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性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1例
2014-07-11苑翠珍张婧王毅
苑翠珍 张婧 王毅
• 病例报告 •
对称性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1例
苑翠珍 张婧 王毅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12岁,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2年,超声心动提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9 d入院。患者2年前体检发现心脏杂音。9 d前来京旅游时为明确病因,就诊于北京儿童医院,查超声心动提示阳性所见符合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后患者就诊于安贞医院,复查超声心动提示对称性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左室流出道梗阻(重度),左室流出道压差143 mmHg,少量心包腔积液。行24 h动态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偶发房早。患者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心内科。入院查体:除胸骨左缘可闻及收缩期喷射样杂音外余均正常。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电轴不偏,左室肥厚,ST-T改变。常规检查,血尿便、生化、电解质、DIC全项未见明显异常,胸片示心脏增大,左室增大可能,胸廓前凸。考虑患者肥厚型心肌病(梗阻性)诊断明确,入院后给予倍他乐克缓释片治疗。因患者存在重度左室流出道梗阻,左室流出道压差143 mmHg,治疗左室流出道梗阻应植入双腔起搏器,缩短房室间期,使室间隔较早收缩以减轻流出道梗阻,但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又是室颤、室速高发人群,为同时预防恶心室性心律失常而植入双腔ICD治疗。术后1 w超声心动显示左室流出道压差145 mmHg,术后1个月超声心动提示左室流出道压差约90~100 mmHg,术后4个月复查左室流出道压差66 mmHg。
图1 入院时心电图(显示左心室肥大,怀疑急性前壁心肌梗塞)
2 讨论
HCM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10个编码心肌肌原纤维(粗丝或细丝的组成成分具有收缩、构型或调节功能)蛋白的基因中任何1个发生突变均可引起HCM[1]。HCM以室间隔中上部肥厚最常见, 亦有心尖肥厚型、均匀性肥厚型、左室前侧壁、后壁、右室等部位肥厚。主要分3种类型: ①梗阻性: 安静时压力阶差>30 mmHg;②隐匿梗阻性: 负荷运动时压力阶差>30 mmHg;③非梗阻性:安静和负荷时压力阶差均<30 mmHg。本例患者为对称性严重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是非常少见的病例。但因患者活动量少,所以没有明显临床表现,仅是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并经超声心动确诊。超声心动图是确诊HCM的最常用、最主要的依据, 其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当超声怀疑而不能确定诊断时应做心脏核磁共振检查,这是目前诊断HCM最敏感、最可靠的无创方法。本例患者入院心电图显示左心室肥大,怀疑急性前壁心肌梗塞。而75%~95%的HCM患者12导联心电图异常,且早于超声心动图改变,但心电图表现类型多种多样,特异性有限,可作为HCM的初筛方法。因本例患者年幼就有严重的梗阻,所以进行了双腔ICD治疗,一方面可以预防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右心室起搏减轻左室流出道梗阻症状,并有望逆转心室肥厚[2]。
[1] Bos JM,Towbin JA,Ackerman MJ. Diagnostic, prognostic and theapeutic implications of genetic testing for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J]. J am Coll Cardiol,2009,54(3):201-211 .
[2] 陈泗林,刘媛,等. 起搏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长期疗效[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J]. 2007,13(3):200-202.
R542.2
A
2095-4220(2014)04-0235-01
2014-09-15)
(本文编辑:李俊峡)
430030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