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镜下修补脑脊液鼻漏临床分析

2014-07-12李晓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8期
关键词:修补术脑脊液内镜

李晓玲

鼻内镜下修补脑脊液鼻漏临床分析

李晓玲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修补脑脊液鼻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3月88例脑脊液鼻漏患者, 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 研究组实施鼻内镜修补术治疗, 对照组则应用传统颅内修补术治疗,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一次手术后漏口修补成功率90.9%, 相比较对照组77.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1%, 相比较对照组22.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修补术对于脑脊液鼻漏具有较为明显治疗效果, 术后并发症少, 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鼻内窥镜;鼻内镜下修补术;脑脊液鼻漏;治疗

脑脊液鼻漏是由于颅骨-脑膜发生缺损从而导致蛛网膜下腔与鼻腔或鼻窦产生沟通性, 脑脊液通过上述缺损处流至鼻腔内。保守治疗后并未达到效果患者, 应予以手术修补缺损, 目前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具有较为明显应用价值

[1]。本文选取88例脑脊液鼻漏患者, 分析鼻内镜下修补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3月88例脑脊液鼻漏患者, 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44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脑脊液鼻漏症状诊断标准。研究组中有男34例, 女10例, 年龄4~50岁, 平均年龄(35.2±2.8)岁。其中36例属于外伤致脑脊液鼻漏, 8例属于自发性脑脊液鼻漏症状。应用CT进行检查, 其中38例患者具有颅底骨质缺损症状, 6例具有鼻窦积液影现象。对照组中有男36例, 女8例,年龄14~50岁, 平均年龄(32.9±12.5)岁; 其中38例属于外伤致脑脊液鼻漏症状, 6例属于自发性脑脊液鼻漏症状。应用CT检查, 其中34例具有颅底骨质缺损症状, 10例具有鼻窦积液影现象。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研究组患者麻醉后, 依据术前影像学资料初步确定其脑脊液鼻漏部位。切除钩突或中鼻甲黏膜去骨后放置到生理盐水内备用。因为脑脊液鼻漏可以长期性存在, 鼻腔黏膜为灰白色且略为水肿, 经辨认, 提高颅内压, 以细吸引管沿清亮液体流出踪迹或灰白色黏膜方向, 往上查找漏出位置。寻到脑脊液鼻漏位置后, 迅速输进甘露醇125 ml, 减少颅内压。按照颅底骨质缺损大小予以对应材料及方法。若骨质缺损<2 mm, 以蘸取生物蛋白胶小块明胶海绵覆于创面之上, 然后盖上蘸有生物蛋白胶的中鼻甲黏膜, 其面积大于创面2 mm左右, 另外加入生物蛋白胶明胶海绵、涂有抗生素膏的膨胀海绵、碘仿纱条。当骨质缺损>2 mm时, 以蘸取生物蛋白胶的明胶海绵放置到颅内适量, 予以蘸生物蛋白胶的中鼻甲或钩突黏膜嵌至缺损位置, 也能够应用阔筋膜和肌肉或脂肪, 肌肉或脂肪经捣碎填至颅内, 筋膜则嵌到缺损位置,外置填塞具有一致性。手术后患者高枕卧位, 严格控制盐量摄取, 防止咳嗽, 确保大便保持通畅性。

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颅内修补术治疗。自患者口腔内切开入颅, 探查到漏口后实施修补手术。

患者手术后均需持续随访6~18个月,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次手术成功率, 术后并发症情况、平均住院时间。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一次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

3 讨论

脑脊液鼻漏患者中有90%会因颅脑外伤后而出现, 可以分成即发性与迟发性两类。经保守治疗后并无效果需及时予以手术治疗, 防止患者病情出现反复性, 引发颅内感染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不利影响[2]。

伴随经济技术发展进步, 鼻内镜技术也得到较为广泛应用, 经鼻腔进路鼻内镜修补在临床中与传统颅外进路相比较,优势更为明显, 由于鼻内法在应用中具有更高安全性、简便性、成功率、低损伤, 所以应用逐渐广泛。此手术治疗适应征主要为筛顶及蝶窦区域的脑脊液鼻漏。主要优点是能够对筛板与蝶窦形成直视, 最大可能确保嗅功能正常, 操作精确,不会造成极大损伤, 且不会对脑组织造成损伤, 能够防止出现如同传统开颅手术所产生的并发症。但是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无法同时对颅内病变及其肿瘤进行合理处理, 对大面积硬脑膜缺损症状无法进行合理治疗。资料显示, 此手术应用后一次手术成功率达到90%, 而二次手术治愈率则会达到97%, 目前此结果经多种研究资料验证, 相似性高, 具有参考价值[3]。

应用颅内法进行治疗, 手术创伤较大, 且会引发大量并发症, 手术并无较高的成功率, 所以吃方法只是应用到大的骨质缺损或额窦后壁破坏患者中, 鼻内镜法也可以达到较高治愈率, 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属于最佳的一种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 如何进行脑脊液漏口定位具有关键性作用。脑脊液鼻漏存在多种修补材料, 通常存在腹部脂肪、阔筋膜、下鼻甲黏膜瓣、自体颅骨片、前额带蒂帽状腱膜, 但是往往需要另外进行切口取组织筋膜, 导致手术时间过长, 使得创伤性增加, 且组织无法快速成活, 还可能再次出现脑脊液鼻漏再找找。通常患者出现颅底骨折缝症状或小型骨存在缺损但是脑脊液压力保持正常时, 单纯鼻黏膜修补即可能够堵塞漏口, 也能够以纤维蛋白胶粘合修补此类小型漏口。若漏口较小或是经筛窦手术治疗产生轻微脑脊液鼻漏症状, 只需以医用生物胶粘和就能够治疗, 若漏口过大时, 常则需2~3种材料结合应用。总之, 经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术能够通过直视进行操作, 准确定位, 受损程度较小, 不会使得脑组织受到损伤, 防止开颅手术引发一系列颅内并发症, 临床应用价值高。

[1] 张立强.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2, 4(1):34.

[2] 翟翔.经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后颅内毛霉菌感染一例.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3, 48(10):849.

[3] 庄惠文.外伤性迟发性脑脊液鼻漏的诊断和治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0, 45(3):190.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

猜你喜欢

修补术脑脊液内镜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眼内镜的噱头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脑子也是水做的
脑脊液切口漏的修补治疗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