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 文明砺人
——思考将京剧艺术引入普通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当代意义
2014-07-12王晶一广东工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510440
王晶一 (广东工业大学 通识教育中心 510440)
京剧,被称为中国国粹,是中华灿烂文化中之瑰宝,它以其悠扬委婉的唱腔、精致细腻的表演、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创造出舞台艺术之丰富,积淀出中华文明之底蕴,承载出中华文化之璀璨。京剧艺术,作为中国戏曲文化的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应该成为,也必须成为一个国人所必须拥有的基本文化素养之一。作为一名从事普通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工作者,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深入思考与研究,从而认为京剧艺术对于普通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具有相当实际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缺失 添补空白
中国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传统的文明古国,面对着当今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中国人民在世界各个领域同样表现出老祖宗传承的优秀品质,从而使祖国繁荣昌盛,走在世界前列。正当我们在为这物欲横流时代取得的成果拍手称赞的时候,殊不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已经陷入当代文明中的尴尬。世界多元化的发展,已经不仅使中华民族子孙们的思想文化世界化,更多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冷落与遗忘。当“韩国端午节申遗事件”“汉服运动”等事件爆出后,才激起了21世纪国人内心对传统文化的涟漪。2008年,教育部让“京剧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将在北京、天津、江苏、广东等10省市开展试点工作,并确定了15首京剧经典唱段作为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此时间“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再次掀起社会波澜。然而,已经不是娃娃的大学生们,在此方面教育的缺失却已然成为事实。
京剧,作为国粹艺术本应该成为国人为之骄傲的文化元素,然而,当代大学生对其陌生且茫然的表情,不禁让世人惊诧。当代大学生是中国未来创造中华文化与文明的生力军,他们肩负着发展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使命,然而他们对民族的精萃却全然不知,甚至还不如外国人了解深刻,那岂不让世人耻笑?当然,这也不能完全归结于当代大学生,在他们的教育历程中根本没有涉及这部分内容,其根源在于,传统国粹被时代冲击,被时代冷落,被时代遗忘。那么,当民族意识将我们从遗忘的边缘拉回来的时候,就应该想尽办法将过去丢失的部分尽全力去弥补。
艺术素质教育一直是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平台,教育者们对其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大学生能够在这一平台中汲取更多的能量来塑造本身文化、文明、人品、人格等的综合素养。将京剧艺术引入这一平台,可以为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历程中的缺失及时补上重要的一课。
二、开拓视野 增强底蕴
21世纪是一个多元化开放的时代,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使人们接受新生事物的欲望与能力远远超越了对于传统的认知。特别是年轻人,拥有着创造和跟随时尚意识与行为的巨大动力。大学生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点都集中在 “跟风走”的意识上,社会认知稍有停滞就会被人称为“out”了。当代的大学生手里拿着iphone玩微博,嘴上说着流行语,耳朵里听着流行歌,身上穿着韩国风……新时代的美育已经完全占据了他们全部的审美意识。
京剧,“用那典雅的艺术形式和雅俗共赏的表现方式,塑造了许许多多面貌一新,独具风采的艺术形象,从而散发出独特而又浓厚的艺术韵味,体现了京剧艺术的极高的审美价值。因此,京剧艺术凝聚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蕴,是民族永恒而无价的精神财富,是世界杰出艺术财富中的一块绚丽多彩的瑰宝。”将这朵奇葩引入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打开眼界,提高对传统艺术的认知,在追逐时尚艺术的同时也能够驻足观望国粹艺术;在国粹艺术审美价值的感召下重新建立审美意识,使其重新审视自身的审美取向,为打造综合的审美认知能力奠定基础。
另外,“精英教育”也造就了大学生们只懂得本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而对于专业以外的文化不仅是不知其然,甚至是认为“不知”是理所当然。京剧,被誉为国粹,“是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富有独特内涵的深受许多时代的人们欢迎的文化遗产”,它并非从事京剧专业人士所独有。相反,它应属于每一位中华儿女。我们有责任去认识它、了解它,是作为炎黄子孙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就如同,中国的四大名著,并不是只有中文专业的学生才能拥有它们,而是所有的大学生甚至全体国人应该将它们作为基本常识和基本的文化素养吸收它们。这些代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应该是当代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文化素质。那些认为“不知”是理所当然的学生们赤裸的展示了他们对中华民族精华文化的匮乏,是思想的放任,是意识的浅薄。京剧,可以用其博大精深的魅力给当代大学生注入无限的文化气质和中华民族固有的深厚底蕴。
三、推广普及 文化传承
京剧讲究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艺术的四项基本功。作为京剧演员,都要经过这四项多年的严格训练,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然而,普通高校的素质教育不是致力于培养专业的京剧演员,那是戏曲院校的教学任务,而是让更多普通的大学生们了解我们的国粹艺术。所以,京剧艺术走进普通高校艺术素质教育课堂,并非都是唱、念、做、打的专业训练,更多的是采取课堂与实践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对国粹艺术的形成、发展、历史、艺术特点等方面的认知能力,同时提高艺术鉴赏能力,陶冶审美艺术情操,从而达到最基本的推广普及作用。正如教育部面对质疑“京剧进中小学课堂”举措时解释说:“京剧进课堂是‘推广’并非‘要求’”。
近期,由政府领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运动在全国上下展开。在这场“非遗”运动中,有很多专家学者都在做出努力,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同时,也有专家呼吁:“中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决定了这场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必须要有学术的深入研究和介入”。没错,“非遗”运动中的保护问题的确需要大量的学术研究者们付出大量的艰辛才能完成。但是,笔者认为在“非遗”运动中,“保护”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重要内容,另一部分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就是“传承”。如何把这些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行之有效的历代传承下去,让这些瑰宝永久的发光发热,恐怕是我们这些从事教育的工作者们应该思索和研究的课题。
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消息,不仅使国人更加关注我们的国粹艺术,连世界都认为京剧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那么,什么是“传承”?如今很多人都将其狭义化了,认为传承就是要将“非遗”沿袭和继承,特别是那些从事“非遗”的工作者们。比如京剧,历史流传下来的教育形式是师傅带徒弟,传授方式是口传心授,学习内容必须是经过唱、念、做、打四项基本功的扎实训练。这是培养“传承人”的有效方法,而并非“传承”国粹艺术的最佳手段。当今时代,这种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发展的教育体制。思考如何在顺应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下,又不会将国粹艺术丢失,才是“传承”的硬道理。所以,“传承”应该是更为广义且多样化的。
传承,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传”,即传递;二是“承”,即继承。广义上来讲,对于京剧的“传承”问题,首先是“传”。我们需要先将这门艺术的文化精华传递给下一代及更多的人,让他们先了解它、认识它,对于它至少要拥有一些基本认知的能力,不能出现严重的“断层”现象。虽然,“断层”现象已经普遍存在,这就更需要人为及时地将“断层”部分填补完好,才能使这条路平坦的走下去。人类对于一种事物的认知是有一个过程的,任何一种事物都会经历初期的认知阶段之后人类才会有可能对其产生感性认识上的某种兴趣,才会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更进一步的认识该事物。所以,“传”是“承”的基础。只有薪火相传,才有可能出现沿袭继承。当代大学生是中国未来创造辉煌的中坚力量,更是中华文化与文明传承的主要力量,他们经过多年的教育经历,有着相当的综合文化基础,对于任何一种文化艺术都会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只要将京剧艺术文化传递于他们,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国粹艺术文化的熏陶,就能够将其继续传递与传播。全国高等艺术素质教育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拓展视野、提高素质非常好的平台,利用这一平台,京剧艺术可以得到最直接最广泛的传递效果。正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艺术素质教育者们应该承载着传播京剧艺术的责任,而高校则是应该为师者与学者搭建这一传道的舞台,使京剧艺术知识推广普及,文化传承深远。
四、中华积淀 文明砺人
大学时代是学生们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传道授业解惑对于他们固然重要,但是对于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正确引导则是更为关键,它们是将文化得以高度实现的重要保障。京剧之所以被称之为国粹,是因为其本身凝聚了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积淀出的文学、历史、音乐、表演、舞台、乐器、唱腔、服饰、化妆等多方面的文化,蕴含着极大的中华文化与文明。在这样一本中华文化的精粹中学习,学生们可以酣畅淋漓的感受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更可以身临其境的感知中华文明之斑斓璀璨。
“人类的任何文明都是其价值观的体现和表达”,中国京剧艺术拥有200多年的历史,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教育者们在传承文化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够用文化中渗透的文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能够培养中华气质、中华品质、中华人格。
京剧,中华之精粹,文化之瑰宝,传世之精品,需要传承,可以砺人。艺术素质教育,素养之云集,人才之摇篮,教育之重地,需要经典,可以育人。将京剧引入普通高校艺术素质教育能够使经典文化传承,千年文明砺人。
[1]不左不右.论京剧进入学校与素质教育[EB/OL]. http://www.fyjs.cn/viewarticle.php?id=128286,2008-02-23/2011-06-20.
[2]百度百科.国粹[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42322.htm,2011-06-20.
[3]新华网.教育部:京剧进课堂是“推广”并非“要求” [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2/25/content_7669031.htm,2008-02-25/2011-06-20.
[4]蓝雪霏.关于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运动与民族音乐学术研究的互唤问题——兼谈民族音乐教育实践的良好契机[J].人民音乐,2010-4:48.
[5] 洞情察世.文明的核心与冲突[EB/OL]. http://aa061022.blog.163.com/blog/static/98967034201151025757475/,2011-06-10/201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