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事件纪念馆展陈模式研究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陈列为例
2014-07-12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730020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730020)
历史事件纪念馆是现代博物馆的一个重要类型,有学者将其定义概括为“对人类历史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作用的,并对人类记忆与人类情感的形成有深刻影响的历史事件,在其事件发生地建立纪念馆用于追忆、缅怀、教育、研究的目的。”1历史事件纪念馆在保存历史、提高民族凝聚力、推动社会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陈列设计的研究有助于提升纪念馆的建设水平,更好地发挥纪念馆的作用。本文选取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对其基本陈列进行研究,并结合其它一些纪念馆常见的陈列形式,归纳出目前我国历史事件纪念馆陈列设计的基本特点,并提出相关的问题和思考。
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位于南京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和遇难同胞丛葬地,始建于1985年,是一座纪念性的遗址型历史博物馆,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杀”特大惨案的历史事实。
史料陈列《人类的浩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展》,主要展示1937年12月至1938年1月间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进行血腥大屠杀的历史事实。
陈列展品主要有大屠杀的现场照片、档案资料;中外人士所写的纪实、报道和专著;幸存者的名册、照片、证言和实物;参与屠杀的日军军官和士兵的日记、供词、武器等。文物展品多采用展柜陈列的形式,而大量的历史照片、信件、出版物等纸质展品则使用展板陈列。陈列重点部分大量使用了开放式的展板,并对重点照片重点处理,分层次划分,使观众近距离接触照片资料,更加清晰地了解了纸质展品所记载的历史信息,有效解决了平面资料数量大、陈列难度大的问题。
陈列前三部分中采用技术手段表现被轰炸的南京街景和“血战光华门”场景。在六、七部分之间根据史料记载和三位幸存者回忆的家庭受害现场设计了“家破人亡”复原场景。通过场景展示丰富了空间布局和陈列手段,摆脱了沉重的说教和枯燥的资料、数据。
展览第七、八、九部分中使用了拉贝、约翰·马吉牧师和魏特琳女士的雕像来表现国际友人所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和历史见证。第八部分的“尸体掩埋”展柜中,使用一副油画作品来表现难以用实物展现的惨烈场景。通过使用辅助展品弥补了实物展品难以表现出的内涵和情感,渲染了主题氛围。
以上就是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基本陈列的内容与形式设计所作的分析。可以看出其中一些空间构成要素和陈列设计方法的特点。例如:十分注重整体空间氛围的营造,通过各功能区的组合和协调来表达纪念性主题;通过一系列寓意深刻的纪念性元素和灯光、材质等形式方面的设计来营造主题氛围;根据展品的主要类型和特点,大量采用开放式、半开放式陈列的形式,把文物与相关的历史背景史实资料串联起来,扩大陈列内容的涵盖面;注重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和技术手段来突出展品,强化主题,同时也满足了观众的情感体验和参与性要求等。
目前国内还有许多同类型的纪念馆在空间环境构建和陈列设计方面也采用相类似的理念和方法,在此不一一列举。
二、历史事件纪念馆的展陈模式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历史事件纪念馆陈列设计已逐渐形成了适合自身特点的展陈模式。主要包括叙事性空间设计、展品陈列设计、场景复原陈列和口述史的应用四个方面。
(一)叙事性空间设计
叙事性空间设计通过营造出一种有生动故事情节的体验式空间,激发观众的情感体验并以此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叙事性空间的营造需要多种设计要素和设计手法的融入,建筑空间形态、功能区的组合、空间细节的刻画等都是重要因素。
1.建筑空间形态
纪念馆的建筑作为人们纪念活动的场所,以其建筑、空间的表现力来营造纪念性。目前国内的纪念馆建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以遗留建筑改辟纪念馆;二是专门建造的纪念馆。对于新建纪念场馆,需要建筑师在设计中赋予建筑物以纪念对象的精神。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在建筑总体构思上通过不同的建筑形体设计、整体环境安排来体现“战争、杀戮、和平”三个概念。新馆建筑平面布局呈狭长的船型,映现“和平之舟”的概念。立面造型呈“折断的军刀”概念,寓意正义战胜邪恶。外墙采用干挂石材,石材纹理和单元尺寸变化多端,给人以沧桑感。史料陈列厅地上部分造型为斜插入地面的三棱锥,入口正面形式为正方形,斜屋面呈阶梯型,形成了倾斜状集会广场。遗骨陈列室是一个半地下的棺椁形建筑,而旁边的万人坑遗址造型像一个黑盒子,于简洁中表达死亡和悲愤的情愫。
2.功能区的组合
在历史事件纪念馆的空间设计中,多个功能区的组合协调是常见的形式。从观众进入场馆开始,就进入了特定的空间场景中,通过一系列不同形态、不同功能的空间场景,营造出一个由开端、渐入、高潮、结束的完整的参观体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场景所要表达的情感依次传递给观众,构成观众的情感变化,也影响着空间情节的感染力。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各功能区就是围绕陈列主题设计的情感变化来安排。观众进入纪念馆区域后,首先来到集会广场,通过广场碎石和一系列纪念性标志物,感受到纪念馆沉重压抑的氛围。进入史料陈列厅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后观众的情绪已由沉重压抑转为悲痛愤怒,随后进入墓地广场,遗骨陈列和寸草不生的鹅卵石广场配以枯树和雕塑将观众的悲愤情感引向高潮。最后缓缓步入和平公园,郁郁葱葱的树木、花园和主题雕塑平复观众沉痛的心情。不同功能区依次承接,引导观众的情绪变化由压抑、悲愤到沉痛、哀悼,最后转为对和平的珍惜和向往。
3.细节的刻画
在叙事性空间的营造中,细节的刻画是不能忽视的重要方面。一个成功的叙事空间设计需要将整体空间与环境因素、细节描述相结合,充分利用空间内各类元素来引发观众的联想,将人们带入所要传达的叙事情境中去,从而打动观众。
(二)展品陈列设计
历史事件纪念馆的展品陈列设计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展品类型单一,纸质图文类展品数量大。实物展品多是重要历史人物的私人物品或战争遗留物,缺少艺术观赏性,给陈列布展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纪念馆探索出了许多展品陈列设计的方法。
1.版面的精心处理
首先,在文字处理上做到简洁精炼、感染力强,文字字体和颜色的选择配合整体环境氛围。其次,面对照片数量多的情况,在制作展板时,拉开大小差距,将重点照片重点处理,分层次划分,防止千篇一律引起视觉疲劳。同时用彩色照片和黑白照片加以区别,部分重要的照片制作成灯箱的形式。此外,大量使用开放式的展板,使观众可以近距离接触照片史料。
2.多种形式的辅助展品
在合理表现文物展品内涵的同时,巧妙新颖的辅助展品会弥补展品的不足,增强陈列的感染力。常用的辅助展品有绘画、雕塑、沙盘、模型等,随着传统模式的革新,辅助展品越来越多地融入多媒体技术进步的成果和互动传播模式的思想,以更具表现力的形式丰富着陈列内容。
南京大屠杀史实展的最后一部分设置了一面电视墙,播放着所有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视资料,观众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观看。在观众互动区域,设置了一座高12米,长20.08米的档案墙,共摆放有12802个档案盒,分为黑色、蓝色和灰色3种。分别装着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幸存者、日本加害者以及大屠杀期间保护中国人的外籍人士个性化档案资料。参观者如想了解某一份档案,可直接通过升降梯进行查阅。这一陈列形式综合了多媒体技术、互动参与模式和环境空间的细节刻画,拓展了辅助展品的内涵,给观众以心灵的震撼和思考的空间。
(三)场景复原陈列的应用
在纪念馆中使用场景复原的方法可以直观、生动地再现历史场景,营造事件发生的环境氛围。比起刻板的宣讲更能够启发观众的联想,引起参观者的兴趣。例如“中共一大”纪念馆的会址复原、鲁迅纪念馆的故居陈列、孙中山纪念馆的办公室一隅、甲午战争纪念馆的船舰舱内复原陈列等都是复原陈列成功运用的例子。
除了在展厅中按照一定比例“重现”场景的方法之外,还有一类复原陈列是在考古发掘的现场或历史事件的原发生地原地进行保护、陈列,常见于历史和遗址类博物馆。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负二层原位展出的1998年扩建过程中发现的近2000具遇难同胞的遗骸,是其中的代表。
(四)口述史在纪念馆陈列中的运用
“口述史作为历史学的分支学科,以口头叙述的方式呈现历史事实,主要是对个人亲历的生活事件及感受的叙述,尤其是历史见证人或知情人的亲知、亲闻、亲历,可以填补重大历史事件和普通生活经历中没有文字记载的空白。”2近年来,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在许多革命纪念性博物馆中得到了大量应用。相比较史料记载,口述史的来源平民化,细节化,不仅能够弥补史料的不足,还能够印证文字史料和实物资料的真伪,加之口述史料来源于民众,语言通俗化,使人们听来生动具体、倍感亲切。因此,历史事件纪念类博物馆十分重视对口述历史的采集和运用。
三、对于历史事件纪念馆陈列的思考
模式的套用有利也有弊,通过对大量纪念馆展陈的具体研究,在总结出展陈模式的同时产生一些个人的想法以供探讨。
(一)陈列设计应当紧紧围绕陈列主题,以准确体现陈列的思想性和教育性为目标,避免过度追求形式,刻意营造一些与陈列内容关系不大或偏离了陈列内容的形式设计,这样不仅不利于表达陈列内容,发挥教育功能,还容易扰乱观众的视线。
(二)成功的模式可以合理地借鉴,取长补短,但是不能因此就忽视创新设计,造成陈列设计程式化的问题。不同主题的纪念馆应根据自身情况和特点,在加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尝试、推陈出新,创造出适合本馆特点的陈列形式。
(三)在陈列设计中使用多种艺术手段、技术手段增强了展示效果,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的欢迎。但与此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到高科技陈列手段的应用如何把握好尺度,避免过于追求新奇的场景效果而忽视了对于陈列思想性的追求。
陈列设计水平的进步需要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基础上不断反复、不断推敲,在共性模式的基础上有适合自身特点的创新型突破。期待有更多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纪念性展陈不断涌现。
注释:
1.杜蒙,陈刚.《历史事件纪念馆特质空间环境塑造与情感传达》,载《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3卷第4期,第161~165页.
2.黎淑莹:《在革命纪念性博物馆运用口述史之探析》,载《中国博物馆》2005年第4期,第14~17页.
参考文献:
[1]吴诗中.展示陈列艺术设计[Ml.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9.
[2]艾进.中国城市遗址类博物馆开发模式研究[Ml.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9.
[3]丁菓、王成.略论纪念馆的纪念性[J].中国博物馆,2001(02).
[4]古骐瑛.论纪念类博物馆展示策略[J].中国博物馆,2008(01)
[5]何镜堂、倪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创作构思[J].建筑学报,2005(9)
[6]杨扬.空间、仪式与社会记忆——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中心的考察[D].南京师范大学,2007.5.
[7]姜军.纪念性建筑形式创作中的哀悼情感表达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12.
[8]张中义.纪念性建筑空间及其设计表现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4.
[9]谢列场.从意境的角度探索当代纪念性建筑的表情[D].合肥工业大学,2009.4.
[10]张晓倩.博物馆“叙事性”展示设计探讨[D].中央美术学院,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