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苏交往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意义
2014-07-12张明会西南大学文学院400715
张明会 (西南大学文学院 400715)
苏轼、苏辙兄弟的交往自宋以来就有人开始关注,《王直方诗话》《苕溪渔隐丛话》《诗话总龟》等都有对兄弟二人交往的概述,但大都仅仅是对交往现象的描述,并没有做深入分析。例如,《苕溪渔隐丛话》中:《王直方诗话》云:“东坡喜韦苏州诗……”记录的全是兄弟二人的“对床之约”1,清代通江“三李”诗文集之名《雪鸿堂文集》也正是源于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中一诗句,而清代常州钱氏兄弟在诗歌创作中也将二苏视为自己一生的精神追求2。而近代以来研究二苏唱和诗交往的如雨后春笋:如兰玉英《苏轼“子由诗”研究》3、付定裕《夜雨对床:苏轼与苏辙的诗话对话》4、王齐《二苏的歧梁唱和研究》5,此外还有广西大学黄莹及陕西师范大学徐宇春学术论文等等。总的来说这些研究有的只是对其兄弟唱和诗的某一阶段进行研究,有的只是对其兄弟的词作进行简单分析,有的只是把怀弟诗按内容进行分类,并进行原因分析。纵观这些论文,几乎还没有一篇从人际交往法则入手,而当今大学生,尤其是同一个班级或同一个宿舍的大学生,时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动粗口,甚至短刀相见,投毒谋害等等,让人不寒而栗。因此本文笔者将从二苏交往的法则入手希望写出对大学生交往有启示意义的文章。
通过二苏的唱和诗研究,笔者总结了他们的交往黄金法则,具体如下:
第一,尊重、信任是交往的关键。
东坡在《初别子由》中道:“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既把子由看成兄弟又把他看成自己的友人,而苏辙亦云:“抚我则兄,诲我则师”来表达对苏轼的尊敬。苏轼在《送晁美叔发运右司年兄付阙》诗中云:“我年二十无朋俦,当时四海一子由。”表达了对子由高度肯定与信任。
苏轼兄弟二人彼此尊重对方,谦虚对待彼此,这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讲是非常具有启发意义的。在与他人交往时,我们要学习去尊重他人。具体体现在,不要去勉强他人,在语言上不要攻击他人,行为上不伤害他人。在与别人交往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并谦虚向他人学习,做到相互提高,共同成长。
第二,要学会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
逢年过节时候,二苏他们人最先想到的总是身在远方的对方,并为对方题诗表达感情,于是就有了我们所知道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忆弟泪如云不散,望乡与雁南飞”等这样感人的诗句。除此之外还有记岁末乡俗的《馈岁》《别岁》及子由的《寒食前一日寄子瞻》等节令诗歌,让人感到无比温馨。
作为当代大学生,尤其是指独生子女的我们,就更要去认真学习二苏之间的这种处处为他人着想的精神了。大家在同一所学校,我们应该感到荣幸,所以凡事多为他人着想。比如,同学生病了,我们可以陪她打点滴等,再如,别人哭泣时,我们可以顺手递一张擦泪的卫生纸,及时给他安慰等等,我们可以为别人做的事很多,当我们学会了换位思考之后。
第三,友爱要用坚定执着的信念去呵护。
在《颍州初别子由二首》中苏轼写道:“近别不改容,远别涕沾胸。咫尺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热烈地表达了对弟弟的深深地眷恋之情,《狱中寄子由二首》:“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感情深沉,发自肺腑,是苏辙对兄弟的真情流露。且他们二人毕生都追求“夜雨对床”之约6,清纪昀对此诗评价极高:“愈琐屑,愈真至,愈曲折,愈爽朗,故是兴到之作。”7
二苏兄弟的交往方式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交往中一定要心中装满友爱。主动爱别人是种能力,我们要培养这种能力,彼此珍惜,彼此给对方温暖。用热情去灌溉,用包容去对待,用坚定执着的信念呵护。
第四,同学之间要学会共同追求高雅的人生旨趣。
二苏人都十分尊崇杜甫,苏轼有“致君尧舜”的理想,苏辙在《诗病五事》中说:“杜甫有好义之心,白所不及也。”可见二人都奉儒家之道,追求仁义道德,有着高尚的生命情怀。此外,从兄弟二人对阿里骨的态度也可以看出来他们心系国家,具体可参见方晓蓉的《从苏轼兄弟对阿里骨态度看其边防思想》8。
我们当代大学生要交一群与自己的志趣相投,而且情趣高雅的朋友。一个人走路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走路却可以走得很远。朋友可以丰富我们的世界,提升我们的知识。大学期间,一定要有可以同行的朋友,彼此加油打气,共同努力。
第五,共患难,显真情。
苏辙的《水调歌头.徐州中秋》是赠苏轼的一首诗,苏轼读后即刻写了一首和韵之作安慰苏辙,对苏辙悲观情绪耐心劝解与安慰。《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真情动人。每当危急时刻,苏轼兄弟总能首先想到对方,所以才有《宋史.苏辙传》中:“辙与兄轼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
笔者认为,大学生之间的交往更要提倡这种患难之交,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不要袖手旁观。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别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都是社会中的一份子,需要相互帮助度过难关。我们不仅要学会去分享喜悦,更要学会共同担当,共同成长。
第六,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苏轼《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两首》既写了二人以前同舟欢乐的时光,又回忆了二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感情真挚。苏轼在《别岁》中说:“人行犹可复,岁行那可追?”正是因为“岁行那可追”所以他们就更加懂得珍惜在一起的欢乐时光。
这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交往启示就是,在与他人交往时,我们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身边每一个人给过自己温暖的人们,珍惜我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通过苏轼苏辙兄弟二人的唱和诗研究,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要学会在交往中彼此尊重、珍惜,凡事多为他人想一想,乐于助人,坚定执着地去热爱生活,热爱周围的每一个人,做一个生活达人,走向自己的人生巅峰!
注释:
1.胡仔纂集.廖德明校点. 郭绍虞主编.苕溪渔隐丛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56-257.
2.赵光明.清代通江“三李”与《雪鸿堂文集》关系考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6,(7):66-68.
3.朱平.试论清代常州钱氏兄弟的诗歌创作[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2,3,(3):78-84.
4.兰玉英.苏轼“子由诗”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9,(1).
5.付定裕.夜雨对床:苏轼与苏辙的诗话对话[J].文学杂志.2007(3).
6.陈婷婷.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从兄弟唱和看苏轼人生态度.2011,26,(2):15-19.
7.喻世华.夜雨何时听萧瑟——论苏辙诗歌的兄弟情结[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28,(1):11-16.
8.方晓蓉.从苏轼兄弟对阿里骨态度看其边防思想[J].西藏大学学报.2010,25,(1):12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