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推动兰州演艺事业的发展
2014-07-14霍玉焕兰州歌舞剧院730000
霍玉焕 (兰州歌舞剧院 730000)
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又一次伟大革命”,竞争机制引入文化领域,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面对严峻的新形势,艺术表演团体如何解决生存问题,把握机遇、调整思路,加快发展,已成为当前演艺实体必须认真思考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因此要研究文化演艺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从根本上深化改革解决生存问题,用艺术手段促进发展,要生存,必须改革;要发展,必须创新。
一、整合资源,开展改革
近年来,兰州艺术表演团体的大改革有三次,前后经历十余年,各剧团解放思想、不断探索,大胆开拓,逐年推出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这些改革实践无疑给板结了几十年的剧团送来了清新的春雨,成效是显著的,收获也是喜人的。2012年市委、市政府以兰州歌舞剧院、兰州戏曲剧院、大剧院演艺中心、舞美中心、金城剧院、兰州剧院的资产为基础,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兰州演艺集团,为市属国有重点文化企业。通过把转企改制与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使兰州演艺业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在艺术生产上,积极采用市场运营项目制、演出活动代理制、主要演员签约制、演职人员聘用制等方式生产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适应市场需要的艺术作品;在用人机制上,实行全员聘用制,因事设岗、因岗聘用,竞争上岗,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使经营管理者能上能下,演职人员能进能出;在收入分配机制上,积极建立与岗位责任、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的发展激励机制。
二、开拓创新,推动发展
艺术表演团体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竞争是不容回避的现实,而演出是演艺单位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手段,演出要适应市场需要,实践证明只有精品才能在演出市场上竞争,竞争,无非是争市场,争观众,不但要与演艺单位竞争,还要用非舞台演出的艺术形式竞争,所以演艺单位要有精品意识,创精品出效益,以精品求发展。这种精品需要社会承认,群众承认,历史承认。一是艺术精品“精”在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美学个性。面对市场竞争,一个艺术表演团体必须在艺术上探索出一种独特的风格,也就是说在美学寻求一种鲜明的个性。这是艺术团体在当今市场激烈竞争中发展的前提,也是根本。毫无疑问,一个表演团体要推出精品、首先要有好的,新的内容。但仅靠这种内容上的创新是根本不行的,因为好的内容是属于艺术的共性素质,它必须通过演出单位用自己特定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段把它转化为感性形象以后,才能产生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艺术形象和它所特有的美学个性。有了独立的美学个性,就有独特的艺术表演团体,如果取消了它的美学个性,这个单位实际上也就不存在了,因为它在市场中已丧失了竞争能力,在群众的心目中已经消逝了。作为演出单位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舞台艺术精品的意义并不在于表现什么,而在于怎样表现。例如:兰州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歌舞剧《大梦敦煌》,就是充分发挥地方优势,以敦煌舞蹈为展现内容的手段,已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在国内外演出1000余场次。这种风格独特的舞蹈团、包括国家直属的舞剧团以致国外著名的舞蹈团体也只能是望尘莫及。二是表演团体的发展就是对艺术风格精益求精的过程。时代在发展,一个艺术表演团体切不可初步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后,就满足于一时一戏的成功,自我陶醉。因为社会在不断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以至每个家庭及个人的文化水平、工作节奏、生活内容、消费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早已引起人们对艺术审美心理和欣赏要求的重大改变。所以,作为艺术团体要不断分析、认真研究观众对艺术审美心理与欣赏习惯的变化及趋向,对本团的艺术风格进行不断地充实、完善和创新,以适应满足当代观众的需求,并培养提高他们的艺术情趣。这是精益求精的过程,也是艺术表演团体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艺术精品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在新的时代推出的艺术精品,就必须要有新的形式,新的色彩,这样才能把群众吸引到剧场里来。
三、用人用策,全面发展
兰州交响乐团是目前西北地区唯一一家职业交响乐团,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改革中我们强化强化品牌,为使我市拥有具有公益性质的高雅艺术院团、推动高雅艺术品种发展,保留兰州交响乐团事业单位性质,委托由兰州演艺集团代管,实行企业化管理。撤销兰州戏曲剧院,将其县级事业单位建制和部分人员调整到兰州金城关文化博览园及下属的兰州国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秦腔博物馆、兰州彩陶馆、桥梁博物馆、文化体验馆,解决各馆无编制、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破解我市整合文博资源、成立兰州金城关文化博览园、促进文博事业发展无建制、无编制的难题。在市文化馆下设的农村文化工作队更名为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加挂“大型活动演艺部”牌子,将戏曲剧院90名具有一定艺术特长的业务骨干带编制划转到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充实基层文化服务力量,面向基层发挥特长,开展全市性大型文化活动,加大送文化下基层的力度,充实后的基层文化服务中心,每个业务人员担任一个乡镇或街道的文化辅导员,充分发挥文化服务、指导和组织活动的职能,尽快建成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年龄偏大、不适宜继续从事本专业的演艺人员划转充实到市文化馆、市博物馆、“八办”纪念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按照中央、省市有关改革精神,兰州演艺集团工商注册时,按照中央和省上为国有文艺演艺集团注入资本金的要求,市财政配套注入资本金。演艺集团的办公场所、办公设备等开办费,不足部分由市财政专项资金统筹解决。转制院团原有事业费和专项经费,以转制时上一年度预算安排为基数,由市财政每年拨付转制院团,并随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继续实行演出补贴制,演出补贴在原有补贴标准的基础上给予适当增加。演艺集团加大改造、新建剧场的力度,由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将演艺集团的场馆建设纳入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统筹解决。对兰州演艺集团重点产业发展项目予以支持,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或按场次补贴等方式,支持演艺集团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培育和引导农村演艺市场,在政府举办的政策宣传性演出、重大节庆演出、对外文化交流、慰问演出等文化活动中,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演艺集团承办或参演。转企改制过程中涉及的税费减免等有关问题,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文件执行。
兰州演艺集团改革之初,我们多次赴同行业单位考察、交流,借鉴好的改革经验,按照“有利于留住用好现有人才并吸引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有利于文化事业发展,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则”,积极稳步推进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文艺表演行业的特殊性,从切实保障演职员工的合法权益出发,进行改制,改制中院班子精诚团结,以改革为动力,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干部职工队伍思想稳定,以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姿态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保证了改制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