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在重症心衰患者的抢救应用体会
2014-07-12张书永王焕超
张书永 王焕超
呼吸机在重症心衰患者的抢救应用体会
张书永 王焕超
目的探讨呼吸机在ICU重症心衰患者抢救中的疗效、意义。方法对本科35例经呼吸机抢救治疗的重症心衰患者经呼吸机抢救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变及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应用呼吸机治疗2 h后与应用呼吸机前比较, 观察各指标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在重症心衰患者抢救治疗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能大大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改善预后, 值得推广。
呼吸机;重症心衰;抢救
入住ICU心衰患者, 多为其他相关专科积极应用强心、利尿剂扩血管等药物抢救无效患者, 病情危重紧急, 合并症多, 常规药物治疗效果差, 病死率高[1], 如不及时抢救, 可致全身脏器不可逆的缺氧代谢损害, 直接危及生命, 应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可迅速改善症状、低氧血症, 也可改善血循环功能, 作者对因常规治疗效果不佳转入本科35例重症心衰患者进行呼吸机抢救治疗,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2010年8月~2013年5月份由本院其他科室及其他医院经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重症心衰患者35例,其中男23例, 女12例, 年龄48~83岁, 病因:冠心病23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5例);高血压心脏病6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围产期心肌病3例, 合并慢阻肺病例7例。
1. 2方法 本组35例患者入科前均应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效果不佳, 入本科时均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呼吸表浅、变慢或不规则;合并严重心律失常等;入本科后, 均紧急给予经口气管插管, 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通气模式:开始选择A-C模式, 待患者氧合改善, 循环稳定后改为SIMV+PSV模式, 最后以CPAP模式脱机;呼吸及参数:潮气量6~8 ml/ kg 呼吸频率12~20次/min, 压力支持水平 10~20 cmH2O, 呼吸末正压5~10 cmH2O, 吸氧浓度开始>60%, 氧合改善后<60%,早期常规应用咪达唑仑或丙泊酚镇静, 减少心脏做功及氧耗, 待患者一般情况好转后逐步停用镇静药物, 呼吸机支持治疗同时, 继续应用扩血管、强心、利尿等治疗心衰药物,加强液体及出入量及患者内环境管理, 尽量保持液体负平衡500~1500 ml/日左右。在应用呼吸机治疗过程中, 严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变, 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 应用呼吸机2 h后复查血气分析, 评价应用呼吸机效果, 每日清晨常规复查血气分析,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呼吸及参数, 评定能否停呼吸机, 患者神志恢复清楚, 自主呼吸恢复正常, 心率、血压、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正常, 自主咳痰有力时可考虑停用呼吸机, 观察2 h后复查血气分析,指标正常时考虑拔除经口气管插管。
1. 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SPSS14.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入科呼吸机治疗2 h前后观察指标改变情况( x-±s)
3 讨论
重症心力衰竭是ICU常见危重症, 常伴发呼吸衰竭, 药物治疗效果差, 心力衰竭时, 肺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 大量浆液外渗到肺间质和肺泡内, 引起肺泡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从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或)CO2潴留。严重的低氧血症将加重心功能的损害并导致肺淤血加重, 肺毛细血管压增加及肺顺应性下降, 通气/血流比例及肺通气功能进一步恶化,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患者短时间内发展为意识丧失、呼吸缓慢,甚至呼吸心跳停止。紧急行经口气管插管, 呼吸机辅助呼吸,能迅速纠正低氧血症, 打断上述恶性循环, 抢救患者生命, 并可以减少缺氧造成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和MOF的发生[2,3]。
综上所述, 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危重, 常规治疗效果差, 病死率高, 及早给予呼吸机辅助支持, 能大大提高重症心衰患者抢救成功率, 改善预后, 值得推广。
[1] 侯静静, 王齐兵, 朱蕾, 等.经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2005, 25(12):101-104.
[2] 展春, 秦英智, 张纳新, 等.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机械通气治疗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6, 18(6): 350-354.
[3] 滕秀池, 李锐, 任延波.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 66例体会.现代医药卫生, 2008(24):1301-1302.
054800 河北省清河县中心医院ICU(张书永);河北省清河县中医院内科(王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