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安院校公共艺术课的创造性改革
2014-07-12靳琪慧河南警察学院450000
靳琪慧 (河南警察学院 450000)
论公安院校公共艺术课的创造性改革
靳琪慧 (河南警察学院 450000)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公共艺术课,公安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例外。然而,目前我国公安院校的公共艺术课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严肃面对、认真解决。
公安院校;公共艺术课;必要性;问题;改造途径
本文从“公安院校开设公共艺术课的必要性”“公安院校公共艺术课存在的问题”和“公安院校公共艺术课创造性改造途径”这三方面入手,讨论如何提高公共艺术课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公安院校开设公共艺术课的必要性
(一)促进全面发展 培养多项能力
岗位需求的特殊性决定公安院校的学生必须掌握多项技能,实现全面发展。而公共艺术课刚好为他们提供了这种机会和可能,通过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等多方面的训练,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陶冶他们的情操,也能够帮助他们实现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二)塑造健康人格 端正思想态度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几千年来人类优秀文化的结晶,学生通过艺术学习与赏析,能够体会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所传达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并形成自身对人生、对社会、对未来的感悟。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式的熏陶与感染,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积极健康的人格。
(三)启迪创造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
“艺术”与“创造”是不可分割的关系,学生通过学习舞蹈,能够提高肢体协调能力;通过学习音乐,能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通过学习戏剧,能够提高表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公安院校公共艺术课存在的问题
(一)地位不高 投入有限
首先,受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公安院校仍把教学重点放在专业课程上,对公共艺术课不够重视,课时安排也十分有限。
其次,基础设施不完备。公安院校在公共艺术课上的资金投入普遍不足,导致基础设施不完备,无法为学生的艺术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再次,师资力量很有限。由于公安院校本身专业类课程较多,占据了师资的大部分力量,导致很多公安院校没有公共艺术课的专业教师,教学质量始终上不去。
(二)内容陈旧 设置欠妥
首先,课程内容陈旧。公安院校由于受到专业性质的限制,往往将课程内容局限于主旋律的歌曲、戏剧和影视的学习与鉴赏,导致教学内容陈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课程设置欠妥。课程结构、课时分配、场地安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课程设置欠妥,课堂效率降低。
再次,课程形式混乱。很多院校对于公共艺术课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安排,导致课程形式混乱,课与课之间缺少衔接与互动,难以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公安院校公共艺术课创造性改造途径
(一)提高课程地位 加大物质投入
首先,提高课程地位。公安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公共艺术课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公共艺术课程的规划与研究,提高课程的科学性、规范性与系统性。
其次,加大物质投入。公安院校应该加大在公共艺术课上的物质投入和师资投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改变教学观念 优化课程设置
首先,改变教学观念。艺术学习本身是一件优雅而愉悦的事,教师应该摒弃传统课堂上教师“一言堂”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观念,使学生成为艺术课堂的主人,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优化课程设置。公安院校应该对课程进行优化配置,针对课程内容、课程排序、时间分配等进行调整,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与融合,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例如,在一年级的时候以“影视鉴赏”为核心课程,辐射广告鉴赏、动漫制作、微电影创作等内容,让学生掌握影视基础理论的同时,提高鉴赏水平和动手能力。与此同时,也涉猎美术基础知识,为二年级开设美术课程打下伏笔。
(三)创新教学方法 丰富教学手段
首先,公安院校的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方法结合的形式提高课堂效率、营造良好范围。例如,在美术鉴赏课上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阐述个人对画作的看法。
其次,公安院校的教师应该丰富教学手段,将多媒体、网络等技术引用到公共艺术课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例如,在美术鉴赏课上采用flash动画的形式将画作完成的过程分解,通过一步一步的技巧讲解和整体的艺术赏析让学生对画作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领略艺术的奥妙和神奇。
(四)完善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发展
传统的评价标准已经无法满足公安院校公共艺术课的需求,既不能公正客观的评价学生,也不能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首先,改革评价方式。应该改变传统的仅仅以一张试卷评定一个学生的方式,而是应该采用过程性评价,针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学习方法的改进、学习成果的取得等多方面内容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
其次,丰富评价主体。艺术学习是一个感性大于理性的过程,因此教师不应该是评价的唯一主体,而应该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
四、结语
以上是笔者对公安院校公共艺术课创造性改革的个人看法,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广大同行对公共艺术课的关注与讨论,大家群策群力,共同促进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
[1]曹莉.关于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辩证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
[2]陈元玉.高职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实施策略[J].职教通讯,2012.
靳琪慧,出生年月日:1974年4月19日,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河南焦作,职称:讲师,单位:河南警察学院基础部艺术教研室主任,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