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权主义的角度解读《简·爱》背后的内涵与价值
2014-07-12王建芬
王建芬
从女权主义的角度解读《简·爱》背后的内涵与价值
王建芬
夏洛蒂·勃朗特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英国约克郡,她在英国文学论坛上被誉为19世纪最耀眼的作家。她创作的 《简·爱》一经出版便受到国内外的关注,也因此让她在英国文学领域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此外,19世纪40年代后的10年间,英国正处于批判现实主义阶段,此时的一些学者就评论 《简·爱》是一部片面的、局限性的作品,讲述的女性生活没有对社会习惯和生命进行深刻的研究。但是简·爱在长长的时间河流中始终是神奇的女性,更是代代女性心中的传奇。《简·爱》中对简·爱的生活经历和反叛心理进行描述,以此揭示女性在19世纪的英国所处的社会地位,还表达出女性的反抗意识,不想被束缚,也不甘成为男性的私人物品。在当时英国的阶级制度面前,她们抗议女性成为机器,抗议男性的权利大于女性,因此在 《简·爱》中,全世界女性都能找到向往的自由和平等。
一、女权主义意识的初期
小说中的简·爱生活在舅舅家,自幼父母离世,过着寄人篱下的艰苦日子。简·爱的生活在舅舅死去之后便进入了痛苦的深渊,不断地受到自私自利的舅母的压榨和欺负。生活如此痛苦的简·爱没有胆怯,而是尽最大的努力让舅母接受自己,因此一直忍受着舅母的冷眼对待,做好自己要做的任何事。这样的简·爱并没有被舅母接受,反而受到更严重的欺凌,在表兄妹眼中,简·爱就是佣人,对她进行殴打,但是简·爱没有退缩,而是奋起反抗,简·爱反抗的最终结果就是被关进漆黑的红房子里。直到这时她才暗下决心,要对这些残酷的事情反抗到底。不仅如此,简·爱的勇气也在这次反抗中展现出来,初次抗争就取得了小小的胜利,这也更加促使她下定决心,必须反抗欺凌和惩罚她的一些人,这些都是人最本质的反应。简·爱也在这时知道,只有对生活中一切不平等的事情进行反抗,才是自己的唯一出路。在简·爱的心中,世界是非常宽广的,既充满恐惧,也布满希望;既包含感动,也包含激动的领域。她想成为这个世界上敢于冒险、有勇气挑战、追求生活真谛的人。简·爱仿佛生来就具备敢于斗争、直面生活的精神,而这些难得的品质也一直陪伴着简·爱,她想要生活在自由、民主、幸福和没有不平等的社会中,这是她生存下去的根本原因。
简·爱后来进入到劳渥德学校学习,她的反抗意识也在这之后逐渐成形。劳渥德学校可以说是她的新生活,她对学校生活充满向往。然而真正进入学校后,才发现自己想的是如此天真,这时劳渥德学校也不在是充满美好的地方,而是地狱。因在所谓的慈善学校中,选择解救灵魂的方式就是惩罚学生的身体。在这里,简·爱看到了各种惨不忍睹的处罚方式,每天生活在可怕的学校生活中,枯燥乏味的经文是每天的必修课程,任何时间都有可能受到体罚,有时因为出现错误而受到不准吃饭的惩罚,对于这样悲惨的生活,简·爱没有妥协,也没有愤世,而是选择以一种善良、公平的心态面对生活。在学校的生活中,简·爱遇到了同样遭遇的海伦,并与她成为好朋友,相互鼓励。在海伦受到鞭打而自己忍受、没有反抗的时候,简·爱就表示,如果自己受到同样的鞭打,她会毫不犹豫反抗,夺取他们手中的棍子,然后当面毁掉它。正是这种敢于反抗的思想和意志才帮助简·爱在悲惨的劳渥德学校中生活下去。
二、追求自由、平等
从小失去父母的简·爱过着悲惨的生活,在寄宿学校也经常受到歧视,这样的经历都直接影响到她日后性格的形成。虽然简·爱遭受童年的不幸,但是这些都没有让她心生自卑,反而从内心引起对欺负她、蔑视她人的反抗行为,更加坚定追求自由、平等、自尊的信念,并产生一种自主、独立、坚强的人格魅力。简·爱离开罗切斯特后,又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最后被牧师被圣·约翰收留,但是时间没过多久,牧师就说,主的旨意、上帝的安排让他与简·爱结婚,然而圣·约翰求婚的最终目的与简·爱心里的爱情观完全不同,她对充满宗教主义的献身精神与爱情之间的关系完全鄙视。她心里所要的爱情应该是平等的、自由的、相互尊重的。而像交易一样没有爱情的婚姻与她的爱情观完全不同,因此按照自己心中所想,简·爱拒绝了牧师的请求。根据当时英国相应规定,男性求婚遭受女性的拒绝就是很大的过错。
作品中的简·爱也有自己的爱情,但是她与罗切斯特之间是曲折的爱情,罗切斯特所处的社会地位远高于简·爱,当她意识到自己已经爱上罗切斯特的时候,并没有因为地位的差距而退缩,而是向罗切斯特大胆地表露自己的心声。简·爱在与罗切斯特相恋的过程中大方得体、不卑不亢。因为在她的观念中是人人平等的。简·爱对罗切斯特曾说过:倘若上帝多给她一点美丽和财富,那么她就会让罗切斯特像她爱他一样离不开她。从这些话语中,我们能够发现简·爱在世俗的观念中想要平等爱情的精神。但是罗切斯特已经完婚,按照当时英国的律法,罗切斯特是不能与简·爱结婚的,此时他就想带着简·爱远走高飞,去一个谁都不认识的地方开始生活,但是遭到了简·爱的拒绝。作品中描述的简·爱是一个敢于直面现实的人,她本可以拥有一个心爱的男人,但是她也明白爱情替代不了人的人格和尊严,因此在仔细思考后,她放弃了自己的爱情。再次回到桑菲尔德是在简·爱继承了叔叔的遗产后,此时的简·爱变得富有,不再是一贫如洗,但这时的罗切斯特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而变得一无所有,此时的罗切斯特不仅失去了庄园,连身体也不健全了。知道消息后的简·爱并没有抛弃罗切斯特,反而是多方打探,从此之后,简·爱的内心不再斗争,而是选择与罗切斯特共度余生,最终走进婚姻的礼堂。结婚后的简·爱因为获得了想要的自尊和爱情,因此得到了满足。在这段爱情中,简·爱不离不弃的精神注定获取幸福,这也告诉我们,只要坚持到底,就会获得成功。
三、孤独深处隐藏的女权主义思想
简·爱向往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沟通,但是在当时的年代,这种交流对于女性来说是望尘莫及的。我们也就是在这种所求不到的向往中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嫉妒心,酝酿出女权主义的思想。这些女性都是知识雄厚、情商高的人。正是有交流的语言促使她们集合在一起,她们具有超越其他女性的知识和智慧,具有超越思想的她们注定不能成为单一的贤妻良母,也不再是传统女性的角色。她们不仅在情感上,也将在知识上开阔自己的视野,简·爱正是这样的女性,她认为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希望、兴奋和悲凉的天地,需要有勇气的人去探索,她们不怕困难和危险,想要找到人生真谛,这些思想的涌动都是女权主义的体现。在简·爱生活的英国,几乎没有跟她类似的女子,这也是她的孤独所在。作者创作的 《简·爱》中充满了浪漫主义情节,并且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期望而构造了一连串跨越自然的情节,有一些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的角色和故事。如小说中描述罗切斯特在火灾过后残疾的事情,这样的事情被评论认为现实中无法出现,作者这样的处理方式就是使人物和故事脱离现实情况。
由此可知,作者想要在当时的时期发挥自己的才能,只有借助文学实现,但是像她和姐妹这样的女性是非常少见的。她曾评论 《呼啸山庄》是一部与世隔绝的文学作品,但是她创作的 《简·爱》不也正是这样的作品吗?传记作家为了真实地再现夏洛特的精神和她创作小说的核心思想,在编著的 《夏洛特传》前面用了整整两章的内容描述Haworth未被人类侵蚀的自然景色。夏洛特以及姐妹具有的观念以及她们之间的沟通早已超越社会,但是社会对她们要求做该做的事情,即使夏洛特不愿意这样做,奋力抵抗,但是也逃脱不了命运的安排。夏洛特塑造的简·爱与玛丽等人能在一个平台上交流,能够相互理解,所以非常开心,但这在当时的时代是不可能的。小说中之所以塑造这样的角色也是想实现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总的来说,作品中体现的精神和知识交流都是与现实生活中的孤独相对,在小说中展现作者想要自己的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想要大家认同女权主义思想。
简·爱之所以孤单,主要原因在于其具有女权主义思想,主要表现在,她这样的女性在当时的英国非常少见;此外,她们具有的知识异于普通人,遭到他人的鄙视,而不是同情,所以她们内心深处感到孤单。她们希望交流,获得理解。她们希望自己的交流对象可以是女性,也可以是男性,男性可以说更具有代表作用和实际的意义。从这些我们可以知道,简·爱为何选择在密林深处生活,不愿在闹的城市庄园中,因为在密林中没有世界的杂乱、繁华,这些都与简·爱的探索思想完全相反。此时出现的罗切斯特可以在精神上与简·爱进行沟通,因此他们在一起能够去除简·爱内心深处的孤独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简·爱想要追求的最终目的就是消除孤独。
男性在长时间的传统文学中始终处于领导的位置。此时的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 《简·爱》突破这一观点,小说中的简·爱具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向往自由和公平,内心深处包含韧性。夏洛蒂·勃朗特正是借助简·爱对爱情的追求和人人应该自由、平等的思想,展现出女性对问题的看法以及女权主义的意识,这些都显露出女性意识的形成。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简·爱正是当时女性追求自由、平等、爱情的象征。
[1]黄艳春.夏洛蒂·勃朗特的女权主义宣言——评简爱的女性意识(英文)[J].语文学刊,2006(03).
[2]李艳叶.浅析《简·爱》中的女性意识[J].作家,2011(14).
[3]彭苑苑.“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论《简·爱》中的女性意识[J].语文学刊,2006(11).
[4]朱家科.英语文学作品《简·爱》中的女性意识的体现[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12).
王建芬(1973— ),女,河北沙河人,法学硕士,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专业英语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