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汉代时期玉衣与丧葬习俗的演变
2014-07-14杨晓静郑州市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450006
杨晓静 (郑州市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 450006)
从考古材料看,早在东周时期就有在死者面部附以缀玉面幕,身上敛以缀玉衣服的习俗。这种缀玉面罩和缀玉衣服,应是“玉衣”的雏形。1954年至1955年在洛阳中州路(西工段)发掘的春秋战国晚期和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在有些死者的脸部发现许多带孔的玉石片,有的玉石片做成眉、眼、鼻、口的形状,并按五官的位置排列,以象征人的脸部。《仪礼·士丧礼》记载,古时覆盖死者的脸部用“布巾”裹首用“掩”。这些玉石片可能原来是缝缀在这一类的复面织物之上的,已经具有玉衣脸盖的雏形;玉衣的头罩,应是从“掩”演化而来的。中州路墓葬中有些死者身上也有一些带孔的长方形玉石片,应是原来缝缀在死者殓服上的。这种缝缀玉片的殓服,可就是汉代出现玉衣的前身。
建国前已有汉代玉片出土,20世纪50年代又陆续出土一些铜缕、鎏金铜缕玉衣,但都是一些散乱玉片,看不到玉衣全貌。1968年,位于河北满城县的西汉中山王刘胜及妻窦绾墓各出土一套完整的金缕玉衣,这是首次发现完整玉衣。
经修复后刘胜墓的金缕玉衣,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可以分为头部、上衣、裤筒、手套和鞋五部分。头部由脸盖和头罩构成,上衣由前片、后片和左右袖筒组成,裤筒、手套和鞋都是左右分开。整套玉衣由许多不同形状的玉片组成,玉片之间用纤细的金丝加以编缀,所以称为“金缕玉衣”。刘胜玉衣是男式的,形体肥大,腹下有玉琮,全身长1.88米,由2498片玉片组成,编缀玉片的金丝重1100克左右。
现在我国目前出土的汉代玉衣或玉衣片的省、市有北京、河北、山东、江苏、河南、陕西、安徽、湖南、广东和云南等。根据现有资料推断,玉衣应是在西汉文景时期出现。从文帝时期至武帝前期的玉衣,暂定为早期玉衣。如广州南越王墓、山东临沂刘疵墓。刘疵墓出土的玉片形状和金丝的编联与满城汉墓区别不大,只是没有上衣和裤子。这可能是尚未发展到“玉衣”,是早期“玉衣”的一种形式,也可能是墓主等级不够。南越王墓“玉衣系丝缕编缀,玉片四角穿孔,琢磨光洁。其他部位系粘贴玉片于麻布片上,再以素绢覆盖,玉片磨制稍差,不穿孔”。
一、丝缕玉衣在南越王墓出现的原因
首先,在玉衣使用之初,人们还不重视编缀的质料,着重在玉片本身。其次,当时尚未形成严格的分级使用制度。最后,南方特有的地方的风俗,与中原地区迥异。早期的玉衣多为长方形、方形、个别做凸字形,类似鱼鳞甲的甲片,编缀的方式与铠甲中的札甲相似,个别类似鱼鳞。由于目前出土的玉衣数量不多,且大部分被扰乱,有关其形制问题尚待今后考古工作进展后进一步了解。
出土的西汉时期玉衣有有金缕、银缕、铜缕、丝缕,也有不明何种缕质的;质地有玉也有以琉璃作为代用品。出土的东汉时期玉衣有,银缕、鎏金铜缕玉衣、铜缕玉衣,也有不明缕质的;玉片也有近石质的。此外还有一些尚未发表的资料。
二、玉衣折射出的丧葬习俗与思想变迁
玉衣在汉代被称为“玉匣”或者“珠襦”。玉衣的形制如同人形,而用玉片间以不同质地丝线编缀,显示出明显等级差异。《后汉书·仪礼志》记载,汉代皇帝死后使用金缕玉衣,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使用银缕玉衣,大贵人、长公主使用铜缕玉衣。据已发表的考古资料,西汉时期的诸侯王如刘胜和某些列侯也使用了金缕玉衣。这说明西汉时期尚未形成严格的分级制度,或者是诸侯王擅自制造出了逾越等级的玉衣。而已出土的东汉资料说明当时的诸侯王和列侯使用银缕或鎏金的铜缕玉衣,嗣位的列侯使用相当其等级的铜缕玉衣,这说明东汉时期形成了严格的玉衣使用制度。
汉代的玉衣同玉枕、玉手握、玉九窍塞、玉璧组成了玉敛葬的组合。结合墓葬形制可以看出,使用玉敛葬的大多是分布在西汉统治区域的中心地带的崖洞墓,而玉衣与葬玉制度的盛衰变化也反应了两汉时期社会状况的起落。汉初天下初定,之中期后经济各方面逐渐强盛,也与玉衣从早期发展到完整成熟的阶段吻合。
汉代皇族与高级贵族使用玉衣反映出当时社会上充斥着的巫教鬼神、迷信思想。当时的统治思想经学也逐渐谶纬化,引发人们对鬼神思想的迷狂,对死后幸福的追求,流行以玉驱鬼。人必会死,不可避免。而汉人妄图以玉殓尸防腐而护“灵魂升天”以致永生。事实证明玉衣并不防腐,刘胜在完整的金缕玉衣照护之下,尸骨完全朽烂,只剩下一些灰褐色的骨灰和牙齿碎片,更不会使之羽化登仙。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一具完好的女尸,内脏器官均在,而死者并未使用玉衣,这也反讽了使用玉衣达到仿佛目的的不科学性。曹魏黄初三年,曹丕作《终制》,禁止使用“玉匣珠襦”,不仅仅因为这时候经济的衰落,而且玉衣已经成为引人盗掘陵墓的主要原因。玉衣制度从此终结,而考古工作也未发现汉代以后的玉衣。
[1]韩国河.《秦汉魏晋丧葬制度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2]姚士奇.《中国玉文化》.凤凰出版社,2004.
[3]卢兆荫.《再论两汉玉衣》.《文物》,1989(10).
[4]卢兆荫.《试论两汉玉衣》.《考古》,1981(1).
[5]卢兆荫.《满城汉墓》 三联书店,2005.
[6]陕西省文管会,博物馆等.《咸阳杨家湾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7(10).
[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 《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
[8]湖南省博物馆.《长沙市东北郊古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59(12).
[9]石荣传.《两汉诸侯王墓出土葬玉及葬玉制度初探》.《中原文物》,2003(3).
[10]何介钧.《马王堆汉墓》.文物出版社,2004.
[11]扬州博物馆.《扬州“妾莫书”木椁墓》.《文物》,1980(12).
[12]山东省博物馆.《曲阜九龙山发掘简报》.《文物》,1972(5).
[13]石家庄文管处.《石家庄北郊东汉墓》.《考古》,1984(9).
[14]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北定县40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8).
[15]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蠡县汉墓发掘纪要》.《文物》,1983(6).
[16]山东省博物馆.《山东东平王陵汉墓清理简报》.《考古》,1966(4).
[17]安徽省文物工作队等.《阜阳双古堆西汝阴侯墓发掘简报》.《文物》,1978(8).
[18]郭建邦.《河南孟津送庄黄肠石墓》.《文物资料丛刊》,第四辑.
[19]郑绍宗.《汉代玉匣葬服的使用及其演变》.《河北学刊》,19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