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德彪西的音乐对当代音乐审美的影响

2014-07-12信阳农林学院人文社科部464000

大众文艺 2014年21期
关键词:德彪西欣赏者审美观

(信阳农林学院人文社科部 464000)

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的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开启了现代派音乐的源头,他很自然地成为联结两个世纪的纽带,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并为现代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德彪西让一个名垂青史的音乐流派——印象主义音乐,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为西方音乐史留下了一批珍贵的音乐瑰宝。他既是对传统的继承和超越,又是对传统的反叛;既是那个时代学院传统的革命者,又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继承者(继承了浪漫主义对色彩的研究和现实主义对真实的体现)。这种承前启后使印象派音乐被视为现代音乐的先驱。

德彪西的音乐是形式学派,强调音乐的内容在于它的形式美。浪漫主义音乐主要强调内容,而德彪西却恰恰相反,他不强调音乐的内容,而是强调音乐的形式美,即强调音乐所表现出来细腻的听觉和感觉。德彪西在音乐创作中,题材就是内容,题材或内容都是他捕捉客观世界的瞬间印象和自我感觉,是色彩之中的一种气氛和情调。这与古典主义音乐理性的艺术追求和浪漫主义音乐情感的艺术追求截然不同。他追求音乐的本体论,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它的本质属性,这个本质属性就是形式美,只有这种形式美才可以替代,这就是他创造的形式美学。聆听印象派音乐时,没有古典主义音和浪漫主义音乐那样具有强烈的对比或戏剧性冲突,只有音乐缓缓的自然流动。因此,印象派音乐是一种冷静的、感情淡漠的音乐。

德彪西的音乐具有独立的美学观念,他从客观的自然再现转向主观的精神表现。19世纪中期以后,以爱德华•汉斯力克为代表的自律论音乐美学开始崛起,自律论观点对浪漫主义情感论给予了全面否定,认为音乐美是一种独特的只有音乐所具有的美,把美看作是纯客观的对象。从内容上讲,音乐虽然是他本人的主观体现,描绘了一定的具体内容,但从他自身的色彩或音响价值来讲,着重了“色彩”(和声)的表现,德彪西音乐的这种样式美则符合“自律论”的观点。

一、历史文化观念的自然呈现

德彪西音乐的出现和他自身所处的历史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他把文学中的诗情诗意,自然世界中最本真的内容,绘画中的色彩全部融入自己的音乐创作中,特别是通过“艺术通感”把视听通感巧妙地结合起来,凭着瞬间印象进行音乐创作,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境界,即“音中有画,画中有音”。他的音乐作品中充满了创新与超越,独特的开拓创新之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目的就是达到开拓和创新,从而达到音乐审美方式上的转变。然而,德彪西的音乐诞生之后,并没有很快被人们接受,而是经过不断地追求和探索之后,人们才开始慢慢地接受或认可这种具有开拓和创新的音乐艺术。比如:德彪西音乐中的和声进行、节奏运用、结构安排、踏板的运用等等,这些既是超越又是创新,一开始都不被认可。诚然,每一种新的艺术或者流派的出现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德彪西的音乐同样也是如此,人们一开始很不愿意接受这种全新的音乐形式。这就需要人们逐渐改变过去固定的或者说已模式化的的审美习惯,并慢慢去适应这种全新的审美习惯,进而形成德彪西式的音乐审美观。

二、超越与创新:德彪西音乐的影响

德彪西的音乐拥有自身的超越性与创新性以及社会的现实性,开拓的不是一种模式,而是一种理念,一种超越,一种创新。

1.德彪西的音乐给当代音乐审美的启示

德彪西在音乐的审美方式上敢于突破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代的音乐审美方式。当代音乐在审美上有其自身的超越与创新及自由性,音乐是创作者或欣赏者的内心审美灵魂的一种集中体现,其本身就可以跨越时空。在表现内容上,天马行空,无所不能,这本身就是一种音乐艺术的超越。然而这种超越往往伴随着创新性。

音乐在审美上的表达方式可以有各种不同。德彪西的音乐带给当代音乐审美的启示——与众不同,他的音乐作品代表了他本人对当时音乐文化审美的一种认知与理解,也是他本人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音乐艺术认知与理解上的诠释,敢于阐述自己内心本真的认知与理解,这种认知与理解完全地展现在他的音乐作品里,进而形成他独特的音乐美学观。

2.德彪西音乐审美的功能和价值

德彪西在音乐创作中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瞬间感觉和印象,而不像古典主义音乐那样的创作风格,表现出他独特音乐风格的审美特性。可以说,当代音乐的审美观就是在这一基础之上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他们追求音乐审美的实用功能和价值,欣赏者不再简简单单地去欣赏一首音乐作品,而是他们在欣赏音乐作品的时候,还要考虑到音乐审美的实用功能和价值,赋予音乐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

对于音乐审美,由于每一个人对作品的理解不同造成了审美方式上的巨大差异,因此在审美方式上因人而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应当敢于接受新潮的艺术,接受它存在的合理性。这就要求人们在时代变迁的大环境下,一定要与时俱进地去接受这种审美意识,接受这种审美观存在的合理性。在大众片面的音乐审美情趣下,他们认为音乐就是拿来欣赏欣赏而已。其实,随时随地均可感触到音乐审美的实用功能和价值的影响,进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三、当代音乐审美的趋向

众所周知,事物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任何事物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必然会遇到自身发展的瓶颈,这里的瓶颈就是很难有所开拓和创新,音乐艺术何尝不是?其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欣赏者本身固有的一种审美模式难以改变,导致欣赏者的音乐审美观很难突破自己或转变,这种固有的或传统的审美观一时是很难有所转变的。德彪西的音乐在刚出现的时候就是这样,欣赏者用本身固有的一种审美模式来欣赏他的音乐作品,很多人不认可,诽谤、讽刺、排挤,但是后来逐渐被人们接受,因此,这就是任何突破和创新的必然规律。

和声的色彩性成为德彪西音乐的主体,进而出现了他独特的音乐风格表达。和声的新颖性和叛逆性以及超越性和创新性使其获得了独特的音乐表达方式和方法。艺术来源于生活,为此,当代音乐更需要真正反应社会现实,真实的反应生活,表达一种音乐的真实性。

我们知道,艺术要有所发展就应该有所革新,革新的艺术往往具有叛逆性,这种叛逆性其中一点就是打破了人们固有的或传统的审美观。德彪西的音乐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地接受任何艺术存在的合理性,打破传统,突破自我,应当大胆地去接触新潮的东西,让自己的艺术审美视野变的更加宽阔,挑战自己的审美经验。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马克斯利.西方音乐欣赏[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2]李泽厚.美学论集[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3]何政广.莫奈—印象派绘画大师[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德彪西欣赏者审美观
论唐代琴论中的主“静”审美观——以《昭文不鼓琴赋》《无弦琴赋》《琴诀》为例
留出想象的空白
钢琴家德彪西(上)
艺术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
美丽的邂逅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雾》之音乐分析
浅论美术基础课程在广告学专业构成中的必要性
从日用瓷出发谈理念对欣赏者的意义
美术欣赏深度介入促生学生幸福感研究
教师听课时身份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