城、明清古镇寨英、中国南长城豹子岭、云落屯古悬棺、乾嘉苗民起义古战场等著名文化古迹及遗址,年代悠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生活在松桃的民众,深受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影响,始终保持着较为浓郁的苗族文化传统,在节庆活动、服装饮食、音乐舞蹈、文娱体育、房屋建筑、工艺美术等方面都保留着鲜的民族特点,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人文风情。多才多艺的少数民众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苗族花鼓戏、滚龙、巫技绝活、武术等多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扬省内外,民俗旅游资源异彩纷呈,具备开展民俗旅游的基本条件。

二、松桃旅游现状

近年来,随着松桃交通条件改善、外界对松桃的了解的增多,再加上受到周边如湖南凤凰等地旅游热发展的影响,到松桃旅游的人数也呈现出不断增涨的趋势。

据铜仁年鉴统计,2010年松桃接待游客101.83万人次,2011年接待155.89万人次,入境游客由2010年的1083人增加到2011年的1551人次。2整体上而言,到松桃旅游的游客人数呈上升趋势,旅游发展态势较好,但还远远赶不上临近的江口县、凤凰县等地的发展进度。

从客源地来看,国内湖南、重庆、四川等省市仍是松桃主要客源地,河南、杭州、广州等地区客源市场呈现大幅度的增长。3杭瑞高速公路的开通,将大大改善现有交通格局,为松桃提供新的客源。从客源地来看,松桃客源地范围广,旅游市场前景较为广阔,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三、松桃旅游资源开发策划

松桃旅游产业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要重塑观念,建设一批特色旅游项目,协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要注意传承和保护好民俗资源,延续地区特色和传统。综合考量松桃县现有的旅游资源,可重点开发以下几种类型的旅游产品:

1.历史文化古镇体验游

推广古镇旅游,不仅有利于保护本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还有利于保护村镇的自然环境、田园景观、传统文化、民族特色等资源,促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位于梵净山脚下寨英河畔的寨英古镇,处县城西南方向,距离县城约50千米,系贵州省五大名镇之一。自2003年以来,寨英先后荣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滚龙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和“2013中国最美村镇”等美称。古镇依山傍水,是贵州保存有较完整城墙、码头(水门)、街道、商号、会馆、寺庙、店铺、仓库、药铺、学馆、驿站等设施的古集镇,集明清建筑艺术、民俗文化、人文风情于一体,但由于自然和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明清城墙和建筑年久失修,呈现出了破败的态势。

寨英镇开发,要立足于本地古镇特色,完善古建筑的修复工作。2011年寨英完成了寨英古建筑群、万寿宫的修复工程建设,在接下来要进一步修缮具有代表性的店铺、商号。除此之外还应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住宿、饮食、观光游览车、交通等配套设施建设,最好在镇中心广场上设置旅游导览图,配置观光游览车,满足短期突发性旅游的需求。最后,应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设计具有古镇民俗风情的传统工艺品,满足游客前来观光时购买特色旅游纪念品的需求。

2.特色民族风情村寨游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旅游是指“旅游者为异域或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以一定旅游设施为条件,离开自己的居所,前往旅游地(某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4简而言之,民俗旅游是指依托当地的民俗资源,将其作为旅游对象,开展旅游活动的行为。贵州重点打造的西江千户苗寨景点,就是善用民族村寨资源,发挥其经济效益的典型。

松桃响水洞村是一个具有独特民俗风情独特的特色村寨,但因地处深山、交通不便,2011年以前很少有游客前往参观旅游,有必要开发响水洞村的民俗资源,将其打造为一个特色民族风情村寨游景点。

响水洞位于松桃县东的盘石镇,风景优美,梯田景观浑然天成,十分壮观。现有人口1300余人,苗族人口占大多数,因地处深山,常年与世隔绝,寨子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村民日常使用苗语交流,这里至今仍保存着完整的苗族语言文字,十分独特。响水洞村民族风情斐然,保有自身特别的魅力,上刀梯、下火海、花鼓舞、狮舞、傩戏、八人秋千等民间绝技一直在这里延绵传承,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在这里悄然延续。

响水洞内除遗存有古吊脚楼等特色建筑外,近年来还重新修建了风雨桥、水车等景观。2011年以来响水洞筹备成立民俗文化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接下来,需要进一步投入资金,除了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外,还应修缮观光景区道路。今后几年,可投资兴建一批小型民宿,满足游客前来观光、写生、体验民风时的长短期投宿需求。

3.举办少数民族文化节等活动

节日文化对一地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节日期间聚集的大量人流会带来消费和招商引资的可能性,产生巨大的经济收益。松桃少数民众能歌善舞,爱好文娱活动,历来有举行“苗歌会”的传统。“苗年”等大型节日时,会场更是人山人海,挤满了前来观看表演的民众。

近年来,各省申报了多项与苗族民俗文化遗产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作为苗族民俗风情浓郁的一个县,松桃尚未申报过与少数民族习俗有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松桃少数民族众多,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可筹备组建少数民族文化节,邀请各个民族优秀的演员前来表演,并可吸取《印象丽江》等歌舞剧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特色,编制优秀的歌舞剧作品进行演出。

4.加大力度开发旅游纪念品

旅游商品开发,需加入地方特色,包装商品的文化内涵,提高产品的吸引力。松桃特色旅游商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农产品,一类是特殊工艺品。

品牌的建立对一地农产品的销售有非常重大的作用,松桃有很多久负盛名的农产品,盘石镇的响水洞油粘米、十八箭红粘米历史悠久,曾经为“贡米”。永安玉米酒生产工艺特殊,具有好上口、无异味,劲大、不易上头、香味纯正等优点,远近驰名。6需加大力度筹建品牌,加大产量形成规模,达到获取经济效益的目的。

松桃最富盛名的特殊工艺品莫过于四面鼓,这两年少数民族文化展演成为松桃观光旅游一大亮点,随着民间表演的兴盛,对四面鼓的需求逐渐增加,一面鼓售价就可高达3000元左右。松桃市面上所售的四面鼓大多是拿来作为乐器使用,可研发一些轻巧精美、便于携带的小型四面鼓,供不会打鼓的游客选购。

四、总结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旅游资源的开发策划应该秉承“在发展中进行保护,在保护中继续传承”的思想,善用本地资源,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优化。整体上而言,松桃县旅游资源丰富,所缺少的就是宣传力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到旅游客源地宣传,2013年苏州市签订对口帮扶铜仁市的协议,将在经济、旅游等方面对口帮助铜仁市,要利用好这个时机,多到当地宣传,吸引当地客源。二是通过旅游推介会和招商会进行推广。要利用好诸如“贵州省旅游发展大会”等开展的时机,通过宣传片播放、经典景点推介等方式展示本地主要旅游产品。三是开展大中小学生春游活动、寒暑假体验活动。目前,高校开展春游已经成为流行,大多数高等院校都会在春季时组织本校学生到周边景区旅游,愉悦身心。铜仁现有中学数量约250余所,人数约30万人,小学1400余所,人数约44万余人,高等学校3所,约有学生数4万余人7,具备开展春游的基本条件。县政府利用好微博、微信等现代营销手段,增强和学校的合作,为年轻学生到松桃旅游提供便利,在年轻人中增加影响力。

总而言之,松桃开展旅游活动时,不应流于形式,要注重保持地方特色,还原传统,让游客流连忘返。

注释:

1.“松桃八景”即县城东的松江晚渡,响水泉飞;南的云落耸翠,屏山烟霭;西的蓼皋春眺;北的秋螺回澜,文笔凌云,石滩泻浪.

2.铜仁统计局:《铜仁统计年鉴2011年卷、2012年卷》,内部资料.

3.《松桃年鉴》编辑部:《松桃年鉴2011》,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第392页.

4.巴兆祥:《试论民俗旅游》,旅游科学,1999.02.

5.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贵州雷山县—苗族鼓藏节,台江县—苗族姊妹节,云南保山市—苗族服饰(昌宁苗族服饰)。第一批(扩展名录)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桐梓县、安顺市西秀区、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纳雍县、剑河县、台江县、榕江县、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丹寨县联合申报—苗族服饰。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贵州省台江县—苗族独木龙舟节,贵州省安顺市—苗族跳花节,湖南省绥宁县—苗族四月八姑娘节,贵州省丹寨县、雷山县—苗年.

6.《松桃年鉴》编辑部编:《松桃年鉴2011年卷》,昆明:昆明民族出版社,2011年12月,第515.

7.铜仁市统计局编:《铜仁统计年鉴2012年卷》,内部资料,第302页.

[1]铜仁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铜仁地区民族志》,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10月.

[2]铜仁市统计局编:《铜仁统计年鉴2010、2011、2012年卷》,内部资料.

[3]松桃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松桃苗族自治县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

[4]《松桃年鉴》编辑部编:《松桃年鉴2011年卷》,昆明:昆明民族出版社,2011年12月.

[5]政协松桃苗族自治县文史委员会:《松桃文史资料第七辑•苗族史料专辑》,1990年5月.

[6]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编:《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志》,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0.10.

猜你喜欢

松桃民俗旅游铜仁
发现非遗之美
护好梵净山讲好绿色铜仁发展故事
唱响美丽铜仁 助力自然遗产保护
诗书画苑
铜仁市委离退局组织退休干部外出参观考察
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铜仁学院李秋焘作品欣赏
昌平区民俗旅游持续增长
西安市智慧民俗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铜仁市委离退局调研员罗用娉一行到松桃调研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