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心微型小说赏析(下)
2014-07-13浙江龙彼德
浙江 龙彼德
曾心微型小说赏析(下)
浙江 龙彼德
《捐躯》:留白与跳跃
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中国古代的知名画家不少都是留白的大师,尺幅虽小,亦显天地之宽。如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画出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坐在舟上垂钓,整个画面不见一丝水纹、一朵浪花,但却给人烟波浩渺、满目皆水之感。这种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曾心的微型小说《捐躯》,就采取了这一手法。
该作品满怀崇敬之情,歌颂了一位无比热爱并献身教育事业的女教师玛妮,她因拯救溺水学生而牺牲,嗣后——根据她的遗嘱——还将自己的躯体捐赠给学生作解剖实习用。然而,通篇并未展现她救人牺牲的场景,只是留下两处空白——第一处空白是吃晚饭时,女儿难以下咽,因为“今天我们上第一节人体解剖课……那尸体好像是玛妮老师”。但随即被父母否定:一个读到她发表的文章(《与学生灵犀相通》,题目显示出匠心),另一个看到她扶盲人过马路(专做好事),女儿的疑云顿时消散。第二处空白是在女儿的房间,父亲“我”看到一张复印的遗嘱,说愿把身躯捐赠给医院,上端注明:“死于拯救溺水的学生。”立遗嘱者的签名字迹潦草,泰文像英文,有一个很像“妮”字,但女儿不在家,仍难确定。
两次留白增加了悬念,也营造了叙事的中断,曾心以情节的跳跃来加以补充。跳跃也有两处,第一次跳跃尾随第一处空白,是在一天晚上,女儿要父亲开车到朱拉大学解剖楼接她。父亲“我”紧瞅着女儿那组解剖的尸体,想看一看像不像玛妮老师,但因尸体已被分解得残缺不全,少了头部与上肢,无法辨认。听女儿介绍,有三十多人身前就留下遗嘱,自愿捐躯给作实习,其中不乏官员、博士、教师、律师等,“在这名缰利锁的尘世,还有这么一些在生命的天平上富有重量的人”,“我”的心中不禁升起敬意。第二次跳跃尾随第二处空白,是在越塔童举行的尸体集体火化仪式上。父母发现了玛妮老师的遗像,欲告诉女儿,而此时的女儿正陷入受益于玛妮老师的追忆。不是女儿不知道,而是女儿不忍心将真相告诉父母,以免引起悲痛。悬念犹如包袱,就是这样通过怀疑—否定—见证—肯定的跳跃逐步解开的。玛妮老师虽然没有出现,但是她的形象却由隐至显、由小到大,高高地耸立在我们面前。全文不到一千四百字,却将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想象与深厚的情感融汇在了一起。
捐 躯
老伴从哒叻(泰译音,即农贸市场)回来,刚放下菜篮,便半开玩笑“宣布”:“今晚吃斋!”
“不是初一十五,吃什么斋!”我瞪她一眼说。
老伴作了一个暗示:“等一等,你就知道。”
女儿拖着变了形的体态回家,老伴正在厨房忙得团团转。她听到女儿叫声“妈”,高兴得把铁锅打得叮当响:“孩子,妈正给你做香菇焖粉丝呢。”
女儿漫不经心地瞟着一桌丰盛的菜肴:“妈,你和爸先吃吧!我得先打个电话给玛妮老师的家里人,问问玛妮老师的近况。”
“哎唷,何必那么焦急,吃了饭再说。”老伴命令似的喊:“大家吃饭!”
女儿在抽屉里找不到玛妮老师家里的电话号码,便坐在桌边,夹起一片香菇到嘴边又放进碗里说:“爸妈,今天我们上第一节人体解剖课,我们那组打开裹着尸体的塑料布时,叫我吓了一跳,那尸体好像是玛妮老师。”
老伴那口塞在嘴里的饭,即刻咽不下去似的。
我说:“不会吧!年初,我在《泰叻报》还见到她发表一篇《与学生灵犀相通》的文章。”
“对对,不久前,我还在哒叻见到她携着一个盲人过马路呢。”老伴附和说。
“哦!真的吗?”女儿似消散了疑团,把刚才放在碗里的香菇,又夹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吃着。
有一天晚上,女儿要我开车到朱拉大学解剖楼接她。到达那里,三楼灯光明亮。老伴不敢上楼,说“怕鬼”,推我自己上去。
说真的,不管怎么壮胆,见到尸体,心里总有些怕怕的。女儿依在我的身旁说:“爸爸,不用怕,这些尸体,我们都拜为大恩师。他们原来有的是御官、政官、军官、博士、教师、律师等。生时,他们都早就留下遗嘱,自愿捐赠身躯给作实习。”
我伸长脖子,紧瞅着女儿那组解剖的尸体,想看一看,像不像玛妮老师。但其尸体已被分解得残缺不全,头部与上肢已不见了。我望着三十几具捐献的尸体,心中油然一亮:在这名缰利锁的尘世,还有这么一些在生命的天平上富有重量的人。我默默向他们合十敬拜!
一天,我在女儿房间,看到一张复印的遗嘱,写道:“我知道,生时,躯壳只是灵魂的寄宿。死时,我自愿把身躯捐赠给医院,以求灵魂得到安息。”上端有医生签字:“死于拯救溺水的学生。”遗嘱签名,其泰文字草得像英文,但有一个很像“妮”字,这又叫我的思维与玛妮老师挂上钩来。
学生结束人体解剖课后,学校进行尸体集体火化。那天的仪式是在越塔童进行的。所有死者的家属、有关学生、教师以及学生的家长都参加了。火化前,每人发给一本印得十分精致的纪念册。里面汇集了捐躯者的遗嘱、遗像,以及学生们调查其家属的访问记。
老伴翻着翻着,突然发现玛妮老师的遗像,霍地站起来,急于要告诉女儿去。我把她拉着坐下,她颤抖的手,递给我那遗像。我俩呆呆看着:玛妮老师一头白发,清痩的脸,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黑眼睛,流露出慈爱、博学、期待的眼神。
火化开始了。女儿跑来跟我们坐在一起。我们合掌跟着和尚念经。我侧视女儿,在她近视的眼睛里噙着两泡眼泪。我想,她可能在追忆怎样跟玛妮老师学习的中学生岁月,或者在追忆玛妮老师怎样鼓励她报考朱拉大学医疗系,甚至在追忆当她考上时,玛妮老师怎样高兴地携着她的手在校园走三圈的情景……
高高的烟囱,开始冒起缕缕的青烟,飘荡融入深邃的云天。我仿佛看到烟与云依稀地集拢,编织成为一幅紫影清光的佛国魂。
《古董》:设计与巧思
微型小说因体微式短,字数少,所以特别讲究结构。故事有头有尾,但要求高度浓缩;故事有头无尾或无头有尾,则更需设计与巧思。曾心的微型小说《古董》,写雄财请老友到家里小聚,帮他鉴赏一件古董。本来是一桩很平常的事,就因为设计与巧思而写得风生水起,令读者猜想多端,余味无穷。
设计体现在:小聚的时间节点是雄财过六十寿辰,一个喜庆的日子,只宜祝贺不宜吵闹;“古董”为父亲三十年前的遗物,本意是客厅“缺少惹眼的东西”,特从楼上搬下来装点气氛,顺便向老友请教,不料却勾起一桩疑案。
巧思体现在:这么重要的“古董”,雄财却不知其为何物,“只依稀记得父亲在世时曾说:‘是件稀有古玩,要好好珍藏’”。反引起老友们的兴趣与竞猜,老友不多不少,正好A、B、C、D四位,对应最终的答案“四不像”,而D君的父亲四十年前失窃的恰恰是隋唐鎏金“四不像”!
小说的结构就是这样完成的。有头:过生日,看古董,A君猜是羊,B君说是马,C君指为牛,后到的D君“是个古玩专家”,“由于他的到来,A、B、C君都自动‘靠边站’了”。
只见D君稳健持重趋前,挑起两条高高的花白眉毛,目光像锥子一般的尖锐。
突然,在该古董面前,他呆住了。
大家正等他的高论。
可他嘴角痉挛,双唇有些颤抖,口舌打结说不出话来。
正好,这时雄财的妻子端出了茶几:“请大家坐下来,喝喝功夫茶!”
D君乘机躲到一个角落抽烟。随着圈圈烟雾的腾升,他的思绪也旋转着:四十年前家严失窃的隋唐鎏金“四不像”,怎么会“落”到这里……
这既是生动、传神的白描笔法,也是细致、深入的心理描写。作品至此戛然而止,有头无尾,留下一堆疑问供读者猜想:D君会不会说出“古董”的名称?这件宝物是怎样失窃的?两家长辈有何过节或恩怨?雄财会不会与D君发生冲突?“四不像”有无可能回归原主?……给人以广阔的思索天地,开启更多的续篇与创造。
古 董
一早,雄财便挂了几个电话,约几位老友到家里小聚,以谈天方式,来度过他的六十寿辰。
他环顾客厅,似乎缺少惹眼的东西,于是从楼上搬来一件父亲三十年前遗下的“古董”。
其实,雄财也不知此“古董”为何物,只依稀记得父亲在世时曾说:“是件稀有古玩,要好好珍藏。”
A君到来,一眼便盯在这古董上:“哈,这是一只山羊。”
“是吗?”
“不错,额上长着一对羊犄角。”
B君到来,眉头一皱:“不像山羊。俗话说,‘羊蹄坼,马蹄圆’。它那四只蹄子都是圆溜溜的,是只野马。”
C君到来,把头摇得似拨浪鼓:“我看,不像山羊,也不像野马,它那条长长的尾巴,分明就是一条水牛尾。”
大家正谈得起劲。
“哟,谈什么呀,这么热闹?”从大门口传来洪钟般的声音。
大家抬头一看,是D君到来。
D君是个古玩专家。由于他的到来,A、B、C君都自动“靠边站”了。
只见D君稳健持重趋前,挑起两条高高的花白眉毛,目光像锥子一般的尖锐。
突然,在该古董面前,他呆住了。
大家正等他的高论。
可他嘴角痉挛,双唇有些颤抖,口舌打结说不出话来。
正好,这时雄财的妻子端出了茶几:“请大家坐下来,喝喝功夫茶。”
D君乘机躲到一个角落抽烟。随着圈圈烟雾的腾升,他的思绪也旋转着:四十年前家严失窃的隋唐鎏金“四不像”,怎么会“落”到这里……
《家庭内部》:方寸之地展现多对矛盾
1997年泰国的经济危机对泰国金融体系造成的损失,高达泰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0%,使泰国经济在1997年和1998年都陷入衰退,尤其是1998年泰国经济严重萎缩,负增长了10.5%。作为一个立足现实、关心民生、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与艺术敏感的作家,曾心从1997年到2001年,以微型小说的形式及时、持续地反映了这一社会问题,为历史留下了存照,《家庭内部》就是其中的一篇。“在方寸之地展现多对矛盾,塑造几个人物形象,描绘较复杂的人物关系”(曾心微型小说集《蓝眼睛》自序),是他的追求。
全文不过一千字多一点,称得上是“方寸之地”,却展现了四对矛盾。
第一对矛盾,是主与佣的矛盾。王经理按门铃,“出来开门的不是佣人而是他妻子”,原来女佣人被王经理的妻子撵走了。什么原因?没有交代。下文中王经理接到女佣人从外面打来的电话,“约他明晚在老地方”见面,“他紧张中带点喜色,小声道:‘知道啦!’”由此可知他们的关系似乎暧昧。王经理的妻子是否有所察觉,因而动怒将这个“情敌”撵走?亦未交代,只交代“找佣人,不像到哒叻买只鸡那么容易”,从侧面透露出经济衰退造成的生活艰难。
第二对矛盾,是夫与妻的矛盾。王经理的妻子是火爆脾气,如在她发火时不闭上自己的嘴,“往往会惹火烧身。一烧身,就打开所有水龙头的水也熄灭不了”。在与妻子的“共存”中,王经理摸索出一套对付她的办法:“以软克硬”,主动炒菜并哼歌《我是个炊事兵》,让妻子“好气又好笑”,矛盾自然化解。
第三对矛盾,是母与女的矛盾。母是继母,女是王经理已故前妻所生。“她俩仿佛前世就是冤家,一开口就顶嘴”,让王经理夹在中间左右不是,因而得出一个结论:“千理万理,家理最难理!”
第四对矛盾,是父与女的矛盾。矛盾的性质与第三组不同,不是两不相容,而是互不理解。王经理叫女儿下楼吃饭,却意外地发现女儿在佛室打坐念经。小说这样写道:
他想张口叫“醒”女儿,却又犹豫。心想,在当今的社会,人心都像一匹野马,没有一刻安宁,整天向外跑,向外找钱。尤其近几年来,泰国处在IMF时期,工作难找,女儿失业已两年,又遭
遇三次失恋。她的性格变得有点古怪,喜欢用毫
无表情的眼睛“打”人。如果能坐禅入定化空一切,
那将是一个抓回失去的平衡心态的网……
这一段既是王经理的心理活动,也是大社会的背景描写,经济危机的阴影不仅侵入了每个家庭,也在改变着人的性格,这是较之金融萎缩更加让人心悸的精神萎缩!作者用词特别精、狠,用“眼睛‘打’人”中的一个“打”字,活画出女儿的愤世、嫉俗、绝望、无奈等反常而又复杂的表情。转折发生在作品的结尾,女儿塞给父亲一封信,通知他:自己与女佣人将于十月二日到阿娘寺庙落发为尼。这对王经理来说,无异于双重打击,使他“坐在厕所槽上,半天出不来”。这个上厕所看信的细节既日常生活化,又具有象征性意味。
总之,四对矛盾彼此平行又相互交叉,塑造了四个不同性格的人物(相对而言,那个未出场的女佣人要单薄一些),编织了一个较复杂的关系网,营造了慌乱、焦躁、压抑的时代气氛,再现了那场经济危机的影响。
家庭内部
按了门铃,出来开门的不是佣人而是他妻子:“你死到哪里去了?”
王经理看了手表,比平日只慢回半个小时:“公司开会,路上车又堵。”
进了家,一片寂静,晚餐也还没有做:“佣人呢?”
“她气死我,被我撵走了。”
王经理愕然,神色不太自若,本要追问其原因,但他了解妻子的脾气,若在她火气旺时,最好闭上自己的嘴,要不,往往会惹火烧身。一烧身,就打开所有水龙头的水也熄灭不了。
“明天你就给我找一个佣人来。”
“这就难办啰,找佣人,不像到哒叻买只鸡那么容易。”
“不容易,从明天起都到外边吃饭,衣服也自己洗。”
王经理在与妻子“共存”中,也摸索出一套对付办法:以软克硬。他脱下经理服,穿上白背心,边炒菜,边哼起《我是个炊事兵》的调子来。
妻子觉得好气又好笑,抢过他手中的铲子:“去去去!看你把菜炒焦了。”王经理扑哧一笑,又马上掩住自己的嘴巴。
热腾腾的一桌菜肴正在等人吃饭。妻子推着丈夫:“去‘请’你的宝贝吃饭。”他知道妻子用“请”字的用意。因为五年前,女儿的生母去世后,自继母进家,她俩仿佛前世就是冤家,一开口就顶嘴。一顶嘴,夹在中间的他就头痛了。说服了这个,就得失了那个;说服了那个,又得失了这个。王经理常摇头说:“千理万理,家理最难理!”
王经理上女儿的闺房,空荡荡。他叫女儿的名字,没应声。到了四楼那间佛室,竟然见到自己的女儿,穿着素装,盘腿闭目坐在观音菩萨前,念着《观音黄庭多心经》。
他想张口叫“醒”女儿,却又犹豫。心想,在当今的社会,人心都像一匹野马,没有一刻安宁,整天向外跑,向外找钱。尤其近几年来,泰国处在IMF①IMF,即国际货币基金。泰国于1997年发生经济危机,向国际货币基金贷款,严重出现国家经济困境。期,工作难找,女儿失业已两年,又遭遇三次失恋。她的性格变得有点古怪,喜欢用毫无表情的眼睛“打”人。如果能坐禅入定化空一切,那将是一个抓回失去的平衡心态的网……
突然三楼电话铃响起,王经理思路被打断。他下楼接电话,开始“哈啰”时还很大声,随即变得很小声,几乎旁人无法听到。原来是他家佣人打来的电话,约他明晚在老地方。他紧张中带点喜色,小声道:“知道啦!”
一听到女儿下楼的脚步声,他即刻把电话挂了。他想张口叫女儿,却见女儿走到他的身旁:“爸爸,我有一件事情……”
“噢!什么事情?”
“请爸爸……保密!”谁知女儿却来个“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急得爸爸额上沁出汗水来。
此时,从楼下传来妻子的喊声:“你们都死到哪里去了?还不快下来吃饭!”
女儿把一封信塞给父亲:“爸爸,我要说的事情,都写在里面了。”
女儿下楼去,爸爸却走进洗手间,打开信一看,坐在厕所槽上,半天出不来。
王经理做梦也没有想到,竟然在他家庭内部将要发生一件冷酷的事实:女儿与佣人将定于十月二日到阿娘寺庙落发当尼姑。
作 者: 龙彼德,诗人,评论家,作家。
编 辑:赵斌 mzxszb@126.com
声 明
本刊部分选载附文由于未能与作者及时取得联系,故请选文作者看到声明后与我刊联系,我们将按社里规定给以相应的稿酬。
特此声明!
名作欣赏杂志社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