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企业文化建设大有可为
2014-07-10应敏草央
应敏+草央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企业文化具有无形性管理功能,已被一系列管理实践所证实。企业文化用共同的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对员工进行管理,发挥的是道德力量、信念力量和心理力量,对于企业的兴旺发达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国有企业文化变革受阻的困惑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任务日益迫切和艰巨,国家高度重视国有企业的改革,并出台了大量优惠政策大力推进国企改革。纵观多年来国企改革的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国企改革遇到的重重障碍和阻力已经严重影响到国企改革的进程,这其中有历史的原因,但另一方面某些国有企业在推进组织变革和文化变革进程中的失衡也是造成改革困难的重要原因。
国企变革必须从文化变革开始,构建变革的文化,是国企冲破机制体制阻力确保改革成功的必然选择。许多企业家已认识到这一点,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但企业文化建设的结果往往令人失望。
有家国有企业,为了转变人们心目中国有企业的形象,转变员工观念,提高员工主人翁意识,推进企业改革,引进了专业咨询公司进行企业文化策划、建设,他们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成立了有老总牵头,各部门参与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他们举行多次讲座,举办各种活动,努力将企业文化价值理念灌输给每个职工,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但是,轰轰烈烈的活动一年后,企业老总却发现,好像员工没有什么变化,工作还是老样子,观念依旧落后,企业的价值观、行为理念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而企业却为此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许多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受阻后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为什么专业策划公司的策划达不到预期效果?为什么企业文化建设效果总是事与愿违?难道企业文化建设又是一次概念化的游戏?不少人将此归结为,国有企业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机制僵化,体制落后,员工观念落后,害怕并拒绝变革,对企业的发展漠不关心。但事实真的如此么?
其实,当今国有企业在企业文化变革中。存在以下三个大的突出问题:
目标定位上的误区。有的认为建设企业文化仅是企业实现其经济目标的手段,而不是企业应该达到的目标。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其目标应该是赢利的经济目标和为社会公众创造价值的社会目标的统一,企业文化作为经济和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也必然应是企业要达到的目标与实现目标手段的统一体。有的企业把建设企业文化的目标定位于塑造员工,包括按照领导者和组织的意图改变员工的观念、习惯和行为方式等。就企业文化的内涵来看,塑造员工的确是一项重要工作,但企业文化的根本方面是在促进员工发展的同时塑造企业自身,实现“造企”与“造人”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主客体关系上的误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领导者或“老板”所倡导的,由专家策划、指导、设计的文化,是自上而下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员工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主动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如此,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就是企业家,客体则是全体员工。企业文化应是一个企业全部或大多数成员所共有的信念和期望的模式。企业领导者的文化素养、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知程度等,对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尤其是企业核心文化的构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不能把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家文化、“老板文化”,而必须让全体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员工毕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把企业领导者的战略思考、主导作用与广大员工参与的基础作用、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创造出有生命离的企业文化。
内容上的误区。对企业文化的内容,要么简单为“企业”+“文化”,用空洞的口号,华丽的说辞粉饰企业,造成企业文化口号化,企业文化表象化。有的企业文化建设往往是“纸上谈兵”,或是美化厂容厂貌。有的企业文化虚置化,“包装”、“炒作”现象突出,搞所谓的“形象广告”宣传轰炸。有的将文化建设等同于精神文明建设,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搞活动、树典型、唱赞歌。更有甚者,有的以为“企业文化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盲目迷信传统,期望用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装进传统的管理方式与管理思想。或盲目西化,标新立异,认为凡是新的、国外有的就是现代化的,企图把企业文化当作“包治百病”的良药。
方法上的误区。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上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缺乏理论判断的自然主义倾向。认为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理念等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自然形成的,企业没办法、也不应该进行人为的策划、设计、建设。另一种是缺乏实证分析的主观主义倾向。认为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理念等就是根据企业领导者的意图,人为地策划、设计出来的。前者导致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无作为”现象,一切任其自然发展,缺乏明确的理念指导。后者导致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形式主义、“突击”现象。不少企业盲目效法别人的企业文化建设,急功近利,机械的照搬照套,趋同雷同,缺乏特色和个性。
创造性地开展国有企业文化建设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正在从单一走向多元,由此国有企业文化的传统优势不仅要经受历史性的考验,而且随着体制的变革,企业文化建设更具紧迫性、特殊性和挑战性。因此,必须坚持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导向,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这个中心,以人为本,充分激发员工的源动力和创新力,做大产业、做响品牌、做强企业,不断提升国有资产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自身多年改革发展积累的经验,认真分析自身所处行业的特点和员工构成情况,突出主业特色,不断拓宽载体,形成员工普遍认同的价值观。
当前尤其要重点把握好“四个关系”:一是上与下的关系。既要发挥国资管理部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又要调动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企业文化建设渗透融入到企业的每个角落。二是内与外的关系。既要塑造企业形象,主动出击市场,又要埋头苦练内功,做到厚积薄发。三是形与神的关系。既要搞进行必要的形象工程建设,营造文化氛围,更要注重根本性的建设,致力于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四是主与次的关系。既要把经营者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导者,以统一文化共识,又要把员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优秀职工队伍。
紧扣企业发展战略,构建独具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
千篇一律形而上学的企业文化只能停留在管理表面,而难以深入人心,也就难以发挥企业文化的巨大作用。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必须紧扣企业发展战略,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因地制宜地打造出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面临的主要矛盾往往是塑造企业文化的突破口,如产品质量不高、竞争力差、管理混乱、浪费惊人、市场前景黯淡、人心涣散、员工士气低落、企业管理人员官僚习气严重等等。如果能抓住这些主要矛盾,从这些主要矛盾入手来塑造企业文化,就更能引起员工的共鸣,增强企业文化的实用价值。企业优良传统是经过企业实践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企业历史上所形成的文化闪光点。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总结自己企业优良的企业文化传统,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加以发扬光大,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
发挥领导者的关键作用。
企业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着重发挥其三点作用。首先,要始终驾驭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要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弘扬什么、鞭挞什么,保证主流文化理念的形成与健康发展, 才能使企业文化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国企领导者在构建完善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 自己要懂政治, 才能把握政治方向, 但又不能沉迷政治,把经济工作政治化、庸俗化。第二,必须重视自身修养、素质的锤炼,增强自身文化功底。其次,领导者要表率示范,在具体工作中体现出企业的价值观。身教胜过言传,主要领导在工作的一举一动员工们都看在心里。如果领导要倡导一种文化,一种理念,他自己就应该首先加以实践和贯彻。最后,领导者还要注重对企业新文化的宣传倡导。
发挥员工的基础性作用。
没有员工的积极参与,没有员工的普遍认可,企业文化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也就难有所作为。企业在文化的选择和确定上要广泛发动群众,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复酝酿、讨论,然后由企业领导者和员工共同确认,最后确定下来。这个过程既是员工参与讨论和决策的过程,也是员工自我启发和自我教育的过程,以及企业领导和员工之间价值观念的沟通过程。在企业文化确定后,企业要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向员工宣传企业文化,使员工对自己企业文化深入的了解,同时就企业文化建设跟员工互动,进行有效的沟通,使企业文化真正为员工接受,成为员工自己的文化。企业还要努力向员工灌输要树立人人是企业形象、人人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的意识,自觉维护企业文化。此外,企业都应该培植自己的典型模范人物,让典型代表着企业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念。这样,企业文化就能具体化、人格化。
以创新精神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创新首要的是价值观创新。针对于现阶段我国的人才现状及走向,我们应当在企业中建立先进的价值观,如:激励员工奋发向上的目标,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人本理念,服务第一、质量至上的服务观,稳健经营、规范运作的经营理念,科技兴企的发展思路等等。其次,创新应当渗透于整个管理的全过程,这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因此,一方面,管理层要成为创新的有力推动者和先行者,领导者要树立正确的变革观念,勇于探索和实践,尊重广大员工的创新精神。另一方面,培育良好的创新氛围,建立科学的创新机制,甚至可以设立专门的创新奖励基金,鼓励员工创新,使创新成为每一位员工的自觉行为,在企业中形成全员创新的局面。
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大有可为
企业文化建设是构造强大企业力量和凝聚员工个人力量的制度体系,把个人创造力凝聚成企业创造力,使广大员工深刻理解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与发展模式,形成一致的认识与统一的行动,用共同目标、共同价值与信念凝聚企业全体员工的思想,使员工思维与行动成为体现企业精神的有机统一整体。努力做到工会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拓展工会工作思路,极大地丰富工会工作的内容,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而且还有助于工会工作更加紧密地贴近企业生产活动,为工会工作开创出新思路、新天地。
2008年开始,沈阳水务集团工会把造福员工、加温添暖、满足员工需求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从解决员工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入手,以一线班组为重点,广泛开展了以建设小值班室、小食堂、小浴室、小健身室、小理发美发室、小图书阅览室和小农场(养鱼池)等为主要内容的“6+1”工程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卓有成效地改善了员工的工作生活学习条件和环境,提升了员工的幸福指数。
沈阳水务集团工会企业文化建设抓住了员工这一关键。因为文化离不开人,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涵盖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等诸多方面,但其出发点和归宿,是坚持和凸显职工主人翁地位。沈阳水务集团工会的有效做法启发我们,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具有组织队伍、载体阵地、沟通渠道等多方面优势,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准确把握切入点,通过丰富生动的工会特色活动,使企业文化人格化、普及化、实效化,最终实现文化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沈阳水务集团工会开展的职工小家活动,也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牵引点。通过多种多样的“职工之家”建设,让职工感受到企业是“职工之家”,工会是职工“娘家人”,感受到企业和工会的温暖,体会到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家文化”,使企业精神潜移默化地融入了员工的思想中,统一到了为企业快速发展建功立业上,为提升企业凝聚力、战斗力和促进和谐企业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企业文化建设服从、服务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标,把员工思想与行为引导到企业发展的目标上来,这无疑为工会工作打开了一条新思路。它以人为本、形式灵活,方法多样,重在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引导、激励、鼓舞的功能,显示出巨大的作用。工会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结合点有以下四个:目标一致;原则一致;部分内容相同;方式方法基本一致。工会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如职工培训,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素质;培育企业精神,展示企业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关心职工生活,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做好协调工作,加强感情沟通;办好橱窗图书馆和各种文化阵地等。
企业文化的性质决定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工作,需要广大职工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职工群众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和人心向背,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而群众性正是工会的基本属性和特征。这种关系说明,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工会有不可替代的组织优势和强大的号召力。
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在履行职能中创新工会工作。工会工作的维权、教育、参与、建设等职能,就在于提高职工综合素质,使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广泛的基础,因此它既是工会工作独特的组织优势,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两者可以达到相互促进。
丰富活动载体,在服务大局中凝聚职工队伍。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职工的“娘家”,因而对职工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工会工作的对象和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都是职工群众,工会的社会职能也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有紧密关系。因此,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能够起到能动作用。要充分利用工会的组织优势,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品位。
弘扬主旋律,在宣传引导中培养共同价值观。抓典型是一种常用的、有效的工作方法,典型抓好了,可以起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工会可以通过对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活动,宣传他们的事迹,弘扬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企业精神,陶冶职工的情操,培养职工群体意识和良好的共同习俗和道德风尚。
由此可见,工会不但能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而且可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工会工作的某些方面则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这种载体来实现。以培育企业精神为基本点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以提高职工素质为切入点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以增强企业凝聚力为着眼点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以营造和谐人文环境为落脚点参与企业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