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对联鉴赏与创作的基础保障

2014-07-12霍金林

对联 2014年23期
关键词:素养

●霍金林

关键词: 联人, 素养, 素养的形成; 对联欣赏,对联创作; 基础保障。

论文摘要: 联人在对联鉴赏、 创作中,其自身的素养决定着鉴赏水平和创作质量。联人的素养包括专业素养和非专业素养。专业素养,包括较全面的对联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 非专业素养,包括政治立场、思想境界、哲学思维、数码网络,以及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诗词歌赋,书画琴棋,阴阳五行,农田水利,商经兵法,等等。

这些知识对于联人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楹联欣赏和创作领域』无所不及『,所以,联人一定要多读书,改变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 这是提高联人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对联鉴赏和创作的基础保障。

一、联人的素养

什么是素养? 素养与素质意思相近,《辞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有三个方面,第一、 人的生理上生来具有的特点; 第二、事物本来具有的性质; 第三、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 本文笔者采用第三个定义。 但素养与素质的内涵又有较大差别,素质是一种状态、一种结果,而素养不仅包括素质这种结果状态,它还暗含一种素质逐渐养成的过程。 《汉书· 李寻传》:『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 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 意思是马匹没有得到足够的营养,是没有力气在路上奔驰的; 人没有足够的能力, 是没办法使国家强盛的。 陆游: 『气不素养,临事惶遽』。 《后汉书· 刘表传》:』越有所素养者, 使人示之以利,必持众来。 『都是说的这个意思。 所以,联人的素养,是指对联爱好者从事对联鉴赏或创作等活动时所具备的基本知识基础和能力。 它包括专业素养和非专业素养。而这些素养,只有靠后天的不断学习和磨炼才能逐渐形成。

二、提高联人的素养是对联鉴赏和创作的内在要求

(一)、专业素养

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独立文体之一。 它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 基本规则是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形对意联。这是联人专业素养的基本内涵,其运用能力是靠日积月累的磨炼逐渐提高的。 在懂得对联的基本特点、对仗方法、平仄规律之后, 还要有一定的对联修辞知识和能力,这不仅是创作所必需的,而且也是鉴赏所必需的。 如同汉语修辞的目的,是要使文字表达更为准确、生动一样,对联修辞也必不可少,而且,它更能表现出对联内容的丰富和趣味。

清人叶翰仙女士,能诗词,兼善梅花,疏枝冷蕊,不染尘氛。 她曾为浙江杭州西泠印社四照阁撰一联:

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叶翰仙

从规则上讲,此联完全符合对联的基本规则,是工对。 上联刻画了湖山相通的境界。下联的』心心相印『原是佛教用语,这里指西泠印社的同仁们意气投合,并共同努力,使印社驰誉四方,扬名后世,而西泠印社又反过来使印社人流芳艺苑。 从写法上讲,它运用了叠字、连珠、重复等技巧,具有很强的修辞效果,使人看上去珠联玉缀,回环精巧,读起来玉润珠圆,朗朗上口。

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乌龙挂壁,身披几点金星。——佚名

这是一副象形谜联。 上联是隐喻灯芯浮在灯盏的油中,恰似一条白蛇蜿蜒在江水中游动。 下联隐喻秤杆挂在壁上,恰似一条乌龙吊在崖壁上一样,秤杆上的钉星子,恰似闪闪的金星在发光。 对联用隐喻的手法把两样东西形容为两样活的动物形象。从结构上看,采用此类对联最佳的结构形式,即前四后六的形式,先用四字提示一物,再用六字说明此物特点。 读起来上起下合,显得抑扬合拍,体现出撰联者的艺术功力。 唯一不足之处, 上下联』蛇『、』龙『二字平仄失对。

从以上两例我们可清楚地看到,要想创作出好的对联, 就必须了解对联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 根据事物的复杂性,以确定对联的字数和结构;根据写作的特殊性,巧妙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段;根据文字的属性需要,巧布平仄…… 从而达到创作目的。 同样,我们熟悉了对联创作的各种知识,对欣赏各种对联也是有帮助的。

(二)、非专业领域素养

我们知道,清康熙年间孙髯翁所撰一百八十字昆明大观楼长联, 上联喜溢四方,绘出了一幅颇富滇池风物特色的风景画; 下联勾勒云南的历史,道出了历史发展变化的必然规律,展示出了一幅颇耐人玩味的历史画卷。 气势磅礴,意境高远,悬于楼前,扫涤俗唱,令人击节叫绝,』闻者莫不兴起, 冀一登临为快『, 被世人誉为』海内第一长联『。 它所涉及的知识就包括地理的、历史的、军事的、文化的…… 等等。

由此可见,对联文学与其它门类的文学一样,它来源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生活,是现实世界方方面面的客观反映。在移动网络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它涉及的领域更宽更广,政治、哲学、历史、文化以及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诗词歌赋,书画琴棋,农田水利,商经兵法、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无所不及,可见提高联人的素养是对联鉴赏和创作的内在要求。 换个角度说,联人应是个』杂家『,不仅要通』平仄『、善』对仗『,而且还要懂科学,明哲理。 所以,楹联人要提高素养,就必须下苦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读书来增长知识、解放思想、增加智慧,这是时代发展对做一个合格联人的内在要求和联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有了这样的素养,还怕创作不出好的楹联?

三、多读书是提高楹联人素养的有效途径

联人的素养, 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实践锻炼而逐渐形成的。

然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知识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近五十年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知识比过去三千年的总和还要多。 然而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学习追求是无止境的, 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书读完。 那么联人应怎样有选择地读书呢?

总的来说,联人应当围绕提高思想水平、增强哲学思维、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精神境界,选择那些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关系密切、 自己爱好和有兴趣的书来读,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就一般情况而言,联人在掌握了联律通则以后,普遍应当读下列几个方面的书。

第一、要读点政治和哲学方面的书。

就大多数联人来讲,学政治就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辨别事物的能力。 学哲学主要是学基本观点,如唯物的观点、实践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生产力的观点、群众的观点,等等。 既有本体论的思考,也有认识论的探讨,更有方法论的总结,这是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思维武器。就当今社会生活,很少有哪个时代像我们这个时代一样,主流与支流如此纠结,现象和本质如此复杂,特殊与普遍又如此微妙,联人要创作可以说时时处处都面临政治的、哲学的、科枝的、经济的,以及来自各方面的考题。 一个问题怎么看、一件事如何处理,用政治的、哲学的眼光去分析,就能全面把握、准确判断、抓住本质,避免片面性和盲目性。 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哲学的思维方法,就能撰出具有一定哲理的对联。

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这是革命老人徐特立在一九三九年书赠湖南湘潭一位青年店员王汉秋的对联。联文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振聋发聩,犹如警钟长鸣。

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进步力量和敌伪顽固派在进行一场正义和真理的艰苦斗争。这对于处于这种社会环境中的一个青年来说,如何能找到自己正确的出路和前途,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徐特立这副对联犹如灯塔、航标,告诫人们读书、做事要有选择,』有关家国(的)书『会教你走路、教你做人, 不啻晨钟暮鼓, 久读之如春雨润物,潜移默化,把你引往正道。』无益身心(的)事『则会使人两眼迷乱,误入歧途,千万不可为。 全联语言不求华丽,平中见工,言简意赅,意味深长。

曹雪芹的『太虚幻景』联就很有哲理性: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作者以浪漫主义手法, 虚构了一个超现实的『太虚幻境』,这个幻境是假的,但通过甄士隐、贾宝玉梦游幻境,这又如真的。』真『与』假『,』有『与』无『交织在一起,虚虚实实,扑朔迷离,』真是隐『、』假语村『,作者真是用心良苦,深刻的哲理,提醒人们要善于辨别真假虚实。

我们所熟悉的言志联、题赠联、喜庆联和名胜联以及春联等, 大多具有深刻的哲理思性。

如郑板桥的题画联: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联语借物言志,以竹梅言其人格操守。上联以竹喻人,功高位显也要低调做人。下联以梅喻人, 做人要有骨气, 但要有理有节。 对联文字平实,却寓理深刻。

哲学是经验的升华、是实践的结晶。联人学哲学, 就是要领受这』时代精神的精华『、』中华文明的活的灵魂『, 这样才会有更高的站位、更开阔的视野,才能欣赏和理解那些优秀的对联作品, 才能创作出更精彩的作品。

桂林渔鼓,又称渔鼓道情,是一种说唱曲艺,是湖南渔鼓在民国初期传入桂林后发展起来的。民国初年,湖南的渔鼓艺人南迁桂林定居生活,同时也带来了渔鼓文化。此后,无论是在桂林的城市中心、郊野乡村或是民族村寨,都有荡漾的点点鼓声。桂林渔鼓汲取了湖北道情、祁阳渔鼓的音乐元素精粹,形成了具有桂北特色的曲艺风格。桂林渔鼓用桂林方言演唱,它是以四句为一组的单曲体、征调式;唱词以七字为一句,总句数为双句,唱时是以四句为一组,来回重复,直至结束;桂林渔鼓作为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民间曲艺的结晶,印证了中原文化、楚文化与骆越文化之间的相互传播、碰撞和交融的历史。

第二、要读点历史方面的书。要了解一些中国历史以及世界史, 特别是其中的一些重大事件。楹联人学习历史,是为了增强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 观察事物要有历史眼光,能够从以往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 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 读史以明智、知古而鉴今,不断增强历史素养, 同样是自身修养和对联创作的内在要求。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读史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读死书、经世致用,才能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清代学者魏善伯曾在自家厕所题一联:

文成自古称三上;作赋而今过十年。

这是一副不提厕字的厕所联。 上下联用典引语,皆与厕所有关。宋代史学家欧阳修向谢希深介绍学习经验时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作者引此典为上联。 晋代文学家左思作《齐都赋》仅用一年,又作《三都赋》,构思十年,门庭藩溷(厕所)皆著纸笔,偶得一句,即使疏入,既成,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此联用典大方,自然。

丘吉尔有句名言说得好: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今天的中国, 正处于千年未有的大变革中,从全面深化改革蓝图的落实,到推进治理现代化的考验, 再到破解种种现实问题矛盾, 各行各业的人都格外需要镜鉴启迪,格外需要从历史这部教科书中汲取继往开来的力量。 站立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 不断提升历史素养、增厚历史底蕴,我们就能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写下勿忘昨天、无愧今天、不负明天的雄浑篇章。

第三、读点科学方面的书。这里不是说要学哪一方面的科学技术,而是要从中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 作为一种知识体系,科学确有其专业边界,但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科学又岂受范围限制? 作为联人,科学思维不仅是认识世界、分析问题、做出判断的基本方法, 更是充实心灵、塑造品格、坚定信念的精神资源。欧阳修有一副书宅联: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事无不可对人言。

这是一副劝导人们发奋读书,正直行事的对联。『书有未曾经我读』,是说书是永远读不完的,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任何时候都应该虚怀若谷, 常想自己还有未曾读过的书。『事无不可对人言』,是说做人应该心地坦荡,不做见不得人的事,就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了,对联虽明白如话,但深含哲理。

本来,『联意是有未曾经我读书,无不可对人言事』,依此撰联就显得平淡了。 但作者用科学的思维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将此联词序改变,更加突出了『书』和『事』。这种思维方法对对联欣赏和创作都是很有帮助的。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 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在这个』科技改变世界『的时代,学习科学知识、锤炼科学思维,是联人的基本素养。

第四、读点国学方面的书。多学点国学,能增加个人修养和厚度,能滋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当别人侃侃而谈荷马、西塞罗时,我们会非常自豪地给他讲述孔子、老子和《易经》。在对联创作中,当一些人正以彼』美景『展示此』美景『时,你却以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视野,贾谊』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的智慧,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创作出一副副既富有哲理, 又富有民族特征的对联。如此参赛,焉能不获奖呢!

有一副赞美教师的对联:西席桃李满桑梓;东坦龙蛇尽楷模。

大意是: 我的老师教书育人有方,得意门生遍及乡里; 他的女婿们也都是龙蛇般的非常人物,个个堪称为人之楷模。可贵的是此联在文脉畅达、韵律协调、琅琅上口的同时, 自然巧妙地嵌入了六个典故: 西席: 即』老师『,典出《称谓录》卷八; 桃李: 喻指门生、学生,典出《韩诗外传》卷七; 桑梓: 桑梓是桑树和梓树的合称,典出自《诗经· 小雅· 小弁》: 东坦: 据《辞源》』东坦『条注: 指女婿, 这里指王羲之,为』东床坦腹『的略语。 龙蛇: 这里并非』龙『与』蛇『的合称,而是比喻非常的人物。典出《左传· 襄公二十一年》; 楷模: 楷和模都是树名。楷模一词,出自清代汪灏受康熙命所编的《广群芳谱》一书中。 从而使联意丰赡,饶有情趣。

山西省怀仁锦屏书院有一副清代学者撰的学校用联:

遵道以行,学者必以规矩;诲人不倦,焕乎其有文章。

』道『,本指道路,引申指法则、规律,以及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政治主张或思想体系。《论语· 卫灵公》云:』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 里仁》也说: 』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古人对道非常重视。 起句』遵道以行『, 出自《礼记· 中庸》:』君子遵道以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联中所言之道,可理解为兴学育人的教育之道。』学者亦必以规矩『,这是因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上联针对学生而言,强调求学或处世均须遵循一定的法则。

下联『诲人不倦』,语出《论语· 述而》:『子曰: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意指教诲别人耐心而不厌倦。 『焕乎其有文章』,语出《论语· 泰伯》:『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指文章出众,颇有光彩。 下联针对教师所写,要求为人师者,应传道、授业、解惑,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如此才能发扬光大,郁郁多文采。

此联集引儒家经典成句, 本身就说明是为』遵道『而撰的,所以颇具影响力,极富号召力。 古训犹在, 传统永存。 将联中之』道『、』规矩『赋予新的内涵,仍不失为一副有教育意义的佳联。

人文书籍承载的人文之道, 科普书籍承载着社会进步之道,他们历经洗礼、跨越时空、烛照未来,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 优秀传统文化

郑板桥竹梅图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书籍』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可以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把握能力,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乐和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

总之,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进步很重要,读书对于一个对联爱好者提高对联鉴赏水平和创作更为重要。所以,联人一定要多读书,改变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 这是提高联人素养的有效途径, 也是对联鉴赏和创作的基础保障。

参考书目

1《、辞海》;:

2、《联律通则》(修订版);

3、习近平同志有关传统文化的论述;

4《、名联鉴赏辞典》;

5、王弛主编《中国楹联鉴赏辞典》;

6、《论语》《诗经》;

猜你喜欢

素养
关注主动提问能力,提升数学学习素养
重视教材 发展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兴趣与爱好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落实核心素养须守住“源头活水”——核心素养视阈下数学概念教学的思考
关注数学核心素养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落实核心素养须守住“源头活水”——核心素养视阈下数学概念教学的思考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