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园-企-校”合作机制建设精细专业课程体系

2014-07-11李巍巍王建英

科技视界 2014年8期
关键词:临江化学品杭州

李巍巍 王建英

(1.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临江学院,浙江 杭州310018;2.杭州电化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228)

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建设。近几年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开发和实践为主导的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上取得了重大成效,成为引领当今乃至未来中国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1-3]。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是浙江省特色专业、浙江省优势专业和全国高职类百所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专业在骨干建设过程中紧贴“学校融入区域发展、专业融入产业发展”,主动适应杭州精细化工产业发展需求,依托临江工业园区管委会,整合园区所属化工类大企业资源,创新“园-企-校”合作机制,构建了基于现代精细化学品生产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1 “园-企-校”合作机制

高职教育的理念是服务区域经济,主要向区域和行业提供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萧山临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地处钱塘江南岸,聚集了杭州市精细化工如染料、涂料、油墨、日化等行业主流企业,其中杭州百合化工颜料产量位居全国第一,杭州吉华化工有限公司和帝凯化工有限公司的染料产量位居全国前十,产业集聚效应已初步形成。

专业所在的临江学院,就是由学校、临江工业园区管委会与园区企业以合作共赢为基础,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目标,通过协议的形式缔约建设的相互联系、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利益实体,是校企合作的新型组织形式。由园、企、校三方共同组成临江学院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领导由园区、企业、学校三方委派并由理事会任命。这一合作机制有效推动了校企紧密合作,为专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 建设内容

2.1 创新“园-企-校”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紧紧依托临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专业深入企业开展调研,聘请园区所属化工类大企业杭州百合化工有限公司、杭州吉华染料有限公司、杭州电化集团有限公司、杭州龙山化工有限公司等10家以上企业的技术能手、管理人员和行业专家开展论证,不断追踪岗位需求,确定了本专业主要职业岗位是是工艺技术员。通过开展主流企业专家进行了“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研讨会,确定了工艺技术员典型工作任务。并以此为依据,共同开发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制定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共同参与编写相关项目化教材。

同时为适应信息化背景下现代化工发展的需要,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适时调整课程体系、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适应性和实用性。结合学生学习兴趣,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依托“园-企-校”合作机制,探索一班多制、多时空教学、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

2.2 基于现代精细化学品生产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

发挥“园-企-校“合作机制的优势,在临江工业园区管委会的参与下,与杭州百合化工、吉华染料有限公司等园区所属化工类大企业紧密合作,成立由专业教师、企业行业技术骨干和人力资源专家、课程研究专家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根据确定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探讨每一工作任务的具体能力要求、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将企业生产性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性工作任务,将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设计与开发相应的专业课程。

在课程建设时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增加职业岗位案例和实例,依托参与理事会的临江园区化工类大企业,与杭州百合化工有限公司、吉华染料有限公司开发《染料颜料生产及控制技术》,与杭州菲斯凯化妆品有限公司等开发 《日化产品生产技术》、《精细化学品质量控制分析检测》,与杭州电化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典型化工产品生产与控制技术》,共同建设6门核心课程。并根据课程标准,组织骨干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编写职业特色鲜明的精细化工项目化教材。

2.3 推进“校中厂”实训基地建设

依据“突出技能要求、贴近生产实际、保证持续发展”的原则,依托三方作平台,通过与园区所属化工类大企业紧密合作,根据精细化工生产批量小、品种多、流程变化大的产业特点,结合绿色化工理念,选择临江化工企业的典型精细化学品和生产工艺,共同设计、共同建设校内化工技术实训工厂—“校中厂”,既可进行单元生产技术与操作实训,也可将单元生产技术进行不同组合,满足各种典型化工产品的流程性生产需求。

2.4 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良好的师资是优秀课程的资源保障。为加快双师结构队伍的建设,依托国家骨干建设,学院通过实施教师企业经历工程,每年派2~3名教师下企业进行顶岗实践。通过教师企业经历工程、浙江省“访问工程师”项目,专任教师脱产或利用业余时间在企业真实开展为企业服务,使企业在服务过程中得到了利益,完成了一些项目。而且教师在服务的过程中,提高了双师素养,提升了生产实践、科研及专业服务能力,同时拓展了高职院校教育内涵,加强了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结合及校企合作深度。近两年本专业教师企业经历完成率100%,均至少有半年企业经历。

同时聘任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兼职专业负责人,与校内专业负责人一起参与专业建设,聘请一批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完成专业兼职教师比例50%以上。

2.5 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建设

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技能、就业率和用人单位满意率,是评价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在课程体系中也需突出。通过以企业实际生产项目为内容的专业教学、生产实训和顶岗实习过程,进一步将化工类企业的特定文化如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环保的生产意识等,通过真实情境教学感染和熏陶学生,从而使学生形成自我约束力,在提升其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学院成立各种学生社团、班级特色项目、兴趣小组活动、举办专业技能比赛,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和技能。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行业调查和就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精细化工行业发展情况,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和责任感,增强职业意识。通过学生活动和专业教育的融合,使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从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延伸并渗透到教育的全过程。

3 结论

职业教育办学和发展必须依托主流企业,必须在企业的深度参与下,才能实现办学目标和高质量服务。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坚持对接主导产业,强化关键要素,依托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推进产学合作的专业建设保障机制,构建创新“园-企-校”合作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建设“校中厂”实训基地,加快双师队伍建设以及构建人文素质体系等建设措施。该项创新模式的开展具有引领辐射作用,为国内其他职业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提供范式。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

[2]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

[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两个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07(30):18-20.

猜你喜欢

临江化学品杭州
杭州
汉调二黄“临江而歌”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杭州
杭州旧影
培育产业升级新引擎 打好临江崛起攻坚战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解读
危险化学品事故为何多发?
重庆临江二队明代炼锌遗址
2015年《造纸化学品》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