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家园水库大坝渗漏问题浅析
2014-07-09董立龙
董立龙
【摘 要】本文论述了韩家园水库库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坝存在的渗漏问题及工程参数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韩家园水库;大坝;渗漏
1 工程地质条件概述
1.1 地形地貌
韩家园水库位于太行山东麓的洨河二级支流封龙河上,属丘陵河谷地貌形态。地势稍有起伏,总体自南西向北东倾斜。封龙河为季节性河流,自南西向北东流经库区,坝址处主河道宽400~450m,河床底高程约70~75m,地面高程100~115m。主坝两坝头为低山,左侧山顶高程约250m,右侧山顶高程约160m。
1.2 地层岩性
场地上覆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洪积壤土、含粘土砾石、卵石,下伏基岩主要为下元古界甘陶河群南寺掌组上段千枚岩、下元古界甘陶河群南寺掌组下段石英砂岩。
第四系人全新统人工填土(QS)主要为坝体填筑的壤土,灰黄~棕黄色,层厚5~11m。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洪积(Qpdl3)壤土、含粘土砾石、卵石,具马兰黄土的一般特征,夹不连续的砂砾层或透镜体,层厚3~40米,该层在工程区广泛分布,略具竖直节理,钻孔深度内揭露厚度不大于15m。下元古界甘陶河群南寺掌组上段(Ptn2)千枚岩,全~强风化层呈灰绿色~棕黄色,弱风化层呈浅灰色,产状:NW335°~345°SW∠45°~52°,成分主要为绢云母、钠长石和绿泥石,丝绢光泽明显;局部发育45°和近90°节理,间距0.5~3m,主坝左侧及副坝均揭露到此层,主坝右侧山包也有出露。下元古界甘陶河群南寺掌组下段(Ptn1)石英砂岩,浅灰~灰黄色,鳞片花岗变晶结构,岩性稳定,在主坝坝基右侧有所揭露,30m孔深未揭穿该层。
1.3 地质构造
从地质发展的历史过程总体来看,本区可辨认三次褶皱运动,即太古界末的阜平运动、下元古界末的吕梁运动、中生界的燕山运动;一次大规模的断裂下陷活动,即喜马拉雅运动。其中吕梁运动形成的构造形式为本区基底构造,表现形式以褶皱为主,断裂为辅。
1.4 地震效应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和中国地震局制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库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属中硬场地。
1966年邢台隆尧发生6.8级地震,距库区约45km,破坏程度不大。
2 工程地质问题及评价
2.1 主坝工程地质问题
本工程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就是坝体和坝基的渗漏问题。综合分析本次和2004年勘察试验成果可以发现,主坝坝体中第②工程地质单元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厚度1.5~2.5m,最厚4m;含水率大,粉粒含量高,孔隙比大,液性指数均大于0.75,多呈软塑局部呈流塑状态,其渗透系数建议值为7.5×10-5cm/s,属弱透水,但接近中等透水;在坝体中形成了一条接近饱和的软弱带,不但造成了坝体的渗漏,对坝体本身的安全也已构成严重威胁。
横向上,桩号0+145横剖面上显示为软塑的壤土与其下部的卵砾石层共同组成渗透带;桩号0+312显示为软塑的壤土层与含壤土的粗砂、含粗砂的壤土层共同组成渗透带。此软弱带与坝下游地下水的出露点高程也比较接近。因此可以推断,因为与库水相连,坝体和坝下游戗台中的软弱带形成了坝体的渗漏通道,致使下游出现了流量约为0.002m3/s的集中渗漏点,并在桩号0+312附近出现了冒砂现象。
2.2 主坝工程地质评价
(1)主坝坝体土为壤土,其中位于7~14.5m深度的第②工程地质单元相对软弱,土体干密度低,粉粒含量高,含水率高,孔隙比大,渗透系数大,属弱透水接近中等透水;桩号0+145附近上部的软弱土层与其下部的卵砾石层、桩号0+312附近上部的软弱土层与其下部的含壤土粗砂层一起,共同组成了与库水相连的渗漏通道,在坝下游形成了集中渗漏点。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附录M及试验成果,对该部分土体进行渗透变形判别:①由试验成果可知,所有土的不均匀系数均大于5;②由公式df=■ 得出粗细粒的区分粒径,由“颗粒分析试验报告”查出对应的Pc值;③根据Pc值的大小进行判断。判别结果为:其变形型式大部分为管涌,部分为过渡型(详见“颗粒分析试验报告”)。这从桩号0+312下游出露点形成管涌也得到了印证。
“96.8”洪水期间,引岗渠库区段渠道崩溃,崩溃的引岗渠又将水库流域以外的山洪导入水库,致使水库水位急剧上涨,很快洪水漫过坝顶,水库管理处被迫采取紧急措施,炸开左侧部分坝段(长75m,深6.6m)泄洪,洪水才得以控制。
第②工程地质单元的存在已经极大地影响了坝体质量,如不及时整治,若再遇“96.8”规模洪水,库水位抬高,其含水率将进一步加大,其抗剪强度指标Cq=12~14kPa,Φq=18°~20°,均很低,压缩系数为0.50~0.54MPa,已属高压缩性土,则很容易造成浅层滑动。一旦发生垮坝,对下游比大坝低50m的石家庄市和京广铁路、京珠、石太、青银高速公路、107国道势必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主坝的除险加固已刻不容缓。
(2)第①、③工程地质单元的土体干密度多大于1.55g/cm3,粘粒含量为13.8%~24.6%,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00)中10%~30%的要求(仅主ZK10孔14.5~14.7m的粘粒含量为31.2%,略高于规范标准,但位于下游戗台部位);塑性指数7.9~13.0,满足7~17的要求;渗透系数1×10-7~1.4×10-5cm/s,满足碾压后<10-4cm/s的要求。但桩号0+200处的主ZK4孔0.5~4m段孔隙比很大,而且很可能存在小规模土洞。
(3)坝基地层主要为全强风化的千枚岩和石英砂岩,埋深10~14m,透水率值一般为2.16~5.3Lu,属弱透水层;桩号0+200处的主ZK4孔18.8~20.3m深度基岩中存在破碎带,其透水率值为90Lu,属中等透水。此段岩芯均呈块状,分析认为可能是一条破碎带,但上游该层上部被相对隔水层覆盖,因此现状条件下不会产生渗漏。
桩号0+050和0+145附近坝体土以下、基岩以上分布卵砾石透镜体,现场注水试验显示其渗透系数为9.8×10-5cm/s,属弱透水;该层曲率系数Cc=0.75,不均匀系数Cu=4.4,属级配不良。综合考虑级配及现场条件,当细颗粒逐渐被地下水带走后,其渗透系数将达到6.5×10-3cm/s,此层在垂直坝轴线方向亦构成渗漏通道。
(4)坝基土、岩承载力均满足建筑物应力要求。
(5)本区抗震设防烈度属6度区,地层不存在地震液化问题。
2.3 副坝工程地质问题
本工程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就是坝体和坝基的渗漏问题。综合分析本次钻探、物探、试验和2004年勘察试验成果可以发现,第③工程地质单元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含水率大,粉粒含量高,孔隙比大,液性指数平均值0.88,最大1.13,大于0.75,多呈软塑局部呈流塑状态,其渗透系数建议值为8.2×10-5cm/s,属弱透水,接近中等透水;在坝体中形成了一条接近饱和的软弱带,造成了坝体的渗漏,并在下游形成了流量约为0.0085m3/s的集中出露点,给当地农田带来了不利影响。
从副坝Ⅵ-Ⅵ′工程地质横剖面图看,下部的砂卵石层横贯坝体,但副坝下游地下水的出露点高于此层,因此推断,虽然此砂卵石层未直接造成下游的集中渗漏,但仍可能形成渗漏通道,使库水沿此渗漏通道向下游潜流。
2.4 副坝工程地质评价
(1)副坝坝体土为壤土,第③工程地质单元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含水率大,粉粒含量高,孔隙比大,液性指数平均值0.88,最大1.13,大于0.75,多呈软塑局部呈流塑状态,渗透系数建议值为8.2×10-5cm/s,属弱透水,接近中等透水;造成了坝体的渗漏,并在下游形成了集中出露点,给当地农田带来了不利影响。
物探结果显示:坝轴线桩号0+000~0+100段、坝下游桩号0+205~0+275段低电位异常幅度值较大,地下水渗流速度相对较大。这与本次副ZK1、6孔及2004年的ZK1孔的勘探结果是相符的,而且与“96.8”期间此段下游出现大面积渗水也是相吻合的。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附录M及试验成果,对该部分土体进行渗透变形判别。判别结果为:其变形型式大部分为管涌,部分为过渡型。
该层土抗剪强度指标Cq=8~10kPa,Φq=18°~20°,压缩系数为0.30MPa,属中等压缩性土。库水位升高将对坝体造成很大的侧向压力,则坝体极易沿软弱带发生浅层滑动,因此副坝的安全稳定也存在一定隐患。
(2)第②工程地质单元土体干密度多大于1.55g/cm3,粘粒含量为11.0%~28.2%,满足现行规范10%~30%的要求;塑性指数7.0~12,满足717的要求;渗透系数3.2×10-7~3.7×10-6cm/s,满足碾压后<10-4cm/s的要求。
(3)副坝右侧地基中的粗砂层,渗透系数为8.5×10-4cm/s,属弱透水层。卵砾石层均级配不良,渗透系数为2.0×10-3cm/s,属中等透水层,该层上游若与库水相连,则必然形成渗漏通道,使库水沿此层向下游潜流。
(4)坝基地层主要为全风化的千枚岩,埋深约13.5m,透水率2.2Lu~8.0Lu,属弱透水层,因此浅部基岩本身也存在渗漏问题。
(5)坝基土岩承载力均满足建筑物应力要求。
(6)副坝下游渗漏点流量约为0.0085m3/s,则每年的渗漏量约为27万m3,目前已经使下游的农田无法正常耕种,给当地农民带来了不利影响。水库库容仅410万m3,若上游不能及时补充水源,加之主坝的渗漏,则水库蓄水量每年损失约50万m3,已经严重影响了水库的正常运用。
(7)本区抗震设防烈度属6度区,地层不存在地震液化问题。
3 建议
(1)搜集前期防渗及加固处理资料,弄清新老防渗体之间的结合情况,并采取有效方法观测主、副坝渗漏量与库水位的相关性。
(2)在主、副坝集中渗漏部位的上游,采取水平防渗和垂直防渗相结合的方法,如铺土工膜、坝体防渗灌浆、固结灌浆或混凝土防渗墙等措施,堵塞渗漏通道。
(3)为解决坝体稳定问题,建议对主副坝坝体薄弱部位采用振冲碎石桩或深层搅拌法进行补强,改善其颗粒级配,增加其抗剪强度,从而消除安全隐患。
(4)主坝桩号0+300~0+308段下游发育的冲沟,宽度3~10m,深度3~6m,系坝下游公路排水沟出水口冲刷而成。建议及早进行治理,避免对坝下游戗台造成更大破坏以致影响坝体稳定。
(5)因本工程前期地质资料较少,建议进行库区或坝址区工程地质测绘,查清区域地质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工程存在的地质问题。
【参考文献】
[1]GB 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2009.
[2]GB 50487-2008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
[3]GB 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4]SL251-2000 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
[责任编辑:薛俊歌]